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先梳理了“中国制造2025”生产性服务与服务外包、服务贸易、现代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可以帮助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在制定和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时,通盘考虑政策的协调性、互补性及完备性。一些地区在制定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时,应根据本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对本地区如何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进行合理定位;制定和出台促进企业进行服务外包的配套政策,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提升本地区承接服务外包的能力,促进本地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3.0时代中国服务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服务本质上是信息技术驱动下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变革的产物,与以业务对象为划分标准的传统行业不同,具备融合发展的自然属性。随着信息技术向其他领域的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及产业链、价值链的服务环节细分化、模块化、产品化,实现了供需分离,服务可贸易性提高。从业务实践上来看,服务迅速向垂直行业深度拓展,跨界融合成为产业发展的突出表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服务供应商不仅要具备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能力,行业经验和知识日益成为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和基础。
中国的国际身份开始转变。自2006年启动“千百十”工程以来,中国一直以“方”身份处于全球服务价值链中些年,中国经济以消费驱动、服务业占据的发展模式推动中国产业面向整合人才、技术、资本等优质资源,中国服务由“方”向“接并重”的身份转变。同时,欧美的贸易保护主义和信息等因素也日益为全球服务带来了负面影响,传统的离岸的业务越来越受到国际服务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另外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制造产业、智能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等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型技术和国家战略谋划的深入,我国服务经济加速发展,国内服务需求潜力释放和营商环境优化将为服务在岸业务、是在制造业服务领域的发展提供的支撑。这些国际、国内发展的新形势既是我国服务产业的转折点,也是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新的机会。
目前,国内对于智能制造下的生产的研究可谓是凤毛麟角,有关智能制造生产人才能力模型及其人才培养更是一片空白。在此背景下,苏州工业园区服务职业学院的曹纪清副教授的研究成果——《智能制造下的生产及人才能力模型研究》,立足于服务3.0时代的转型,首先梳理了“中国制造2025”生产与服务、服务贸易、现代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之间的内在的联系,可以帮助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在制定和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时,通盘考虑政策的协调性、互补性及完备性。一些地区在制定服务产业发展规划时,应根据本地区展,对本地区如何发展服务产行合理定位;制定和出台企行服务的配套政策,有利于本地区生产业的发展而有利于提升本地区承接服务的能力,本地区服务产业的发展。
本书重要的成果是参考人力资源行业的能力胜任模型(Competency Model)建模方法和模型架构,对生产典型目标岗位(如系统运维、物流与仓储、工业软件开发、管理会计和工业设计等行了能力建模。基于能力模型,本一步研究了对应专业的课程设置,参考《中国制造2025人才培养指南》《职教20条》和《德国职业教育4.0》等职教理念和指导,建立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原有传统服务人才培养方面提出改革建议等。本书对高校服务及智能制造服务人才培养、以及智能制造企业员工培训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州大学 乔桂明教授 博士生导师
绪论
1.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2研究的现状与价值
1.3研究的目标、内容和
1.4研究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1.5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2服务、现代服务业与服务贸易
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服务概述
2.2中国服务面临拐点
2.3现代服务业、服务贸易与服务内涵解读
3生产业与服务产业
3.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生产
3.2服务型制造
3.3从生产型制造到服务型制造
4智能制造解读
4.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
4.2智能制造能力模型解读
4.3智能工厂解读
5智能制造生产
5.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智能制造生产
5.2智能制造下的工业软件开发服务
5.3智能制造下的系统运维服务
5.4智能制造下的物流服务
5.5智能制造下的管理会计服务
5.6智能制造下的工业设计服务
6智能制造生产人才能力模型
6.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智能制造生产人才能力分析
6.2能力模型建模方法
6.3能力模型公共能力
6.4能力模型专业能力
7智能制造服务人才培养方案
7.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生产人才培养理念
7.2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7.3课程体系开发
参考文献
本书研究智能制造下的生产与服务、服务贸易、现代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的关系,以及对应生产人才的能力需求、人才培养方案及其实践。智能制造指满足中国制造2025及德国工业4.0的标准要求及其成熟度能力模型定义的制造新形态。
生产(ProducerService)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工业技步、产业升级和提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于2014年专门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生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扩大研发设计、节能环保、信息技术、金融保险、第三方物流、商务咨询、品牌建设等展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如何通过深化展和人才培养,我国生产业向专业化发展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以推动我国制造业向高级化、服务化方向发展,是实现“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智能制造下的生产更有其基于新一代IT技术的特点,比如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其人才培养方式也有其鲜明的特点,这与服务3.0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是紧密契合的,这也是研究的必要性之一。
从服务的内容看,服务产业是一种生产业,即服务产业属于生产业的范畴。根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服务业务都属于服务业的范畴。服务实际上可以看作通过这一特定的交易方式实现的特殊国际服务贸易。或者从产品内分工视角观察是以服务工艺流程为交易对象发生的特殊的国际服务贸易。生产业主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咨询代理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可见服务业务同样属于生产业的范畴。
本书中涉及的能力和能力模型主要是基于人力资源领域的“能力素质胜任模型”的描述。能力分为典型工作过程能力和典型工作活动能力两个层次而能力又分为技能和知识两个类型。能力按照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而描述,经过转换,基于这些能力可以开发对应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和课程的具体内容。所以能力模型是人才培养的入口,也是企业员工培训和考核的标准。
“职教20条”是指2019年pan>月24日,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把职业教育提到了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并提出具体指标、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多元办学格局、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措施和要求。这些是本书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重要参考的部分。
“职业教育4.0”是“工业4.0时代的职业教育”的简称,德国的“职业教育4.0”是职业教育在面对“工业4.0”新形势下做出的培养模式的改变,以适应德国工业和经济界未来对职业人员的新需求为导向。作为的制造业大国,德国的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是本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参考内容。
研究的现状与价值
1.2
国内对于智能制造下的生产的研究可谓是凤毛麟角,有关智能制造生产人才能力模型及其人才培养更是一片空白。与本书研究的某个角度相关的研究如服务的转型、服务与生产的关系、传统制造业生产的特点和能力要求、中国制造2025下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改革以及具体的某个生产性岗位的培养模式等,则有如下一些研究。
20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年6月的中国服务年会提出了对要紧紧围绕行业发展的现象展开,并列举了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创客等,新的技术不断触发了各行业的生产方式与管理方式的变革,服务必须追随当今经济发展的新常态。2017年西南财经大学的姜凌提出了服务对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升级的作用机理,提出服务可以为制造企业提供优质、的各种生产、使其能够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制造业实现从低端向高端的升级,同时拓展现代服务业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