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出于兴趣和感触所写的随笔札记集,分为讲说存稿、书山速写、世象闲谭、屐痕点点、案牍残墨五部分,大体收集了作者2006至2010年间对大学教育、学术交流、读书研究、社会世象的随感。书中既有对于文化热的冷思考,又有近乎素描的旅游杂记,还穿插着逸闻趣事,可一窥不少文化人性情的另一些面相。
20世纪的一位西方哲人克罗齐曾说过一句流传很广的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其实这句话也可以头脚倒置过来:一切当代史都是历史。你想想看,并不要你等到白发渔樵,也不要你傻看秋月春风,转瞬即逝的东西像毛毛虫一样沿着你的眼角眉梢蜿蜒不断,不用多久就把你光洁的皮肤雕刻得丘壑纵横。涓涓细泉汇聚成时间的洪流,侵袭着你所谓的当下与现在,有些浪头高如江潮,猛如海啸,顷刻间就会吞噬掉你精心搭建的那些叫作创造、叫作成就的东东。
你在惊愕之余,自不免更加黯然,对经过人类夸大的种种成就会产生别样的理解。
这一戏仿的命题也会使我们对生命中的一些庸常和琐屑多几分怜爱与珍惜。抢救史料不仅仅是上古史研究或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竞标口号,同时也隐含着对当下生活所有细节的足够珍视。
也许,我们对当下的一些判断可能太匆忙太草率。那些慷慨激昂、气壮山河的表述,那些急匆匆塞进中小学教科书中的文字,那些不和脑子商量、不假思索脱口秀出的华丽演讲和珠玉文章,其实宏论未必是定论,巨大未必是伟大,更未必能藏诸名山,传之后世。将当下的一些散碎琐屑的材料有意识地保存下来,给未来的史学实验室多存一些活标本,留待后人自由评说,则不失为一种理性与明智的做法,也可以说是对历史的另一种“了解之同情”。
按照诠释学的观点,文学与历史其实都是阐释,这可视为文史既是同源的,也是同用的。按照更时尚的互文性理论,则不光文史可以互相解释,就连我们自鸣得意的那些独立创作,也总是与历史上的名著范本,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有时你越要撇清,越会陷入各种互文的指控中。
收入本集中的这些教书或专业写作之余的边角料,无甚重大价值,弃置也未尝不可。朋友们虽曾不断鼓励,但我尚有自知之明。有些曾在报刊上登载过,有些草成于信纸或电脑文档中,要不是为编这个小集,过不久自己也会将其删掉。还有些文字写完后仅挂在某些专业网站我的那个点击率并不高的博客上。
自打有了网络,出版和发表的门槛被极大地降低,人人是写手,处处可发表。于我而言,把文字粘贴在博客中,就算发表,也懒得再投稿。当然访问者寥寥,链接的朋友也不多,真.-j-~“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了。在销售率、点击率、票房决定一切的时代,我不以为羞,坚持不逐队随群,觉得在乱哄哄、闹嚷嚷的虚拟化生存中,能拥有些许真实的寂寞和孤独,能争得一点清爽和自在,委实就是一份几近奢侈和昂贵的享受。
我们个体生命的那些小感触、小情绪、小体会,在时代巨变的大风浪劫掠后,往往被清除,被忽略不计。犹如在东南亚海啸、汶川地震、福岛核辐射中,无论是低声叹息还是高声哀号,都是细微的,也是无助的。在大灾难面前,狂呼人定胜天就像无知无畏的少年吹鼓胀的皮球一样,细小的针刺就能把狂妄的自大彻底戳穿。
在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也曾迷信过枪杆子、笔杆子对解放人类、改造社会的作用,及至二毛之年,开始反思 “两杆子”的功能是否被过分夸大了。枪杆子姑且不论,单说笔杆子,究竟对世道人心的改良有多大作用?笔杆子是否像核能一样同时还有它的负能量?我越来越陷入困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阅读、思考、写作虽不一定能拯救劳苦大众或解放全人类,至少可以拯救或解放自我,时尚的说法叫自我的救赎。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人推崇“读书为己”甚于“读书为人”的理念,其实是蛮深刻的。
晚年的达尔文说:“很久没有读诗和欣赏一首乐曲,这不只是我理智上的损失,甚至也是道德方面的欠缺。
”宋代的东坡居士看法更新潮:“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偷闲读点旧书,写点发抒小感触的散碎文字,虽谈不上什么大意义,但至少可以让手脑同时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保证身体和心灵不至于因封闭凝滞而变得过早衰败腐朽。
我也曾有个梦想,就是在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余,无目的,无功利,无追求,仅为兴趣和感触写点小东西,但绝不会开辟第二战场,也绝不会把业余爱好发展成为第二专业或第二职业。记得很多年前,一位长者很怜悯地对我说,你们这代人很可怜,没有度过真正的童年,没有开心地游戏和玩耍过。“文革”的成人化和后“四人帮”时代的成人化,剥夺了这一代人的游戏和玩耍。我对长者的话深以为然,总想找寻补偿缺憾的方式。
大概文字游戏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健身健脑活动,应尽量保持它作为兴趣与癖好的单纯性,不要被其他欲求干扰和影响。故我始终没有让这些散碎文字被立项,被评审,被开评论会,被作为成果计入教学或科研工作量。这种刻意的有些矫情的回避能坚持多久,能有什么意义?我不好说,至少目前我还能坚守,就像一个老男孩不停地捣鼓一个旧钟表一样,就像我在长满芜草的博客上还能守住寂寞一样。
讲说存稿
我们的生活缺失什么?
诗运三关:从古典到现代
师德四维
嘱咐与希望
经学的源头
唐代的启示
唐诗与唐乐舞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
书山速写
千万不要忘记历史的主旋律
提升形象的举措
脊梁与维度
喜忧交织的红色心情
一城文化,半城神仙
终南一滴,乾坤几许清气?
《晚春》阅读笔记
困境与迷茫
腿功
行者的城记
管理学的人文情怀
打通的实践
半通斋
固执与坚守
点的突破
学理视境中的公主婚姻
平台与津梁
相遇缘,相聚情
东瀛交流琐语
风高土厚的榆林
世象闲谭
大学与大楼
危机的破解
勿扰麻雀和熊猫
也说文化强省
两条腿
公祭
问答录
文化症候
屐痕点点
胃里的爱国主义
花叶与花果
双飞翼
访美散记
东京书缘
黄村碎事
走近圣彼得堡
哈佛的两个细节
吃茶来
案牍残墨
“作家摇篮”碑记
祈福中华赋
中华和谐赋
辛卯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文
安川高速公路赋
毕业聚会铭文
附录
发现的智慧
短线时论,卷人今天
读李浩先生新作
三联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