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主题是纵贯中国文学的重要母题之一,又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人声为寂寥、遭遇误读与贬抑多的地方。生态批评的兴起终于为这种态势的逆转提供了理论支撑。在这种批评视域下,本书从创作文本中的人与自然入手,通过对冰心、郭沫若、朱自清、沈从文、张承志等现当代作家作品的全新解读与阐释,既开掘出了蕴藏其中的丰富的生态内涵,为重构现代生态文明提供了参照;也使久违的“自然审美”在现当代文学批评中走向回归。
王喜绒,女,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甘肃省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出版学术专著7部:《刷新与循环——20年代的新小说研究》《变革年代的喧哗——中国现当代小说比较研究》《感觉的世界》《比较文化
前言
章 生态批评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1999—2005
节 生态批评在西方的异军突起
第二节 生态批评的基本内涵及其意义
第三节 生态批评兴起的原因及其理论基础
第四节 生态批评在中国的传播
第五节 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发展:话语的建构
第六节 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发展:生态文学创作和文学文本研究
第七节 中国生态批评存在的问题和前景展望
第二章 冰心的散文、诗歌与自然
节 自然美的诗意描绘
第二节 自然爱的激情展示
第三节 自然——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
第四节 在自然中体悟人生:人与自然(上)
第五节 在“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中遨游:人与自然(下)
第六节 自然书写与想象的成因
第七节 自然书写的意义
第三章 自然与人生的婚礼:论郭沫若《女神》中的自然
节 以自然为媒
第二节 “雄”且“丽”的自然
第三节 “韦芽的萌生”
第四节 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第四章 朱自清的自然书写与文学想象
节 在人的参照中认知自然
第二节 热爱,但不是亲情
第三节 观赏,但不融入
第四节 对“天人合一”境界的推崇
第五章 开掘沈从文创作中的生态资源
节 生态批评——沈从文研究的一个全新视角
第二节 自然——沈从文创作文本中的一个独立存在
第三节 人与自然——丰富的生态资源(上)
第四节 乡土文明与都市文明——丰富的生态资源(下)
第五节 自然审美取向形成的动因
第六章 张承志与蒙古草原
上篇 草原的激情歌唱
一 草原人生的厚重积淀与美好记忆
二 代游牧文化发言的热望
三 另一种道路的跋涉与文明歧视的激情抗争
四 建设新文明的需要
五 对草原文明危机的深沉忧患
下篇 草原书写的生态关怀
一 草原的色彩美
二 草原的辽阔美
三 草原的宁静美
四 对生命的看重与热爱
五 独特的人格魅力
六 对立中的和谐
七 回归不是终点
八 游牧文明危机的愤激呐喊
第七章 在生态批评的视域中重新检视中国知青小说
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知青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种关系
第二节 “自然”审美视角在知青小说中的缺席
第三节 在人与自然主题的开掘中开创知青小说的新局面
第八章 从人类中心到生态中心:论世纪初中国动物小说的新突破
节 主流观念的逆转与动物形象的重塑
第二节 生态灾难预警意象的成功创造
第三节 人性与动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