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的碰撞孕育了“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近代新学。近代新学是由不同流派的思想家共同鼓动起来的.郭嵩焘、薛福成、王韬等早期改革派思想家利用中西、古今、新旧、实虚、正伪、道器、本末、体用、常变、天人等范畴构建了一个融会中西、具有传统和现代双重特征的价值世界。他们对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道义与功利,整体与个体,法治与德治,器物与人的价值矛盾的处理较好地把握了中国现代性的主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周海春,1970年9月生于内蒙古扎兰屯市,2003年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兼任湖北省伦理学会副秘书长。著有《中国医德》(2002)和《中国近代早期改革派与近代伦理思想的演变》(2004
总序
又序
导论 中国近代早期改革派概说
一 一个独立的学术派别
二 研究方法论
部分 中西古今:价值整合
章 世界观的自我调整
一 “世界观”与改革
二 世界大同:人类历史的价值归宿
三 中外联属之天下
四 中国自有常尊
第二章 “泰西”价值的全面发现
一 民富国强:“泰西”富强的基本经验
二 “泰西”经济生活的价值启示
三 “泰西”政治生活的价值启示
四 “泰西”社会文化生活的价值启示
第三章 “中国”的价值反思
一 “中学”价值的再诠释
二 中国社会现实的价值反思
第二部分 正学·实学和新学
第四章 正伪之分:正学的价值理想
一 正学和俗学:文化哲学
二 道:根本的合理性标准
三 正学:合情合理
四 正学:公理的语言学和实践论规定
五 正学:实践合理性
第五章 实与虚:实学价值精髓
一 近代实学
二 实事求是:价值理性
三 实事求是:工具理性
四 实事求是:传统与现代
第六章 新与旧:新学价值取向
一 近代新学
二 考旧知新
第三部分 传统哲学范畴与现代价值世界
第七章 传统哲学范畴的解释能力
一 由中达外
二 彰往察来
三 道器合一
四 本末兼赅
五 明体达用
六 以无常法为常法
七 天人之际
第八章 新学价值观:在传统和现代之间
一 善的形式方向性与内容规定性
二 可过渡与不可过渡
三 多元与调和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