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会计基础理论概述、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原理、复式记账法的应用——制造企业主要交易或事项的账务处理、成本计算、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账务处理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基础会计学”(或称“会计学原理”等)课程始终是大学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等会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其他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入门课程,一步学习经济、管理知识的重要基础性课程。为了满足这门课程教学需要,围绕这门课程的教材建设,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已编写出版了许多优秀教材。
些年的会计人才培养工作中,在适应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需要的会计教材建设方面,许多专家、学者始终都在积行思考、探索。为了适应会计人才培养的需求,我们组织长期在会计教学线的教师并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富有教材编写经历的教师牵头,合作编写了这部《基础会计学》教材。
由于“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日趋成熟,编写《基础会计学》教材时,我们除了注意借鉴和传承传统教材的精华内容,注重通过合理的谋篇布局确保教材内容完整性、系统性之外,注意以下几点:
,本教材在结构体系的设计、章节内容的安排、基础概念的表述、基本内容的阐述、主要问题的分析、基本方法的应用等方面,力求合理、简洁、清晰,并在每章前明确其教学目标和要求,正确引导读者合理把握每章的内容,从而尽力保证教材内容的易读性;
第二,本教材在积极吸纳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基于会计实务的变化,在企业交易事项账务处理中采用的会计要素内容、会计科目和财务报表项目,及时融入财税改革的成果和操作方法等,尽力保证教材内容的实用性;
第三,本教材积极借鉴的会计规范,在会计法律、会计人员管理、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会计档案管理等问题的阐述方面,尽力保证教材内容的新颖性。
本教材由张志康教授提出编写大纲,张志康、马洁担任主编,刘亚楠、彭文奇担任副主编。教材初稿的撰稿人是:张志康(章)、刘亚楠(第二、三章)、马洁(第四、八章)、吴艳(第五、六章)、彭文奇(第七、十一章)、莫应辩(第九章)、杨恩珂(第十章)。教材由张志纂、定稿。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在结构、内容等诸多方面借鉴、参阅了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的多部教材;教材的编写、出版得到了作者所在学校及主管单位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出版社相们的大力帮助。值此教材出版之际,谨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在编写过程中,尽管不同学校的作者们积极加强合作,勤于沟通交流,但由于编写时间仓促,编写者有限,本教材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同仁及读者指正。
一、会计的产展
会计不是从来就有的。会计是社会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适应社会展、经济管理的客观要求而产展的。
会计的产生根源于人类的生产行为。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一方面会发生劳动耗费,另一方面会形成劳动所得,因此,人们自然会关心劳动耗费与劳动所得之间的联系。经过长期的生产管理实践,当人类逐步认识到要处理好劳动耗费与劳动所得的关系,客观上必须从数量方面对生产活动过行观察、计算、登记、分析和比较时,会计就应运而生了。据考证,人类的原始计量、记录行为产生于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万~3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一般认为,会计的产生始于人类社会的早期生产。
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会计得以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会计从其产生起一直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古代会计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发展时期。一般认为,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至公元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末为古代会计时期,其重要特征是采用单式簿记法,复式簿记法尚处于初创阶段。从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属代会计时期。在这一时期,会计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复式簿记法的广泛传播和运用。1494年1pan>月10日代会计之父、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威尼斯出版了《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亦译《数学大全》)一书。该书部分中的第九篇第十一论“计算与记录要论”对复式簿记法作了相当全面、系统的描述,成为会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代会计的开始。从20世纪初会计学创立开始,会计发展的历入了崭新的现代会计时期。
从古今中外会计产展的历程看,会计具有极为的历史。发展到今天,会计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社会展,经济管理要求就越高,会计也就越重要。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生产“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因此,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
二、会计的基本概念
对会计概行科学的理论概括,首先应当认识会计的职能、特征,要把握住会计的本质属性。
(一)会计的职能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固能,它说明会计客观上存在着什么样的能力。受马克思关于会计是“对过程的控制和观结”论述的启发,我国会计学界比较公认的看法是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
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会计反映
会计的反映职能也叫核算职能,是指会计具有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借助于专门的核算方法,对特定组织的经济活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有关各方提供有用会计信能。
会计的反映职括对组织的经济活行事前、事中和事后核算,主要表现为事后核算。事后核算,也就是对特定组织已经完成或已经发生的经济活行记录、计算、分类和,得到有用的会计信息。在实际工作中,事后核算体现为取得和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一系列会计核算工作。事前核算要求会计参与组织对其经济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行预测,参与其各项计划的制订和技术组织措施的落实,参与各种经济决策等。事中核算则要求会计在经济活行过程中,通过反映和监督有机结合的方法,对经济活行控制,使其遵循计划或按预期目标正行。
反映职能是会计基本的职能,也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通过会计反映,可以将特定组织的经济活动内容转换成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的会计信息,从而满足有关各方的不同需要。
2.会计监督
会计的监督职能也叫控制职能,是指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借助会计反映提供的会计信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和考评等方法,对特定组织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行督促、控制、干预,使其正能。它是会计又一重要的基本职能。
会计监督的对象是特定组织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事前监督是在经济活动开始前审查未来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有关政策、法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