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于2015 年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产业合作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投资、产业链分工布局、产业相互开放、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等等。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 周年座谈会上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是下一阶段工作的基本要求,并要求以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和产能合作为重点,解决好重大项目、金融支撑、投资环境、风险管控、安全保障等关键问题。产业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这一方面由于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也由于产业合作可以促进“一带一路”各国的经济联动,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国际直接投资、金融系统等对国际产业合作都有直接影响,但“一带一路”沿线不少地区在这些方面还有短板, 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人均道路拥有量较小,航空运输发展整体滞后,供电覆盖率在区域内部呈现“北优南劣”的格局,通信基础设施整体发展偏低、区域差异大,南亚医疗卫生水平相对较低,东南亚和南亚仍有近10% 的人口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中亚国家则由于深处内陆而需要通过使用先进节水技术等方式来应对严重的缺水问题。在国际直接投资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吸引投资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近几年总体上有下降趋势,对外投资占世界比重在波动中略有上升,但投资的流入量仍大于流出量,对外投资能力相对较弱;投资活跃的地区比较集中,投资的流入和流出都有一半以上来自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中国和印度两个发展中国家表现突出,印度投资流入总量增速加快且吸引的绿地投资一度超过中国;沿线各国的国际投资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想吸引更多投资的国家还需着力改善本国投资环境,想扩大对外投资的国家还需考虑提升企业跨国投资能力以及适应东道国的投资环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金融市场发展很不均衡,很多国家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尚不成熟,股票市场规模较大且表现较好的主要有印度、中国、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等少数几个国家,除中国、印度、俄罗斯之外的大多数国家的债券市场都面临市场规模小、发行方式单一的局面,蒙古、斯里兰卡等国虽容易借贷但需留意其潜在金融风险,文莱、罗马尼亚、白俄罗斯等很多国家的借贷难度则相对较大;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区域性金融机构以项目为导向开展了大量跨国金融合作,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体系仍然面临着政治风险、融资结构风险、技术工程风险、项目运营风险、大规模资本输出风险以及其他诸多挑战,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总结经验,稳步发展。
房地产业、旅游业和数字经济这些产业不仅呈现极为显著的地区差异,还呈现相对较快的发展变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房地产市场在全世界房地产市场中所占比重较小,而沿线国家的人口总量却占全球的六成,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除中国、印度等国人口规模庞大且房地产市场增长相对稳定外,东南亚以及中东欧国家的房价增长态势也整体较好,而其他地区仅有以色列、巴林等个别国家房地产价格出现长期快速增长,大多数国家房地产基本可划归缓慢发展、相对停滞、波动下滑、规模过小之列;由于很多国家还面临贫民窟改造、政治矛盾与冲突等挑战,社会经济有着稳定发展预期的中国、东南亚和部分南亚国家仍然会受到国际购房者的青睐。“一带一路”沿线旅游资源集中分布于欧洲及亚太区,数量上呈现两端高、中间低,西部—东部—中部依次递减的特征;沿线国家旅游业对GDP和对就业的总贡献份额的平均数均超过10%;面对部分地区仍存在的局势不稳、签证等人口流动壁垒、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合作与开发不足等问题,需要从规划到实施的各个环节考虑沿线国家旅游业的协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不多,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中国的ICT产品出口情况较好,ICT产品出口占该国出口产品总额的比例都显著高于ICT商品进口占该国进口产品总额的比例,而且其比例均大于20%,明显超过其他大部分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滞后的国家大多有着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教育投入不足、科研投入较少、存在行业垄断等现象,可以借鉴新加坡、印度、印尼等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经验,通过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与发展较好的国家合作等方式,来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缩小数字经济鸿沟。
本书是我院集体研究的成果,由胡必亮教授、潘庆中教授提出研究计划和写作提纲,期间多次组织研讨,并最终定稿,孙开斯负责统稿,李一丹参与校对。各章作者分别为:第一章:李怡萌;第二章:张松;第三章:孙开斯;第四章:计磊;第五章: 田颖聪;第六章:芮亚楠;第七章:马悦;第八章:冯芃栋;第九章:陆天怡;第十章:胡聪。
本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产业进行了相对全面的剖析,对于政府、企业、投资、学术等各界人士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这本书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一带一路”的产业发展, 帮助我们更好地共建“一带一路”。
胡必亮 潘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