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即以《红楼梦》中的情与爱为主线,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和人物心理的解剖,用生动而又睿智的语言,透视情爱表象,破译人性密码,感悟人生哲理。《红楼梦》大旨谈情,那么,这个情不仅是指男女之情,更是指人生之情。面对人生的矛盾和痛苦,我们无奈,我们叹息,却依然无法阻挡我们对纯真和浪漫的向往,我们依然可以一半烟火一半诗意,心怀梦想,踏歌而行。
贾宝玉为什么没有大名?林黛玉为什么总是多愁善感?薛宝钗究竟是冷还是热?钗黛并列到底意味着什么?王一贴的出现有什么意义?八十回《红楼梦》为什么始于香菱又终于香菱?……要解读这些问题,不仅需要非常熟悉《红楼梦》的文本,更需要超越具体文本,对《红楼梦》的内涵有形而上的把握。
事实上,在《红楼梦》纷繁多样的文本背后,隐藏着诸多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比如诗意与世俗、个体与群体、感性与理性、女性与男性、园内与园外、真与假、实与虚、洁与脏等等。只有理解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感悟《红楼梦》那深厚的人文底蕴,也才能真正理解《红楼梦》作为旷世名著的伟大价值。
前言
虽然没有经过严格的调查,但我相信,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不为人所熟知的,应该是《红楼梦》。
其他几部《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影响力不用多说,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些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普通老百姓即使没有读过原著,也都看过电视剧,或者听过评书,许多人对其中的精彩情节更是津津乐道。
而《红楼梦》,恰恰没有特别吸引人的故事情节。
对于绝大多数读者或观众来说,缺乏吸引人的故事情节,是很难坚持看下去的。
所以,即便是看了《红楼梦》原著,很多人也还是注重其中的细节,或者那些表面的猎奇的东西,比如林黛玉到底得了什么病、贾宝玉后娶了薛宝钗还是史湘云、王夫人抄检大观园是不是袭人告的密,甚至贾宝玉是不是同性恋、到底是谁在养小叔子,等等。
对于具体情节和细节的探讨是必要的,但不是重要的。《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旷世名作,难道是因为这些曲折离奇的情节和细节吗?
当然不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其背后必然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
而读者,则需要感悟这种底蕴、挖掘这种底蕴,在时间的长河中与作者相遇,并产生深深的共鸣。
恰如王蒙先生所言:《红楼梦》中的文化当不就是点点滴滴零零碎碎的堆积……而应有其整体性。它应该是全书的思路、观念、感情、精神架构、价值选择、来龙去脉、符码体系的凝聚。(王蒙,《〈红楼梦〉与小说文化》,《读书》2003年第12期)
那么,《红楼梦》的整体性到底是什么?它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它又如何以其独特的言说成为一座历史的丰碑?
这是本书希望探讨的问题。
当然,对《红楼梦》的解读非常多,见仁见智,比如有人认为它是对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的控诉,有人认为它体现了作者追求个性解放和人权平等的思想,还有人认为它实际上是一部崇汉反满的著作……这些解读当然都有它的价值,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从什么角度解读,都需要言之有理。而所谓言之有理,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就是不能脱离作品的整体架构,仅凭作品中的个别情节和词句去管窥蠡测。换言之,对作品的解读,一定要注意整体与部分相结合,既要注重细节,更要有大格局、大视野,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需要说明两点:
,《红楼梦》大旨谈情,本书亦从情与爱的角度切入,并以此为主线,带动其他人物和事件的展开。不过,本书中所说的情,不仅指狭义的男女之情,更是指广义的对生活的情、对人间的情、对世界的情。
第二,本书主要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红楼梦》,考虑到后四十回续书争议较大,因此尤以前八十回为主。文中如果提到原著第回,则以下引文不再另注出处,反之便在主要引文后注明出处。另外,书前题字为书法家蔡威书红楼梦引子,书中的其他插图及配诗均来自清代改琦绘图的《红楼梦图咏》。
孙卫卫,男,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教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期从事哲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对文学、艺术、历史、心理学等亦有涉猎,自称为行走在思与诗的边缘的人,另著有《照亮让我们灵魂觉醒的哲学智慧》《看见电影中的哲学》《你我皆是取经人:〈西游记〉的人生哲学》。
目录
01|前言
001|读懂《红楼梦》,从理解香菱开始
014|贾宝玉为什么没有大名?
030|拒绝长大的宝玉
037|林黛玉的少女心
049|林黛玉为什么爱使小性子
060|非白即黑的林黛玉
065|完人薛宝钗
081|薛宝钗究竟是冷还是热?
092|薛宝钗到底想不想嫁给贾宝玉?
102|秦可卿的挣扎
111|钗黛合一难兼美
121|凤姐的幸福时光
134|贾琏的多情、温情与无情
146|可亲的平儿
157|探春理家与真假宝玉
172|嗔莺咤燕为哪般?
181|青春期遇到更年期
195|贾母的梦想与现实
203|宝黛的爱情悲剧
214|妙玉和刘姥姥
223|宝玉、黛玉、妙玉
232|绣春囊与迎春之死
239|王一贴的微笑
253|大观园,伊甸园,太虚幻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