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感染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但这似乎已成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背景。只有国内突然出现的散发病例还在顽强地提醒我们全球化的时代也是蝴蝶效应的时代,远方的疫情随时可能进入你的生活。
疫情地图上每天变化的绝不只是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人间工作室自疫情之初,有关个体视角的书写便从未间断他们是医护人员、病人家属、心理咨询师、建筑工人、学生、餐馆老板、农村干部……他们身处武汉、身处中国、身处全世界。这些书写正是全球化时代下普通人的疫中生活史。
坚持个体视角是在人间的一贯风格。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起初专注于通过纪实影像讲故事,近年来影像与文字并重。十年来,我们坚持用冷静的叙述抵抗冰冷,记录随大时代沉浮的个体人物命运。
抗疫中当然有伤痛有苦涩,个人的命运未必都通向好的结局。作者们的笔触无意矫饰,而是以写实的态度展现苦难中的高贵人性。
《重症病房里80岁老人的爱情》里面有这样一段话爷爷跟医护人员说:奶奶年轻的时候很能干,比我会聊天,比我识大体,家中里里外外都是她料理,为家里做了不少贡献。她现在病了,我不能不管她,做人要讲良心。
《基层干部抗疫实录》一文里,村民们不敢接近已经痊愈的祖某,她在孤独和自责中受到折磨,但小学同学的一声呼喊我想你了一下子令她破涕为笑。这样的瞬间常常令我们眼眶湿润、欣慰不已。
二、本书是一部令全球人共情且相互理解的生活史
和一些国外政客的尔虞我诈不同,国外的大多数民众都是和我们一样具有共同情感的人。无论是出自日本政治家长屋王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还是出自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的我们是同一片海里的浪花,同一棵树上的叶子,同一座花园里的花朵,都在疫情中有了具体的含义。人类的情感在这样的全球性事件中达到了共鸣共振。
比如《大年初一,妈妈在隔离病房去世》一文在全球社交网络上被广泛传播,数千万人浏览、转发。有网友写道: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我和你经历了差不多的失去妈妈的故事。
希望能给予你们力量,撑过这段艰难时期很抱歉你失去了亲人,希望你能维持这个家继续走下去心碎,泪流,我为你的坚强敬礼。保持健康。保佑中国武汉。
《不谈国与国,我们帮助的是一个一个的人》一文记录了这样一段故事。有位同胞收集了不少口罩,美国疫情暴发时,他主动询问波士顿的医生朋友需不需要口罩。朋友们一开始不好意思索要,后来觉得情况紧急才接受帮助。后来这位同胞还发起华人直接捐口罩志愿活动,有的受赠者还专程来跟他们合影,希望把照片上传到社交媒体上,表达对中国人的感谢。
环球同此凉热。
三、本书是一部有力量、有思考的生活史
在人间记录了不少青年人的故事。他们体现出的公民责任和全球视野令人钦佩,他们在疫中的反思也值得我们重视。
1990 年出生的视频播主主动当起了志愿者,向医院运送防护服、酒精等。他的朋友也从国外买来口罩,从仙桃买来酒精,又去超市买来苹果和牛奶,亲自开车把几十万元的捐赠物资送去医院。
更引人注目的是海外青年的表现。他们能够协调海外物资与国内物资的快速流通。
被困在意大利的留学生加入了帮帮湖北义务翻译群志愿小组,志愿者们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抗疫物资,快速翻译医疗器械资料,及时帮助捐赠人。这个组织里,专职的志愿者有两百多人。而据我所知,疫情期间类似的留学生组织比比皆是。
一位作者写道:正当我烦躁时,隔壁的法国邻居吹起了笛子。听着他的笛声,我走到钢琴边坐下,配合他弹奏了起来。隔离天,我们隔着墙玩起了音乐。在困难时期,她给邻居送去口罩,对方做了个爱心手势以作回复。无形之中,国界距离消失了。
书里还提到,疫情期间有个别中国人在海外遭受歧视,更多的中国人便挺身而出,维护大家的权利。他们更开放,也更懂得如何沟通,从而实现不同群体之间的和解。
2020年年初,意大利一家咖啡馆贴出告示,称不允许所有来自中国的人进入。当地华人餐馆的老板向媒体说道:我们是中国人,不是病毒!并且在她的社交账号上有理有据地进行解释,迅速获得了近千个赞,网友留言我们与华人社区同在。之后,罗马市市长亲自到店参观,予以支持,一家医院的20位医生也都纷纷背书。无谓的恐惧很快被消除,餐馆也恢复了正常。
有作者反思:在全球化的今天,每个人都是世界公民。这场全人类的战疫, 正如气候危机一样,需要每一个世界公民承担责任,也需要改变彼此的相处方式。疫情初期,有人责怪武汉,有人责怪中国。再后来,有人指责欧美。接着,我指责你,你指责我。这些人从恐慌传播者变成了歧视传播者,又变成了愤怒传播者。也许时间会帮助我们相互理解,学会给予支持和关心,而不是一味地怀疑和批判。
又有作者写道:这次疫情和在社交网络上泛滥的种族歧视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我作为华人群体中的一员,对类似的冒犯言语感到愤怒,我是不是曾经有意或无意地对其他群体也做过同样的事呢?比如把黑人群体和犯罪联系在一起;女人和拜金主义;武汉人和病毒。 人们大可对冒犯性的言辞轻描淡写,只说是无心之过,但对他人的伤害却是实实在在的。
坦白讲,看到现在的中国青年有这样的组织能力、思辨能力、共情能力,我是非常骄傲的。他们成长在全球化的黄金时代,他们愿意拥抱世界,他们愿意去向世界解释中国,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情怀,全球视野,包容开放,进步力量的凤凰价值。作为传媒工作者,我觉得他们的记录就是好的中国故事,就是真正的中国软实力。
当然,每位读者都有自己的阅读角度。如果你不太满足于传统的宏大叙事,如果你想感受疫情中普通人的不同生活,如果你想在将来回望这一段正在生成的历史,《人间记忆》这本书会为你提供丰富的阅读体验。相信各位读者都会有所收获。
后,请进入每一个故事里吧,这是我们与真实世界互动的方式。
凤凰网总编辑
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