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力图在前辈学者搭建的学术基石上,全面梳理晚明南京剧坛发展、变化的历程以及各要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力求在研究思路和内容等方面有所突破。将戏曲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放在南京乃至江南的大文化生态环境中进行关照,而不是孤立地去看待。着重研究晚明文士社集、科举制度、城市娱乐、人口迁移和政治剧变等诸多因素对城市剧坛生成、发展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南京作为一个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城市,相比乡村或宫廷而言,其剧坛的特点在于流动性强。因此在考察南京剧坛的组成时,不能将其作为一个静止的、封闭的形态来对待,而是力图综合地、动态地、开放地去分析、研究。
晚明南京的戏曲演出、剧本刊刻和创作以及演员培养模式对于晚明城市剧坛的发展意义重大。无论就南京剧坛作为城市剧坛的独特性而言,还是从它在晚明戏曲史上的实际地位及对后期戏曲发展的影响来看,对其进行充分深入的探讨,都是非常必要的。就研究内容来看,作者以专章梳理了在南京的文士相互之间及与秦淮歌姬的交往情况。这是必要的。其次记录了乐妓和文士的交游对剧坛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另外,力求全面地、历史地、分析地看待作家、评价作品。
绪论
南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自古就有帝王之都的美誉,被称为龙兴之地。自东吴定都建康,止于明初立国,曾先后有8个王朝在此建都。南京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吴头楚尾,面京洛而揖嵩岱,纳江汉而控瓯粤 。水陆交通发达,是南北都会、五方辐辏所在,这也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于此的重要原因。有别于以往偏安一隅的小朝廷,这是大一统政权次将统治中心确立在此,对于南京在有明一代长达数百年的时间中保持特殊的政治、文化、教育和军事等地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南京也是六朝风流、南唐雅韵的发源地,是江左人文精神的渊薮。周郎顾曲、谢安携伎更是戏曲史上广为流传的佳话,他们的风骚往事成为晚明江南文人争相效仿的对象。
一、南京特殊的人文环境孕育出的城市剧坛
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北京为京师,南京降为留都,置南直隶。但南京仍然保留了原有中央政府的全部设置,发挥着沟通南北的渠道作用,迁都并没有改变其作为中国南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心地位。至晚明,南京的这种枢纽作用更为显著,充分发挥了绾毂两畿,辐辏四海 的影响力。其时,由南京到北京的水陆路有三条;到中原地区也有三条;从长江上游到南京的路有三条;下游来南京的路则多达五条,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城市商业的兴盛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金陵)乃圣祖开基之地,北跨中原,瓜连数省,五方辐辏,万国灌输……南北商贾争赴焉。自金陵而下控故吴之墟,东引松常,中为姑苏,其民鱼稻之饶,极人工之巧,服饰器具,足以眩人心目,而志于富侈者争赴效之。 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各地商人,他们云集此地,开展商业贸易,南京流动人口急剧膨胀,成为一个近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曾描述晚明的南京:城里几十条大街、几百条小巷都是人烟凑集,金粉楼台。 城市商业的繁荣为其文化、娱乐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剧坛的生成准备了肥沃的土壤。
南京作为五方辐辏的所在,政治和文化、教育中心的特殊位置吸引了周边地区各类人群的积聚,城市人口的组成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寓居和流动人口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人口结构的调整反过来又对城市的文化和商业生态等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高层次消费人口的大量聚集推动了诗酒文会和各类饮宴活动的组织,为城市剧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
永乐迁都后,南京由都城下降为留都,政治作用虽然有所减弱,但因为政事简略,繁华安逸的南都成为不少官僚向往的安乐窝:吏部不知铨选,礼部不知贡举,户部无敛散之实,兵部无调遣之行。 曾任职南工部的曹学佺调任成都后,回顾在南都的仕宦生活,依依不舍:南曹太闲,西蜀太忙。光景难乎恰好,当时不觉,过后相念,人情之所同。淮水、钟山,坐享十年之福。 南都多闲官,没有实权,也无需操劳,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供自己支配,这为他们开展广泛的交游和频繁的社集活动提供了便利。晚明南京大规模的社集活动不仅活跃了城市的文化氛围,也带动了戏曲等演艺活动的发展。在南都任职的各部官员与友人一起征歌度曲,组织演剧,在这里度过了悠闲的宦居生涯。如何良俊和范景文离职后在此畜养家班,乐不思蜀;王世贞、冯梦祯则和好友朝夕过从,谈诗论曲;韩上桂在友人潘之恒的帮助下,将自己的杂剧《凌云记》搬上了南京的舞台;戏曲家汤显祖在任南太常期间,创作了临川四梦中的部《紫钗记》;而另一位戏曲家臧懋循在任职南国子监期间,因为过度佚游而丢了官,索性大量刊印元曲选本,货卖至南京来贴补家用。
南国子监是江南文人读书游学的所在,士子们在这里切磋学问之余,雅集观剧是常有的事情。万历年间苏州梁辰鱼、王穉登、张凤翼、献翼;稍晚的安徽梅鼎祚、潘之恒、汪廷讷、吴兆;浙江吴允兆、茅维、茅士仪以及明末复社文士都曾游学于此,他们组织的各类诗酒文会推动了戏曲演出的繁荣,南都的游历生活反过来也影响了他们自己的创作。万历中期,前来游学的两位监生郑之文和吴兆共同创作了传奇《白练裙》,反响很大。
南京贡院则是江南十四郡秋试所在。南直隶所属的应天、凤阳、淮安、扬州、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庐州、安庆、太平、池州、宁国、徽州等14府和徐、滁、和、广德等4直隶州及府属17州97县的生员,每逢子、卯、寅、午之年即要来此参加秋试。三年一次的考试使得南京聚集了大量的士子,流动人口剧增,到明末,参加考试的人数更是一次多达两万余。而贡院对面就是秦淮旧院,二者仅隔一河,原为才子佳人而设。逢秋风桂子之年,四方应试者毕集。结驷连骑,选色征歌,转车子之喉,按阳阿之舞,院本之笙歌合奏,迥舟之一水皆香 。 在这块浪漫的土地上,应试的文士与歌姬结下了深厚的戏曲情缘,共同促进了南京剧坛的繁荣。
崇祯年间,随着北方义军的节节胜利,江北的大部分郡县失去控制,世族大家纷纷南渡,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明末南京戏曲演出的畸形繁荣:当是时,江左全盛。舒、桐、淮、楚衣冠之士,避寇南渡,侨寓大航者且万家。秦淮灯火不绝,歌舞之声相闻。 南京成了北方官员、富商、文士和平民的避难所:江以北之巨富,十来其九。而山东、河南、湖广之人,几与望衡对宇矣。于是,南中风气为之一变。 这些乡绅富豪饱有资财,不少人是戏曲爱好者,其中有一部分畜有家班,他们的到来为南京戏曲演出开拓了新的市场。
总体来看,政治中心的南移,商业的发展,人口的聚集为晚明南京注入了无限活力,使城市娱乐产业迅速膨胀,刺激着戏曲演出和戏曲刊刻的极度兴盛,为南京剧坛的繁荣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复合、开放、多元的文化形态也改变了剧坛的构成因素和属性,加强了南京剧坛与周边地区的交流。
作为南北都会,南京是多种声腔的聚集地,为各种声腔争奇斗艳搭建了平台,也提供了相互融合的契机,特别是在北曲传承和昆腔传播中发挥着纽带和桥梁的重要作用,促进了南、北的交融。
职业戏班、家班和青楼演员共同组成了晚明南京剧坛强大的演出队伍,当时在南京活动的职业戏班有上百之众;据现有材料可以考证出的家班数目有二十余家;青楼演员更是不计其数。本地和外来演员在南京这个大舞台上,同台献艺,相互融合,共同发展,造就了南京演艺的繁荣局面。
除了本地戏曲作家、演员和刊刻家,来自苏州、无锡、安徽、浙江、江西、广东、福建乃至贵州等全国各地的上百位戏曲家也在南京长期寓居或频繁活动。他们既扮演了戏曲产业链的消费者角色,有时也以生产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南京剧坛的每一个领域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与南京的戏曲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戏曲创作和演出、刊刻及理论总结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南京剧坛不可缺少的生力军。
庞大的戏曲消费市场也吸引了南京书坊主,使得他们投入大量资金,吸纳各地的刻手和技术,大量刊印戏曲读本,并有专人校注,在数量、质量两方面名列各地之首,造就了南京作为戏曲刊刻中心的地位。
无论就南京剧坛作为城市剧坛的独特性而言,还是从它在晚明戏曲史上的实际地位及对后期戏曲发展的影响来看,对其进行充分深入的探讨,都是非常必要的。
夏太娣,女,1974年生,安徽和县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戏曲史。书稿以晚明南京剧坛作为研究对象,正文共七章,主要从晚明南京的戏曲演出,戏曲家的活动,剧本创作,戏曲理论总结以及戏曲刊刻等方面综合考察晚明南京剧坛的生成与发展概况;并以此对于南京剧坛在明清戏曲发展和流变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给予准确的定位与评价。附录为晚明南京戏曲活动编年,起自嘉靖元年(1522),结束于弘光元年(1644)。作者的研究方向为中国戏曲史。曾在各类核心期刊和海外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主要有《冒襄晚年戏曲活动考辩》《论时事剧的新闻性与文学性》,《论<紫钗记>对<紫箫记>的改编》等。
绪论
上编
章 晚明南京剧坛的演出活动
节 晚明南京演剧的主要组织形式
第二节 晚明南京戏曲演出场所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晚明南京戏曲演出的声腔流变
第四节 晚明南京剧坛的演出剧目
第二章 晚明南京剧坛的戏曲班社和演员
节 职业戏班和串客
第二节 青楼演员
第三节 家班和家班演员
第三章 晚明南京戏曲创作
节 佳篇代有,传世稍稀南京本地作家创作考略
第二节 晚明南京本地作家存世剧作评述
第三节 汤显祖南都优游与戏曲创作
第四节 寄寓之作阮大铖及其《石巢传奇四种》
第四章 晚明南京戏曲理论
节 何良俊的本色批评论
第二节 潘之恒的戏曲表演理论
第三节 阮大铖的戏曲创作理论
第五章 晚明南京剧坛的戏曲刊刻
节 晚明南京戏曲刊刻的兴盛
第二节 晚明南京戏曲刊刻兴盛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晚明南京戏曲剧本刊刻的价值与意义
下编
第六章 文士社集与戏曲家在南京的活动
节 青溪社集戏曲家南京集会之初盛
第二节 白社和金陵社集戏曲家南京社集之极盛
第三节 万历年间的南京社团领袖与戏曲活动家
第四节 复社大会戏曲家在南京活动的尾声
第七章 晚明文士与秦淮歌姬的戏曲情缘
节 苏州戏曲家与秦淮歌姬的交往
第二节 皖南戏曲家与秦淮歌姬的交往
第三节 复社文人与歌姬的戏曲情缘
附录:晚明南京戏曲活动编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