本书完整呈现了全勇先创作的《悬崖之上》的原始剧本,讲述了在苏联接受特训的中国谍报人员前往哈尔滨,执行代号为“乌特拉”的秘密任务,在身陷绝境之时,与敌人斗智斗勇,不畏牺牲的故事。
他打破传统谍战剧本创作的窠臼,重点呈现人物在绝境当中所面临的生死抉择,细心捕捉残酷事件中的人性温暖,塑造出了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英雄群像。
Ø 中国电影电视剧本创作“标本”作品,它是“门槛”,是“庙堂”,更是标准,是所有立志于电影文学创作的人渴望接近的“尺度”
Ø 金牌编剧、“白玉兰奖”获奖编剧全勇先力作,不同于电影的叙事风格和细节呈现,让人领略编剧思维与导演思维的激烈碰撞。
Ø 2022中国冲击奥斯卡电影代表作,“国师”张艺谋首部谍战电影《悬崖之上》的原始剧本。张导曾在采访时表示:“我看到(剧本)后一下就感动了,开头‘一定要找孩子’那句台词深深地触动了我,剧本非常紧凑、非常好看。”
Ø 《悬崖》是个“没说完的故事”,《悬崖之上》弥补了这个遗憾。
从一个剧本,到一部电影,到底有多远?
这是个漫长而充满变化的过程。从编剧写出来,到最后观众在银幕上看到,这中间要经历多少过程?前期筹备、选演员、建组、看景、拍摄、剪辑、后期制作、送审、修改、领取放映许可证、公映……这些过程里会有多少变化?导演二度创作后的电影和原始剧本之间到底有多少差别?影像化后剧本中的元素到底有多少被保留或被改动?
太多的人在这里面付出艰苦的劳动。这是个烦琐、庞杂的大工程。
电视剧《悬崖》在全国热播后,斩获包括第 18 届上海国际电视节最佳电视剧金奖、“白玉兰”最佳编剧和最佳女主角三项大奖,它几乎囊括了当年所有重要奖项,成为电视剧业内一个现象级的作品。几年后我开始创作其前传故事《悬崖之上》,写作过程中我发现它是一个非常好的电影故事,就在写电视剧的同时,写了这个电影剧本。香港英皇公司的梁琳女士把剧本推荐给了张艺谋。导演看完后决定拍摄这部也是
他人生第一个谍战片。从这点来看,《悬崖之上》是幸运的。
见张艺谋之前,我想完全打破类型化的套路,走得更极端一些。这四位“乌特拉”小组的成员,除了从头到尾守口如瓶的老张,剩下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个行动到底是什么。他们一越境就掉入了陷阱,每一步都生死攸关。故事到最后,这个关于“黎明”的行动也依然是个谜,因为我想强调的是他们的境遇,而不是“乌特拉”行动本身。我觉得这样才能更加体现这些人在惊心动魄的谍报生涯中作为“弃子”的悲剧感,突出在战争机器面前人如草芥的绝望处境。和张艺谋见面后,他坚持主张作为一部电影,观众必须要知道答案。于是我选了中马城脱逃事件为背景,把幸存者王子阳向共产国际报告日本做活体实验的这段史实作为影片故事背景,调整了部分场次。因为我是第一次创作电影剧本,思想上受的约束比较少,冲劲十足。而导演出于各种实际操作层面的考虑,要求我少写外国人的戏。不明国籍的飞机越境后被击落这样的情节要去掉,尽量淡化国际背景,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我考虑后觉得很有道理,第二稿时把相关情节都去掉了。这一版的剧本发给导演后,他趁午饭时间一气看完,表示非常满意,当然这也是我自己最满意的一版剧本。至此,我的编剧工作就算顺利完成了。这个“编剧版”的剧本,就此诞生。
不过第一次看成片,我还是有些意外,感觉到导演和编剧在对电影的理解上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异。编剧一般强调文学性、逻辑性、写实感,重视铺垫,讲求含蓄、克制;导演更重视视听效果,追求戏剧性,强调冲突、冲击力,要求开门见山、刀刀见血……电影正是在这种虚拟和现实的碰撞、彼此之间的影响及校正中诞生的。导演版的剧本,大家已经在银幕上看到了;“编剧版”的原始剧本,如果不发表出来,大家永远也不会看到。没有对比,就不能从多维度考量剧本。而无论哪位编剧,都要在与导演的相互理解和配合中完成任务。这是个相互影响、彼此磨合的过程,可能是每个编剧必须要接受的现实。这也是我发表这个剧本的意义所在。
公映之后,一些热心观众和同行都在网上问我哪里能看到电影编剧版的原始剧本,我想想索性把它发表出来。
这是我人生第一部电影剧本,也是和国际级电影大师张艺谋导演的首次合作。把它付梓,也算是做个永久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