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2、获得全国现代医学科技重点优秀成果奖1项;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2项 ; 山东医学科学三等奖1项;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3、主持中国科协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各1项。
4、兼任中国女医师协会第一届心身医学与临床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技/科普专家;中整协科
我国每年大概有1 500 万位孕产妇,在怀孕及分娩过程中,女性身体、心理、社会角色都发生着巨大改变,且大多数孕产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分娩恐惧等妊娠期心理问题。国内相关研究显示,孕中晚期妇女妊娠相关焦虑症状发生率为21.7%,二胎孕妇妊娠焦虑症状发生率为16.38%,产后抑郁症平均患病率为14.7%。
孕产妇心理健康是孕产期整体保健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新时期妇幼健康工作的重点。孕产期女性长期存在的心理问题不仅会增加早产、流产、产后出血和产后抑郁等风险,还会对婴幼儿的性格、情绪、智力、行为、认知及情感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有效的孕产期心理保健服务和心理干预措施,可以减少这些不良情绪对母婴身心健康的危害。
目前,我国孕产期心理保健服务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虽然各地都在着力推进孕产妇心理保健工作,但仍存在着较多困难和问题,孕产妇心理保健专业能力不足等情况较为普遍,临床心理健康服务意识仍需提升,心理干预技术在临床中需得到进一步普及,实际服务开展情况与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广大孕产妇心理保健需求也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因此,根据卫生健康委、中宣部等22 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妇幼保健机构专科建设指南》及《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等相关文件,为响应国家心理健康系列政策号召,提高我国孕产妇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家庭健康和幸福和谐,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编写了本指导手册。主要内容包括从整体健康促进角度出发,侧重孕产妇心理与生理健康知识普及、营养运动指导、心身健康问题,以及家庭、亲子关系处理等,适合全国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开展孕产妇心身健康促进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孕产妇及其家人使用。
本书出版之际,恳切希望广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吝赐教,欢迎发送邮件至邮箱renweifuer@pmph.com,或扫描封底二维码,关注“人卫妇产科学”,对我们的工作予以批评指正,以期再版修订时进一步完善,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编者
2021 年6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