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和教学实践,梳理出很多阅读与写作的疑难问题,请老、中、青三代作家,有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有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家,有选入教材课文的作家,还有教学名师,如林非、张炜、鲁敏、丁立梅等进行对话。作家们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和阅读经历,结合当前读书和作文的状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说,以小见大,循循善诱,为读者解疑答惑。
三年多前,山东教师、作家孙永庆与我联系,他发了几篇与名家对话谈作文和语文教学的稿子给我,而这些名家大多有作品人选过教材、教辅或语文试卷阅读题,中学生对他们并不陌生,因此,我就特意为永庆在我主持的《初中生》杂志设立了一个“名家访谈”的专栏,将这些稿件一一发出,反响很好。我和永庆都受到激励,他继续邀约名家对话,我则乐得把这个专栏继续往下开,形成了杂志一个颇具特色的栏目。
窃以为,永庆这部《作家教你写作文》,首先是对话者挑选精当。
其中有我喜欢的作家韩石山、张炜、赵德发。张炜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近些年还进军了儿童文学领域。一个好作家应当是不拘一格的。早几年,我在《青年文学》杂志上读到张炜谈小说写作的文章,觉得极好,可与后来读到的毕飞宇的《小说课》媲美。韩石山同样是水平非常高的杂家。他担任《山西文学》主编之前,我们曾在《中华读书报》上有过一场“交锋”,起因是他写了一篇文章,批评我的好朋友伍立杨的文风,我年轻气盛,为立杨打抱不平,撰文予以反驳,并因此戏剧性地和石山先生有过几次通信。虽然没能密切交往,但我从内心里喜欢上了这位长者——他直率的性情和通达的文章。
三位老师中,我对张炜一直处于“久仰”的状态,没见过面,也从没斗胆联系过。我在山东的几位书友比如袁滨、阿滢,他们都是张炜签名著作的收藏者,和他很熟,于是我也就不觉得陌生了:和石山先生也缘悭一面,不过读他的文字,常有一种亲切感,比如他在《文学自由谈》上发表的演讲稿;唯有赵德发,我是见过的。2013年,我以短篇小说《鸭语》荣获《海外文摘》杂志该年度文学奖,同获此奖的就有德发先生,他的获奖作品是散文《在三教堂酿一缸酒》。《海外文摘》杂志社在江苏丰县举办了隆重的颁奖仪式,我就是在那里见到了他:脸型稍长,发际线稍高,笑的时候微微抿着嘴,既不洋气也不土气,融农民与书生于一身。我没能和他说上一句话,也没合影,他只是给我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
对话者中,很多是我的老朋友,也都是《初中生》杂志的重点作者,如谢宗玉、范晓波、丁立梅、曾纪鑫、吴佳骏、朱朝敏、王国华、宋长征……
宗玉就不用说了,同处一城,相交多年。《文艺报》去年发过一篇我写他的文章《在人群中独来独往》。这个标题是编辑改的,其实宗玉一人人群有如鹤立鸡群,圈粉无数,他想独来独往并不容易。但宗玉的性格特点并非神采飞扬的那种,哪怕他开心地笑,都会带有一丝忧郁的色彩。《在人群中独来独往》只是我写宗玉那篇文章的节选,全文发表在《湖南散文》杂志上,原题是《忧郁王子谢宗玉》。了解宗玉的湖南文友纷纷觉得“忧郁王子”这个称呼对他来说,再贴切不过了,于是又让我生出担心,我怕有些粗心的读者或对宗玉一知半解的人误解“忧郁”这个词。忧郁绝非抑郁,宗玉正是通过忧郁来思考,来担当,来写作的。可以说,忧郁是他乐观和坚强的底子。
2013年4月,我在《散文选刊》杂志社举办的“南阳笔会”上第一次见到范晓波,就惊讶于他酷似谢宗玉的神态、风格,所以我俩几乎是一见如故。今年春天我去南昌出差,他和《高中生之友》杂志社编辑李卫兵一起,邀我到赣江边散步。他身上别有一种恬淡的气质,和江声树影十分合拍。
立梅是才女。我在山东的“高唐笔会”上见到立梅,她安静得有些腼腆。坐在一起吃烧烤,其他人谈笑风生,她就默默地吃着,仿佛在和那些鸡翅、鸭腿细语。立梅固然像一株梅,怒放于寒凉之季,但她绝不止于梅,她任何时候都能开放,任何素材都能被她写成美文。去年,我在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国外诗歌赏析集《心的深处有个宇宙——在现代诗中醒来》,出版社嘱我找几位在文学界和教育界有影响的朋友写点推介文字,我贸然向立梅求援,立梅旋即发来她认真撰写的《好一朵“金蔷薇”》,可见在她温柔娴静的外表下,又藏着一颗热情仗义的心。
孙永庆,男,汉族,56岁,中学语文不错教师,语文学科拔尖人才,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文章发表于《文学自由谈》《散文选刊》《中国教育报》《文汇报》《文学报》等报刊,作品多次被《当代散文精品选》《草筐里的秘密(时文精选)》等书刊选载,出版著作有《燕语书林》等。
林非:写作要善于审视和思考
韩石山:读书难忘是中学
凌鼎年:最需要的是创造力
赵德发:写作是一种修行
张炜:中学生手中的金玫瑰
王剑冰:散文展示人性中最本真的东西
李辉:深酌浅饮话作文
杨文丰:体悟自然写作的魅力
李汉荣:尽量多读不朽的经典
吴光辉:真情无须美颜
李登建:好作品讲究匠心独运
潘小松:译之无文,行而不远
高维生:我要选择一种灿烂的色彩
张丽钧:劳于读书,则逸于作文
曾纪鑫:让经典内化成我们的“血肉”
郑千山:国学是当世所必需
厚夫:最是书香能致远
王立春:诗意地走在写作路上
李一鸣:人生就是一场行走
葛水平:写作要多和自然打交道
郭文斌:用文字点亮读者的心灯
安琪:同学们,读读诗吧
范晓波:必须把诚意放在首位
傅菲:写作是一种布道
谢宗玉:贴着灵魂写作
鲁敏:让我们拥有写作的取景器
顾晓蕊:学学草木的智慧
孙卫卫:书香少年时
丁立梅:用文字温暖人生
王国华:写出普遍的人性美才能感动人
宋长征:从语文看到生活的美好
朱朝敏:虚假和矫情是写作的大忌
史飞翔:让心灵在写作中自由地飞翔
吴佳骏:真诚是为文的第一要义
刘丽华:耐心是永恒的花朵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