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材全解与精练(高2上)》根据新课标理念,贯彻新课改精神,按照最新上海二期教材编写。全书分为“教材全解”和“课后精练”两大部分。“教材全解”细致、全面、透彻解读教材,分析重点、难点、疑点,精讲典型例题,突出方法,总结规律,帮助学生提高预习、复习效果,“课后精练”题量适当,题型丰富,帮助学生巩固基础、提高能力、突破思路、应对测试。
《高中化学教材全解与精练(高2上)》全面解读教材,突出课本重点,细致讲解难点疑点,扫清盲点,规避误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得牢一点,考得好一点。《高中化学教材全解与精练(高2上)》精讲各类例题,例例典型,道道剖析,规律方法,技巧思路,应有尽有。《高中化学教材全解与精练(高2上)》优化课后习题,由易入难,题题精选,对应考试,衔接自然,费时少,效率高。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二期课改的核心和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使每位学生轻松地学好化学,由中学第一线资深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组成的编写组,根据二期课改的新教材和上海市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编写了本辅导教材。本辅导教材具有如下鲜明特色。
首先是教材新。本书以二期课改的精神为依据,以二期课改新教材和上海市中
学化学课程标准为蓝本编写。其次是理念新。紧扣教材,从认知规律出发,逐一探究,步步深入,迁移延伸,将探究性学习贯串始终。其三是题材新。书中所选题目都是根据课程标准,精心设计和挑选的当今热点题材,让读者耳目一新。
首先是对教材讲解细致人微。对学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疑问都进行了深入的剖
析。其次是重点难点详细透析,既有解题过程和思路点拨,又有误区提示。其三是解题方法细,简明扼要,指点迷津,变通训练,探求规律。培养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首先是教材讲解精。围绕重点,突破难点,引发探究,启迪思维。根据课程标准,
巧设问题,精讲精练,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次是练习配置精,注重典型性,避免随意性,注重知识与解决问题的结合,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突破。
首先是知识分布全面,真正体现“一册在手,要学全有”的编写指导思想。其次是
信息量大,涵盖了中学化学全部教学内容与过程,题材丰富,训练精要。再次是适用对象广,本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探究要求由低到高向纵深发展,适合于各层次的学生。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上海市优秀教研组——崇明中学化学组的鼎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尽管编写时尽心尽力,花了很多心血,但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教材全解
第八单元 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
本单元综合解说
第一节 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钢铁
第二节 铝和铝合金的崛起
单元末综合解说
第九单元 初识元素圈期律
本单元综合解说
第一节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表
单元末综合解说
第十单元 学习几种定量测定方法
本单元综合解说
第一节 测定1 mol气体的体积
第二节 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第三节 酸碱滴定
单元末综合解说
第十一单元 认识碳氧化合物的多样性
本单元综合解说
第一节 碳氢化合物的宝库——石油
第二节 石油化工的龙头——乙烯
第三节 煤化工和乙炔
第四节 一种特殊的碳氢化合物——苯
单元末综合解说
课后精练
第八单元 走进精彩纷呈的金属世界
第九单元 初识元素圈期律
第十单元 学习几种定量测定方法
第十一单元 认识碳氧化合物的多样性
一、由石器、青铜器到铁器为什么人类发展的历史中,首先使用的是石器?人类对劳动工具的应用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类一开始对事物的认识还比较少,没有想到用矿石冶炼金属。石材是天然材料,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用这种天然材料制作工具。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里,人们首先想到使用石器,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
为什么从石器时代先发展到青铜器时代,再发展到铁器时代?
金属铜、铁等在自然界里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能否得到金属,显然在于能否拥有冶炼它们的技术,冶炼技术的发展是随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的。对于那些易冶炼的金属,先期就能冶炼得到,人类使用的时间就较早。对于难冶炼的金属,人们冶炼得到的时间较晚,使用得也较晚。
探究:人们冶炼金属的早晚,与金属的性质有何关系?
人们得到金属的早晚,主要与两大因素有关。一是自然界中金属的含量,二是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一般来说,金属的含量越多,金属的活动性越弱,人们越容易发现,越先得到这种金属的单质。例如,金是一种不活泼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因此,人们很早就已加以利用了。与铁比较,铜的活动性较弱,与其他元素结合成化合物较难,自然界中存在的化合物较不稳定,很容易通过简单的冶炼就能得到。因此,青铜器时代较铁器时代早得多。
有资料显示,铜矿石加热到不到1000时就能被焦炭还原为单质铜,而铁矿石还原成铁的温度至少在1200℃以上。一般燃料燃烧要达到如此高的温度,没有鼓风设备是难以想象的。铜的熔点也只有1183℃。(青铜是合金,含有金属锡,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熔点低,故青铜熔点比纯铜低),比铁的熔点1534℃(炼铁时得到的铁也是合金,故达不到1534℃铁就熔化)低得多。因此,从石器到青铜器,从青铜器到铁器,是科学技术的创造与发明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