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系数生产函数的系数影响因素理论,运用多层统计模型将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及其效率(系数)的综合性影响因素整合在同一模型中,构建了效率型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既弥补了要素效率的综合性影响因素分析的不足,也解决了要素效率研究中计量模型应用的不恰当问题。基于中国、区域(泛珠三角区、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数据,运用效率型经济增长模型,实证分析了综合性因素(市场化进程、对外开放、金融发展、城市化、产业结构变迁)对要素效率的影响,并基于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中国、区域以及产业经济增长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技术创新的影响,也要重视制度创新(综合性因素的创新)对要素效率的影响,同时应依据区域影响的差异性(异质性)、在不同时段的趋势性,围绕效率的提高设计政策体系,以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本书所建立的理论模型可能会促进高质量经济增长理论的进一步研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党
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
由此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
幕,我国经济进人快速发
展与增长阶段。通过改革
生产和分配形式,调动了
农民、企业员工的生产积
极性;通过对各级政府的
GDP发展目标的考核,也
调动了政府官员的工作积
极性;利用后发优势,积
极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各
种技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通过“五年计划”对经济
发展速度提出明确要求,
如“九五”计划提出,要实
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年翻两番;“十五”计
划提出,要为2010年国
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
一番奠定坚实基础;“十
一五”规划提出,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
一番。同时,通过各种政
策措施引导和加快经济发
展,如市场化改革政策、
对外开放政策、金融发展
政策、城市化政策、产业
结构调整政策;等等。在
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
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上来和持续多年追赶战略
的指导下,我国人均GDP
从1978年只有156美元(
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指标
)增长到2017年9400美
元。在这样的增长速度下
,2009年中国经济规模
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大经济体;2013年,中
国贸易总额超过美国,成
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长
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
要关注速度,具体依靠外
需和投资拉动,这不仅导
致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
及要素效率不高,也造成
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
的严重污染。2017年,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
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
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
益优先”的原则,坚持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
要素生产率,构建充满活
力的市场体制机制,不断
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和国
际竞争力。这表明中央推
动经济增长由要素投入驱
动转向要素效率和全要素
生产率驱动的决心比以往
任何时候都要坚决。在新
的发展理念下,重新分析
和挖掘各种政策措施对要
素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
高的作用无疑是非常值得
研究的问题。
其实,自从Solow提出
通过国民经济核算或生产
函数回归测算索洛余值(
全要素生产率)后,全要
素生产率研究就受到广泛
的重视。Aigner和Chu
(1968)提出了前沿生
产函数模型,并将生产者
效率分解为技术前沿
(technological frontier)
和技术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y)两个部分;
Aigner等(1977)、
Meeusen和Broeck(1977
)构建了包含随机扰动的
前沿模型,即随机前沿生
产函数(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分析方法;
Charnes等(1978)和
Caves等(1982)基于一
种线性规划技术确定生产
前沿面,即数据包络分析
法。基于前沿生产率分析
的随机前沿分析和数据包
络分析方法能够将全要素
生产率分解为前沿技术和
技术效率,从而对全要素
生产率进行较深入的分析
,并且能够提供更多生产
者的信息;由于经济增长
变量隐含在效率测算中,
没有明确给出所测得的综
合效率对经济增长贡献的
大小;索洛余值法既能较
易测出技术进步(余值)
,也能较易测出要素(资
本、劳动等)对经济增长
贡献的大小。基于产业结
构、市场化等因素对全要
素生产率及要素效率的影
响,有些文献运用索洛模
型进行分析。但分析存在
如下问题:第一,缺少对
效率异质性是否存在的检
验(只有各省间的要素效
率存在明显不同时,才可
以引入影响因素对其不同
的原因进行分析;如果各
省间的要素效率相同,就
不能研究效率不同的原因
,因而不需要引入影响因
素);第二,对效率异质
性的影响因素设成了缺少
随机残差项的线性函数(
其实由于模型中可能存在
被忽略因素的影响、模型
函数形式设定的误差及随
机因素的影响,因而效率
异质性的影响因素设成含
有随机残差项的回归模型
的一般形式才是合理的设
法);等等。另外,对经
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及要
素效率的影响的研究,仅
仅基于某个方面的分析。
Rodrik等认为,深化经济
增长动力问题研究不应该
局限于某一要素和经济增
长的因果关系论证,更应
该开展综合分析。因此,
在经济增长的要素效率影
响因素研究中,也应该综
合分析市场化、对外开放
、金融体系改革、城市化
、结构调整综合作用的效
果。基于研究中存在的问
题,本书利用适合分析异
质性问题的多层统计模型
,结合变系数生产函数的
特征,将经济增长的要素
及其效率的综合影响因素
整合在同一模型中,构建
效率型经济增长模型。该
模型给出了效率是否存在
异质性的检验,效率异质
性的影响因素合理的设法
等,并基于中国(包括区
域和产业)相关数据,实
证分析了市场化进程、对
外开放、金融发展、城市
化及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
要素效率异质性的综合作
用,同时针对作用程度提
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书具有以下创新之
处:
首先,基于变系数生
产函数的系数影响因素理
论,以及多层统计模型,
探索性地构建了效率型经
济增长模型。该模型拓展
了一般经济增长模型。
其次,提高
刘殿国,男,1963年12月生,吉林农安人,博士(后),教授(三级),博士生导师,海南省高层次(领军)人才。先后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基础数学专业、吉林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在吉林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完成博士后研究。美国印第安纳一普渡大学访问学者(生物统计方向),第九届中国统计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信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通讯评审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多层统计模型、经济增长、效率评价。主持和主研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2项,出版著作5部,先后发表各类学术论文70余篇。获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第一)、三等奖3项(第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中对效率的关注
第二节 要素效率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要素效率研究
第二节 多层统计模型研究
第三节 研究评述
第三章 效率型经济增长模型研究
第一节 效率型经济增长模型构建
第二节 效率型经济增长模型的应用步骤
第四章 中国经济增长要素效率的综合性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要素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中国经济增长要素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启示
第五章 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要素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中国省域农业经济增长要素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要素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启示
第六章 中国工业经济增长要素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中国省域工业经济增长要素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中国工业经济增长要素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启示
第七章 中国服务业经济增长要素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中国省域服务业经济增长要素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中国服务业经济增长要素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启示
第八章 泛珠三角区经济增长要素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泛珠三角区省域经济增长要素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泛珠三角区经济增长要素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启示
第九章 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要素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省域经济增长要素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要素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启示
第十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增长要素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丝绸之路省域经济增长要素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丝绸之路经济增长要素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