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计算机与通信等专业的基础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3版)》是专门为该课程编写的教材,内容主要以TCP/IP协议栈为主线,围绕协议栈各层协议,介绍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验实训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网络通信的相关知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3版)》对于网络技术的原理和理论知识介绍得比较充分,理论联系实际,着重于网络应用技术的讲解,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实际应用能力以及与后续课程知识的衔接。在内容表现上主要采用图表方式进行,全书共配备了300余幅图和41张表,使得知识内容更加形象、直观;针对每一部分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分解,通过动画的方式来表现核心的教学内容。
此外,《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3版)》还配套有微课视频、电子教案、授课用PPT、实验实训指导书及习题答案等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3版)》配套的在线开放课程已在“智慧职教MOOC学院”(mooc.icve.com.cn)上线,学习者可以登录平台进行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授课教师可以调用本课程构建符合自身教学特色的SPOC课程,详见“智慧职教”服务指南。教师也可发邮件至编辑邮箱获取相关资源。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3版)》适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等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者的自学参考书。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主要介绍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与实践应用,帮助学习者对网络通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更好地学习计算机与通信专业后续专业知识。本书从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及学习需求出发,在强调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实际应用案例详细介绍网络通信的基础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为学习者能够更好地学习相关专业核心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本书特点
1.设计精美、随扫随学,自学中享受过程
为方便学生借助移动端设备进行泛在学习,本书为每一部分教学内容配套了相应的微课与动画资源,学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随扫随学,方便快捷。同时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本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进行讲解,并配有300余幅图片,使得抽象的通信原理更加形象、具体,帮助学生轻松学习。
2.素材丰富、资源立体,备课中不断创造
本书除了注重基础资源的开发,更加注重立体资源的建设,配套了如动画、微课、PPT课件、实验实训指导书、教案、习题及答案、测验、讨论等教学资源,通过与教材的融合提高教学服务水平,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
3.线上线下、平台支撑,教学中实现翻转
为帮助各学校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本课程还根据教学需要开发了在线开放课程(包括MOOC课程和SPOC课程)。各学校教师及学生可以方便地登录“智慧职教”与“职教云”构建SPOC课程开展教学,并借助于“云课堂”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在教学中实现翻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提升学习效果。
二、修订思路
在本次修订中,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针对学生学习需要,将部分难以理解而又应用较少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对教材语言组织进行了提炼,更加通俗易懂,并增加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双绞线制作中直通线与交叉线等,使教材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需要。
在教学资源方面,为帮助教师及学生更好地构建SPOC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与教师教学效果,本次修订对教学资源进行了优化与提升,包括微课资源、MOOC课程、SPOC课程等,并设计了适于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教案等资源。例如,对课程中40%的微课进行了重新设计开发,更加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对习题进一步完善,增加到了740余道,方便教师在混合式教学中使用。
三、本书主要内容
本书以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体系结构为主线,讲解了计算网络基础知识及其发展前沿的最新实用技术,力争与网络最新发展同步。对于网络技术的原理和理论知识介绍得比较充分,理论联系实际,着重于网络应用技术的介绍,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实际应用能力以及与后续课程的衔接。
全书共分为8章。
第1章主要介绍网络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网络的发展趋势以及网络的分类等内容。
第2章系统地介绍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主要包括OSI参考模型、TCP/IP协议栈以及数据通信处理过程等内容。
第1章 网络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1.1 计算机网络简介
1.1.1 计算机网络的含义
1.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1.3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1.4 下一代网络的发展趋势
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2.1 按覆盖范围分类
1.2.2 按拓扑结构分类
1.2.3 按传输方式分类
1.3 计算机网络结构简介
1.3.1 骨干网
1.3.2 网络规划
1.3.3 传输介质
1.3.4 主要网络设备
【实践与体验】计算机网络软件体验
【实训】计算机网络常用软件操作
习题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学习目标】
2.1 网络协议
2.1.1 协议的必要性
2.1.2 协议的分层
2.1.3 网络体系结构分层
2.1.4 协议标准化
2.2 OSI参考模型
2.2.1 OSI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2.2.2 OSI参考模型的结构
2.2.3 OSI参考模型通信处理过程
2.2.4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
2.3 TCP/IP体系结构
2.3.1 TCP/IP简介
2.3.2 TCP/IP的层次结构
2.3.3 TCP/IP的通信处理
2.3.4 TCP/IP各层的主要协议
【实践与体验】数据包封装分析体验
2.3.5 OSI参考模型与TCP/IP的比较
习题
第3章 物理层与数据通信技术
【学习目标】
3.1 物理层的作用
3.1.1 物理层概述
3.1.2 物理层功能特性举例
3.2 数据通信
3.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3.2.2 数据通信方式
3.2.3 数据通信的主要性能指标
3.3 数据传输技术
3.3.1 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
3.3.2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
3.3.3 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
3.4 数据编码调制技术
3.4.1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3.4.2 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调制
3.4.3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3.5 多路复用技术
3.5.1 频分多路复用
3.5.2 时分多路复用
3.5.3 波分多路复用
3.5.4 码分多路复用
3.6 传输介质
3.6.1 双绞线
3.6.2 同轴电缆
3.6.3 光纤
3.6.4 无线传输介质
3.7 宽带接入技术
3.7.1 ADSL
3.7.2 HFC
3.7.3 FTTH
3.7.4 以太网接入与EPON
3.7.5 无线接入
【实训】双绞线制作
习题
第4章 数据链路层与局域网组网技术
【学习目标】
4.1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
4.1.1 数据链路层解决的问题
4.1.2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4.2 数据链路相关技术
4.2.1 差错控制技术及案例分析
4.2.2 反馈重发机制
4.3 局域网
4.3.1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4.3.2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
4.3.3 MAC地址
4.4 以太网
4.4.1 IEEE802.3以太网标准
4.4.2 以太网帧
4.4.3 以太网类型
【实训4-1】数据链路层抓包分析
4.5 虚拟局域网
4.5.1 交换式以太网
4.5.2 交换机
4.5.3 虚拟局域网技术及应用
4.5.4 VLAN帧与普通以太网帧结构比较
【实践与体验】局域网组网体验与实践
【实训4-2】局域网组网
4.6 无线局域网
4.6.1 WLAN简介
4.6.2 WLAN的组成结构
4.6.3 IEEE802.11标准
4.6.4 无线局域网冲突检测技术CSMNCA
4.6.5 其他无线通信标准
4.7 PPP
4.7.1 PPP概述
4.7.2 PPP的工作过程
4.7.3 PPP的帧格式
4.7.4 PPPoE及其应用
习题
……
第5章 网络层与网络互连
第6章 传输层与数据传输
第7章 应用层与网络服务
第8章 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