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是阿德勒作品中仅有的一部家教类著作,是让万千父母和教师受益终身的养育经典。阿德勒认为,世界上没有问题儿童,只有缺少正确引导的孩子。本书指出儿童出于各种原因会有自卑感,需要父母和教师的支持与引导,从而养成自信、独立、勇敢、合作等健全的人格。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出发,解析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如害羞、说谎、尿床、打架、口吃等行为背后的心理成因。在教育过程中,父母和教师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给予正向的关注,消除他们内心的不安全感,帮助他们更有勇气面对人生的挑战,从而获得更大成就。
◆ 享誉近百年的心理学经典,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20世纪知名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作品中仅有的一部家教类著作
◆ 万千父母和教师都在读的儿童教育经典,破解儿童各成长阶段的心理行为密码
◆ 阿德勒认为,世界上没有问题儿童,只有缺少正确引导的孩子。
◆ 2500万心理学爱好者平台壹心理监制,丛书译者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并特邀心理学专家团审读,保障图书的专业度和权威性
◆ 超强推荐阵容:岳晓东、朱建军、曾奇峰、张沛超等心理大咖联袂推荐;知名主持人陈鲁豫诚挚推荐
◆ 译文简洁流畅,契合年轻人阅读习惯;封面设计,简洁大方的创意插画兼具心理寓意,是心理学爱好者的动心之选
◆ 精选国外专业出版社版本——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Taylor & Francis Group),并得到其高级出版人的诚挚推荐
◆ 想学习阿德勒心理学,请认准壹心理监制的这套!不可错过的心理学入门好书!
总序:下一个十年,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学?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把时间拉回到上一个十年。尽管在二○○八年汶川地震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高喊“心理学的春天来了!”,但多年以后,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依然举步维艰。一座大山横亘在心理学人面前:大众普遍对心理学缺乏认知,或对心理学存在太多的偏见。
十年前,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心理学是什么,少数人虽然接触过心理学,但了解的往往是被妖魔化、病耻化的心理学。为此,我在很多大会上呼吁:中国心理学的发展需要表达者!
我们需要面向更多的人,在更多的场合去表达什么是心理学,让大众看见心理学,走进心理学。
幸运的是,近年来中国正在经历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呈现出去中心化的趋势,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从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新媒体的兴起,大大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在传统媒体时代,一起社会事件从发酵到尽人皆知,可能需要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让信息抵达受众的时间大大缩短,一起事件引爆全网可能只需要一天,甚至几个小时。
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也为心理学的普及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让大众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去接触并了解心理学。许多心理学的专业术语和知识也能够以碎片化的方式触达大众。比如“原生家庭”“延迟满足”等,这些以前只有在专业场合才会听到的概念,慢慢被大众所熟知和讨论。
我特别感谢这些新事物的涌现,因为它们在大众和心理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但与此同时,我也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越是与大众的痛苦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和知识,越是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过去几年,“童年决定论”“父母皆祸害”等观点不断出现。这些观点让心理学有被归于宿命论的倾向。我身边有些朋友,他们接触心理学,并用心理学为他们不幸的人生寻找注脚,甚至会基于一些碎片化、鸡汤化的心理学知识,快速地对号入座,给自己贴上一些标签,然后心安理得地逃避,抱怨他人,抱怨过去,找到问题却不解决问题,让生活止步不前。
心理学并没有让这些朋友产生积极的改变,而是让他们从一种不幸的人生,不知不觉地滑向了另一种不幸的人生。
这就给心理学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把什么样的心理学带给大众?
带着这样的思考,壹心理决定与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作,推出一套适合大众阅读的心理学丛书。我们将重新翻译一些改变人类历史的心理学著作,尝试构建一条系统的、可靠的、高水准的心理学学习路径。
这也是壹心理首次监制出品图书。我们邀请多位心理学专家成立了图书编审小组,从译文到专业术语,精译精审,力求做到专业和严谨。
这次合作出版的第一套书来自对我本人影响巨大的一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我相信很多人曾读过他的作品《自卑与超越》。阿德勒不是一个只懂理论的心理学家,他用早年的生活演绎了什么是自卑,用成年后的生活演绎了如何超越自卑:一个身体存在缺陷的男孩,一步步成为他那个时代极负盛名的心理学家之一。
我们一共翻译了阿德勒的四部作品:《自卑与超越》《洞察人性》《儿童教育心理学》《个体心理学》。值得一提的是,《个体心理学》是首次在国内出版简体中文版,因为其英文版的出版时间距今十分久远(近一百年),语言相对晦涩,翻译难度大,壹心理的专家团队和三位译者前前后后对译稿进行了十几遍修改。为了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我们对心理学的专业术语和较难理解的内容做了注释,并对译稿做了适当的删节。
读完阿德勒的书籍,你也许会对心理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心理学不只能帮我们找到内心问题的成因,更重要的是能帮我们找到解决内心问题的方法。当我们用心理学知识追溯内心问题,发现一些早期创伤时,我们不必在早期创伤里反刍。阿德勒告诉我们,决定我们目前状况的不是我们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为经历赋予的意义。 所以,我们只须看见过往,而无须与过往纠缠。
也许你经历过不幸,但你依然可以重新选择。你的人生不是由别人决定的,而是由你自己选择的。阿德勒的学说绝不是让你把自己塑造成完美的受害者,而是鼓励你成为掌控自己人生的创造者。
如果你正在遭遇人生挫折,想做出改变,不妨翻开这几本书,从中获取力量。同时,也请你记住,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挑战,都不要轻易选择容易走的那条路。
世界和我爱着你!
黄伟强写于壹心理银河系总部二○二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在现代心理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的20世纪知名心理学家。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提出了“自卑与补偿”“创造性自我”“追求优越”等观点。他认为人格是在战胜自卑和追求优越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这为我们认识自我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主要著作有《自卑与超越》《个体心理学》《洞察人性》《儿童教育心理学》等。
总序:下一个十年,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学?
第 1 章 写在前面的话
认识儿童
儿童的社会情感需求
第 2章 人格的统一性
儿童的人格统一性
行为模式
第 3章 追求优越及其教育意义
自卑与超越
身体的平衡感
学校教育
第4 章 正确引导儿童追求优越
积极正向的标准
懒惰的孩子
矫枉过正的恶果
第5 章 儿童的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的恶性循环
恶意嘲弄会加剧孩子的怯懦
自卑的表现形式
第6 章 避免儿童产生自卑情结
儿童对外在环境的评价
社交中儿童的心理状态
第7 章 社会情感及其发展的阻碍
儿童对社会情感的心理需求
社会情感会影响儿童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家庭环境会影响孩子的性格
第8 章 儿童在家庭中的位置:情境和补偿心理
儿童的自我定位
儿童行为与内心的背离
理想化的思维方式
第9 章 作为儿童准备性测试的新情境
儿童的对抗行为
对新环境是否适应
性别不平等带来的伤害
第10 章 儿童在学校中的表现
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
智力测试
适当的竞争
遗传会影响孩子成绩的好坏吗
学生留级与跳级现象
男女同校
关注儿童的心理
第11 章 外界环境的影响
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家庭成员对孩子的影响
儿童应该读什么样的书
第12 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
青春期——成长关键期
正确的性教育
第13 章 教育的失误
了解孩子的压力
重建孩子的人格系统
第14 章 对父母的教育
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合作
更新教育理念
附录1 个体心理问卷
附录2 五个实例分析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案例四
案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