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当初选定这一题目,不少好心的朋友并不支持。我十分理解他们的担忧。这首先是因为辩证法是一个陈旧得不能再陈旧的题目,几十年来,关于辩证法,尤其是关于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著作不计其数,要想说出一点新意,谈何容易。其次是由于人们对于辩证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似乎天经地义、无可更改的习惯性观念,人们对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知识已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甚至已变成耳熟能详的常识,对于如此成熟的题目,还能说出什么新鲜的内容来呢?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很多人心目中,辩证法颇有声誉不佳之嫌。辩证法就是变戏法,这已成为中国百姓挂在嘴边的对辩证法的戏谑之语。对于这样一个被嘲弄的对象,究竟如何进行研究?又该从何处着手研究呢?
然而,后我还是下决心试图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对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理论作出一点自己的阐释。我所选取的是辩证法的理论基础或理论根基这一角度,所提出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或者说,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本体论根基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直接影响人们对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理论性质、理论功能、理论内容、理论意义等的理解和领会,是关乎整个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为根本的前提性问题之一。
正如书中详细阐述的那样,这一问题之所以抓住我的理论神经,有两个直接的原因。一是现实的动机,即试图理解和解决:辩证法究竟为什么会成为变戏法?究竟如何才能杜绝辩证法蜕变为变戏法?二是理论的动机,即试图理解和解决:辩证法为什么会知性化并实体化?为什么会蜕变为束缚人的、与人相敌对的抽象教条和原则?究竟如何才能以一种与辩证法的理论本性相适应的方式去理解和阐释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理论内涵?这两重动机,归根到底可归结为一个深层的动因:马克思哲学辩证法本来是一种立足于人的现实生存,引导人走向自由的充满人文解放旨趣的伟大学说,但在现实中却蜕化为变戏法,在理论上被流俗化为一种与辩证法的理论本性正相反的抽象教条,这种颇为可悲的理论命运,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如何从学理的角度划定一条边界,来有效地防止辩证法的滥用,从而真正使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伟大理论精神得以充分地彰显?
追问辩证法的理论基础或理论根基,实质上追问的是:辩证法所要解决的究竟是何种性质的哲学问题?辩证法所赖以存在的理论合法性的根据究竟是什么?用通俗的话讲,就是究竟为什么要有辩证法?辩证法所针对和处理的到底是什么问题?很显然,这是一些对于辩证法而言为基本也是为关键的问题。倘若不能对此作出有力回答,辩证法存在的正当性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正因如此,在本书中,笔者把理论基础或理论根基称为辩证法研究中性命攸关的课题。
在笔者看来,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深入哲学史,切实了解哲学演变的内在逻辑,以及辩证法得以产生的理论境遇。即了解究竟在什么情况下,哲学的向前发展遇到何种理论困难,面临何种理论矛盾,这种理论困难和理论矛盾内在要求一种与以往哲学思维方式不同的新的理论解决路径,而辩证法正代表着这样一种新的理论路径,应运而生。只有这种对哲学发展史内在逻辑的追溯,才有可能厘清辩证法所要解决的真正问题,以及所面临的理论任务。
在对哲学史的追溯中,笔者获得了这样一个基本观点:辩证法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是与哲学领域中为核心的问题,存在论或本体论问题内在联系在一起的。存在论或本体论问题是传统形而上学的核心问题,但是传统形而上学由于固执其知性化的实体本体论思维方式,使得在解决存在或本体问题的时候,面临着诸多不可克服的内在困境,它以怀着追问和捕获存在的满腔热情为开端,却以真实存在的失落为结局。这一点内在地呼唤一种新型的理论思维方式,去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理论困境,并对存在问题作出一种新型的解决。辩证法便适应这一历史使命,作为解决存在问题的一种替代传统形而上学的现代思维范式出现。辩证法把矛盾性和否定性视为存在或本体的内在本性,使得在传统形而上学那里被实体化、凝固化、独断化的存在或本体流动起来,成为一个活化的、面向未来的、不断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从而有效地克服传统形而上学存在观的一系列内在矛盾,并确立起一种新型的现代存在观,即辩证存在观。
但辩证法对存在问题的辩证解决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同时也依次经历了多个形态更替和演进的过程。从古代朴素、直观形态的辩证法,到近代反思、概念形态的辩证法,再到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形态的辩证法,辩证法所走过的是一个不断克服自身素朴性、不断洗涤和摆脱自身形而上学局限性的漫长历史。古代早的辩证法是直观并未经反思的,与之相适应的是,它试图辩证理解存在问题的努力表现出一种朴素的自然态度。近代反思、概念形态的辩证法以思维与存在矛盾关系为枢纽,克服了古代辩证法的直观性和素朴性,使辩证法跃迁到一个新的层面,并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形而上学实体本体论的窠臼,实现了存在论的重大超越。但是它仍然执着于对一个超感性的理性实体的迷恋,这使得它仍与传统形而上学纠缠在一起,从而造成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内在紧张,对存在问题的辩证解决终功亏一篑。这一点在黑格尔哲学中得到了为集中的体现。克服反思、概念辩证法的传统形而上学残余,消解它对超感性的理性实体的崇拜,以一种彻底的辩证的方式实现对存在问题的解决,这就是马克思所面临的历史任务。
只有在上述哲学史的宏观背景的烘托下,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特殊贡献才能显示出来。马克思承担起了哲学史所提出的上述历史任务,为存在问题的辩证解决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马克思洞察到,存在不是人之外的、用知性概念所把握和捕获的理性实体,而是显现和创生于人现实的生存实践活动的展开过程中的,因为要领会存在的意义,不能到超感性的理性实体中去寻求,只能通过对人的现实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活动的诠释和理解来达到。因此,辩证法必须抛弃近代哲学的概念的天真反思的天真与断言的天真,必须植根于人现实的、本源性的生存实践活动,使自己成为关于现实的人的存在的自我理解学说,辩证法才能由此超越其近代形态,而确立起其现代形态,即生存论形态的辩证法。
可见,马克思哲学辩证法在哲学史上是作为一种解决存在论问题的,超越传统形而上学实体本体论思维方式的新型思维方式,它在对存在论问题的新型理解中证实了自身的理论价值,赢得了自身的理论合法性。
正是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创造性解决,马克思哲学辩证法成为一种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新型的存在论学说,
或者说,马克思哲学辩证法在理论硬核处变革了传统知性化的实体本体论,确立了以新的方式理解存在问题的解释原则,实现了存在论范式的根本转换。在此意义上,辩证法与存在论实质上是一种互为表里的关系,存在论构成了辩证法深层的理论内容(或用黑格尔的话说,即构成了辩证法的真理内容)。辩证法是存在论内在逻辑的展开和揭示,在一定意义上,辩证法实质上就是存在论,二者其实是一回事(当然,这种存在论已是一种与传统形而上学知性化的实体本体论大相径庭的新型的、现代的存在论)。
这就是本书所强调的辩证法的理论基础或理论根基的真实含义。它表明,马克思哲学辩证法是作为解决存在问题的新型理论范式而在哲学史上赢得自身的理论地位的,它与存在论问题有着一种不可分离的、水乳交融的关系。离开了这种与存在论问题的深层联结,马克思哲学辩证法就成了一种失去理论目标和理论关怀的躯壳,成为一种失去了真实内容和根据的形式主义教条式理论,一句话,辩证法就失去了其真实的根基,成为一种无根飘浮的知性话语,并将彻底丧失其理论的合法性,从而流俗化为一种闲谈和两可的无聊话语游戏。
按照这种观点,如果想要真正把握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真实内涵和理论旨趣,就必须切实澄清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存在论或本体论承诺,发掘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真实的本体论基础,这一点是理解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关键。只有以此为前提,我们对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一切阐释才是有根据、有内容、有着落的,中国古人云,本立而道生,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在此,存在论基础或本体论承诺正构成这种本,这种大者。只有以它们的确立为条件,马克思哲学辩证法才能获得一种内在的巩固性和坚实性。
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基础,马克思哲学辩证法才能真正避免沦为变戏法的现实命运,才能克服被知性化和实体化的理论悲剧。因为辩证法的本体论根基这一课题划定了辩证法的内在限制条件,它意味着辩证法的理论合法性只能体现在哲学的存在论这一课题上,意味着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理论正当性只能体现在它是一种以人的本源性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活动为本体的关于人的存在的自我理解学说,因此它有属于自身的、切己的理论有效性边界。在此边界之内(即作为解决存在论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辩证法具有重大的理论合法性。而越过此边界去运用辩证法,就会导致僭越和滥用,就会产生变戏法及被知性化和实体化的结局。这实际上规定了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适用范围,表明了马克思哲学辩证法所代表的是一种有着特定问题意识,有着特定的研究主题的有限性理论立场。然而,恰恰唯其有限,它才真实;唯其有限,它才富有真正的理论解释力量;唯其有限,它才能真正克服流俗化和庸俗化的命运,重获本应属于自己的理论声誉。
正是怀着上述基本态度和立场,本书以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真实基础为核心,力图对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理论作出一种与传统理解不尽相同的阐释。我深知自己的阐释必定存在诸多缺失和不足,但是如果能让读者体会到原来辩证法除了习以为常的面孔之外,还可能有另外一个样子,还可能有另外一种思想的可能性,那么,我认为这本书也就达到了其预期的目的。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
部分,主讲寻求和确立辩证法的真实根基。这一部分意在通过多方面的批判性分析,凸显出寻求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真实的理论基础这一课题的迫切性和理论意义。在本部分,笔者对寻求和确立辩证法真实根基的现实和理论动因进行了着重交代,对国内关于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研究的主要理论范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反思,对现代西方哲学对于辩证法所提出的理论诘难和挑战作出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所有这一切,都指向一个共同的轴心,即寻求和确立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真实根基,这是事关其理论合法性和当代意义的性命攸关的课题。
第二部分,主讲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生存论本体论根基。这部分是全书的主体,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方面,着力从正面阐发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真实的理论基础,论证人现实的、本源性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方式,这构成了马克思哲学辩证法深层的本体论根基,即生存论根基;第二方面,立足于这一理论基础,阐释马克思哲学辩证法作为生存论辩证法的理论内涵和理论精神;第三方面,深入辩证法的发展演进历程,阐明马克思哲学辩证法作为生存论辩证法的哲学史前提和根据。
第三部分,主讲对社会历史和生活世界的辩证法的寻求,即马克思哲学辩证法与现代西方哲学辩证法研究的对话与沟通。这部分立足于现代哲学的视野,通过厘清现代西方哲学关于辩证法,尤其是关于马克思哲学辩证法重要的研究成果,检择其中对于我们阐释马克思哲学辩证法具有借鉴意义的内容,深化我们对于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理解。同时表明:我们的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研究不能游离于现代哲学的视野之外,必须与现代哲学站在同一个地基之上,充分吸收现代西方哲学关于辩证法的积极成果,去创造性地丰富我们对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阐释。
第四部分,主讲马克思哲学辩证法与哲学的未来发展。本部分择取了现代哲学发展中具有关键意义的三个重大课题,讨论马克思哲学辩证法对于理解和解决这些课题所具有的重大启示意义,阐发马克思哲学辩证法作为一种现代思维方式,对于现代哲学的内在矛盾及其未来发展所具有的当代价值。
在本书的写作中,笔者比较多地采用了史论结合的方法,在阐述理论问题时注重对思想史和哲学史背景的挖掘,以及与哲学史的批判性对话,注重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参照和沟通,这种做法可能会增加一些阅读难度。但是,我认为真正的哲学问题不可能离开思想史和哲学史,不可能离开同时代的哲学凭空产生。要切实把握一个哲学问题,就必须了解其来龙去脉,弄清它在哲学史上的地位。这一点在研究马克思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时,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近年来,马克思哲学的辩证法研究之所以呈现出相对沉闷的局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相应的对哲学史背景的清理。正因为这种缺失,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一些基本的问题始终不能得到有力的澄清,本书所讨论的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本体论基础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之一。
部分 寻求和确立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真实根基
一个性命攸关的重大课题
章 寻求和确立辩证法真实根基的现实与理论动因 / 3
一、辩证法为什么沦为变戏法:寻求和确立辩证法
真实根基的现实动因 / 3
二、辩证法为什么会知性化与实体化:寻求和确立
辩证法真实根基的理论动因 / 11
第二章 辩证法真实根基的探索和掩蔽
对国内辩证法研究的批判性反思 / 23
一、自然主义范式的理论困难及其无根性 / 24
二、认识论范式的理论贡献和理论困境 / 33
三、实践论范式的理论贡献与未尽之处 / 47
第三章 辩证法的真实根基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挑战 / 58
一、英美哲学对辩证法的批判和否定 / 59
二、欧陆哲学对辩证法的批判和否定 / 75
部分小结 / 89
第二部分 辩证法的生存论本体论根基
章 实现存在观的理论变革:辩证法的根本使命 / 95
一、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观 / 98
二、传统形而上学存在观的内在困境 / 105
第二章 寻求对存在问题的辩证解决:辩证法超越
传统形而上学的努力 / 113
一、矛盾否定观念与存在问题的辩证解决 / 113
二、直观、朴素形态的辩证法与直观、朴素的辩证存在观 / 120
三、反思、概念形态的辩证法及其存在观 / 127
四、反思、概念形态的辩证法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屈服 / 137
五、马克思对传统形而上学理论范式的彻底批判
为辩证法重新奠基的重大前提 / 145
六、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批判与人的现实生命之拯救:
马克思哲学形而上学批判的特殊样式及其旨趣 / 159
第三章 人本源性的生存方式与辩证法的真实根基 / 170
一、立足生存论本体论视域克服对实践观点的流俗化理解 / 171
二、人本源性的生存方式实践的根本意蕴 / 175
三、实践原则与解决存在问题的新方向:从知识论的
眼光到生存论的眼光 / 194
四、人本源性的生存方式是辩证法的真实根基 / 205
第四章 辩证法是关于人的存在的内涵逻辑 / 219
一、人的存在即在于其辩证的生存本性 / 221
二、辩证法的超常规性与人独特的生存本性 / 228
三、传统哲学的知性思维方式与人辩证的生存本性之失落 / 234
四、辩证法诸原则和规律的内在统一及其生存论根据 / 242
第五章 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生存论旨趣 / 271
一、马克思哲学辩证法:自由的理论表征 / 272
二、对话与宽容: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重大理论精神 / 280
三、批判和否定: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理论本性 / 294
四、自强不息、具体无伪、生命张力:马克思哲学
辩证法独特的生命智慧和人生态度 / 304
五、高品位的生命境界领悟和运用马克思哲学
辩证法理论的人格要求 / 310
第六章 辩证法生存论根基的异在化表达一种历史的探寻 / 319
一、分裂世界的哲学与生存论的冲动辩证思维的生存论
基础在古代哲学中的异在化表达 / 320
二、生命的偶然性与寻求生命的拯救之路古希腊后期与中世纪
哲学的辩证思维及其生存论冲动 / 334
三、生命自由的追求和探索德国古典哲学中辩证法的生存论
冲动 / 338
第二部分小结 / 350
第三部分 马克思哲学辩证法与现代西方哲学辩证法研究的对话与沟通
章 卢卡奇与辩证法的社会历史本体 / 355
一、探求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真实根基:卢卡奇的理论使命 / 356
二、社会历史卢卡奇对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真实根基的探求和阐发 / 360
三、总体性:以历史为载体的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展开 / 370
四、辩证法与人在历史中的命运卢卡奇辩证法探索的理论旨趣 / 375
第二章 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批判和否定本性与法兰克福学派的辩证法
探索 / 384
一、在顺从主义意识形态的压迫下捍卫辩证法的批判和否定本性 / 385
二、批判和否定本性辩证法的理论精髓 / 390
三、颠覆同一性的专制辩证法批判和否定本性的实质 / 394
第三章 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理论基础与人的存在
东欧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研究的基本旨趣 / 402
一、人的存在及其在历史中的自我实现: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
真实根基 / 404
二、对实践概念的本体论阐释: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真实根基的
深层探索 / 408
三、人文解放: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理论关怀 / 412
第四章 对辩证法对话维度的阐发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 / 417
一、对话逻辑:辩证法与解释学的深层结合点 / 418
二、对话辩证法:生活世界的理性 / 424
三、让辩证法摆脱形而上学的纠缠:辩证法与解释学结合的
重大意义 / 429
第三部分小结 / 434
第四部分 马克思哲学辩证法与哲学的未来发展
章 马克思哲学辩证法:寻求与相对的辩证和解 / 443
一、意识传统哲学基本的理论意识 / 444
二、相对意识现当代西方哲学的重要理论意识 / 448
三、消解知性形而上学:相对意识与马克思哲学辩证法共同的
思想旨趣 / 456
四、超越与相对的知性对立:马克思哲学辩证法的重大启示 / 462
第二章 马克思哲学辩证法:超越现代性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的
抽象对立 / 473
一、上帝的祛魅现代性哲学话语的基本主题 / 475
二、现代性哲学话语的悖论性 / 480
三、后现代哲学话语的辩证意义 / 492
四、现代性哲学与后现代哲学对立中的统一:
生存论辩证法所提供的视角 / 499
第三章 马克思哲学辩证法与价值共识的当代重建 / 508
一、价值共识的命运与现代人生存方式的转换 / 510
二、人的生命的解放和束缚价值分化的辩证意义 / 517
三、马克思哲学辩证法与价值共识的当代重建 / 522
四、马克思哲学辩证法与现代西方哲学价值共识
重建工作的批判性对话 / 529
第四部分小结 / 536
参考文献 / 543
再版后记 / 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