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2:探寻数字化转型中的技术哲学》是何宝宏博士对数字化转型中的技术哲学的原创性思考,从新的视角看待新基建:5G、物联网构筑数字经济的“网络底座”;数据中心构筑数字经济的“算力底座”;区块链构筑数字经济的“信任底座”;人工智能构筑数字经济的“智能底座”。同时解读数据中心、云计算、软件开源、产业区块链、数据资产等时下新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风向2:探寻数字化转型中的技术哲学》适合投资者、创业者阅读,也可以为ICT管理者了解和思考未来的方向以及为广大技术人员的择业提供建议和参考。
★“风向观测者”何宝宏博士继《风向:如何应对互联网变革下的知识焦虑、不确定与个人成长》后又一力作。
★5G、物联网构筑“网络底座”,数据中心构筑“算力底座”,区块链构筑“信任底座”,人工智能构筑“智能底座”。看清数据中心、云计算、开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发展的规律和机会。
★为投资者、创业者提供方向,为广大技术从业者了解技术,为就业择业者提供建议和参考。
何宝宏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拥有20余年互联网研究经验,成功预测了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关键风口,被业界誉为“风向观测者”。
对互联网的潜心研究使何宝宏博士具备了“跳出技术看技术”的能力,他能将社会学、哲学、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探索互联网技术背后的发展规律,带领团队成功布局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性技术研究,同时也看衰了一些“新兴”技术,绕过了多个“深坑”。
2010年,他判断云计算发展的黄金期即将到来,专注于云计算前沿技术研究,发起成立了云计算发展与政策论坛,随后又推动了“可信云”评估的落地,现在“可信云”已成功写入国际标准;2014年,他呼吁关注开源,先后推动成立了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和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推出的“天蝎服务器”等标准对产业界产生了深远影响;2015年,他认为区块链是“靠谱”的技术,于是加大了区块链的研究力度,并于2018年4月推动成立了可信区块链计划,目前已拥有200余家会员单位。2020年,他与团队一起,打造并运营了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为人民的出行提供服务。
何宝宏博士曾经在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中美互联网论坛、OpenStack国际峰会、ITU等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讲,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技术理论。2016年,他在《互联网的基因》中系统阐述了其互联网技术的哲学理论,凭借深刻洞察和风趣、犀利的语言收获粉丝无数,个人网络视频公开课访问量突破1000万。
1999年至今,何宝宏博士任职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长期从事互联网技术研究,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研究的领军人物,主导完成了10余项国际标准,获得10余项发明专利。现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
第一部分 迷雾中的新型基础设施
1 从人与动物的区别说起 /03
2 修理地球 /08
3 工业的基础设施 /12
4 数字的基础设施 /20
5 从新服务到新基建 /25
6 新基建的节奏 /31
第二部分 数据中心新底座
1 数据中心的演进 /37
2 数据中心的开放潮 /44
3 与5G并列 /47
4 没有了中间商赚差价 /50
5 类型的丰富 /55
6 数据中心超级计算机 /60
7 黄金岁月 /64
8 布局的“双驱” /69
9 能耗巨兽 /74
10 液冷很“热” /79
11 技术创新的制高点 /82
12 如何理解“大数据中心” /84
13 小结 /87
第三部分 闲云流水
1 云计算的演进 /91
2 云计算的下半场 /93
3 收获的季节 /97
4 舞台中央的SaaS /101
5 理解云原生 /105
6 边缘计算的筐 /109
7 小结 /114
第四部分 软件的演进
1 软件是赠品 /119
2 软件是商品 /122
3 软件产业的独立运动 /125
4 产业化的代价 /132
5 自由软件 /135
6 开源占据基础设施 /140
7 开源也商业 /144
8 开源企业的出路 /150
9 软件即服务 /153
10 许可证之争 /156
11 开源的风险 /160
12 开源可控吗 /163
13 开源与科学 /165
14 开源与标准 /167
15 小结 /173
第五部分 勤学苦“链”
1 高光的背后 /177
2 区块链“过年” /183
3 理性的回归 /186
4 区块链圈大视野 /190
5 联盟生态 /194
6 虚拟专用区块链 /198
7 区块链2.0 /200
8 连通链岛 /202
9 往昔重现 /206
第六部分 数据驱动的智能
1 信息也“噪声” /211
2 数据主义 /214
3 产业的分类 /217
4 从大到快 /221
5 隐私数据的社交隔离 /224
6 机器视频 /230
7 谁会笑到最后 /233
8 AI伦理是个伪命题 /234
9 AI的宿命 /238
10 有脸就行 /241
11 往昔重现 /246
第七部分 拐点已至
1 曾经的你 /253
2 拐点已至 /257
3 架构的“返祖” /260
4 我们在“变蠢” /263
5 收费模式的变迁 /267
6 网络的初心 /272
7 技术的分与合 /274
8 技术的名字 /276
9 操作系统的换代 /279
10 “三网融合”到底了 /282
11 网络与个体 /284
12 技术的焦虑 /286
13 总是技术来背锅 /289
14 古老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292
后记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