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为实现国家的统一,发起二次北伐。蒋介石率领的第一集团军迅速赢得了山东战场的主动。日本政府为阻挠中国的统一、实现满蒙自治,称霸亚洲和世界,遂于4月18日了做出了第二次出兵山东决定。4月5日,济南泰丰楼饭庄厨师郭济生、松元慧子等热切的盼望着北伐军的到来。松元慧子向郭济生吐露了爱慕之情,被郭济生拒绝。5月2日,为解决人手短缺事,王掌柜让松元慧子赶去通知郭济生、刘明泉尽快返回饭庄上班。刘明泉在返济途中与福田率领的第六师团不期而遇,刘明泉无端被日军刺死。松元慧子受到强烈刺激,神志恍惚。福田率主力抵济,遂于5月3日不宣而战,向济南的北伐军发动了突然进攻。面对日军的进攻,蒋介石畏敌如虎,心存幻想,提出了“不抵抗政策”。毫无顾忌的日军恣意妄为,残杀蔡公时等18名外交官员,军民6123人被杀,1770人被打伤,**妇女事件100多起,数千人失踪,财产损失难以数计!酿成惨案,举世震惊。
作品对20世纪20年代的民国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作品点出济南主动开辟商埠史实,旨在揭示国人在近代化、全球化大潮面前已经实现了由最初的被迫接受到主动拥抱的转变。作品通过泰兴楼饭庄遭到勒索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帝国主义、反动军阀双重压榨下艰难发展的窘境,“实业救国”的理想不过是一场春梦。作品通过对张宗昌腐朽、落后与反动统治的描绘,形象地勾勒出了北洋军阀统治的专横暴虐、荒唐凶残,就是让世人明白国民革命的发生乃是时代的选择。作品描述了蒋介石的媚日外交与田中义一的“大陆政策”碰撞,意在揭示“弱国无外交”的原则和只有据理抗争国家才有出路的道理,无原则的妥协退让不仅不能避免祸患,反而会大祸临头,揭示了“五三惨案”发生的历史逻辑。作品藉郭济生、松元慧子、刘明泉之口,对国民性格、国民教育、家庭关系、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展示了民国时期的精神风貌。作品对松元慧子、刘明泉人生悲惨结局的描绘,折射出了中日关系的复杂性与实现持久发展的艰巨性。
我为什么要创作《济南
城下》
1928年5月3日,入侵济
南的日军不宣而战,向正在
休整中的国民革命军和无辜
的济南百姓悍然发动攻击,
实施了疯狂的杀戮。日军此
举旨在阻止国民革命军的北
伐,破坏中国的统一,打断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妄图阻
止一个独立的、自主的、富
强的中国出现。为达此目的
,在济日军和武装起来的日
本侨民倾巢而出,动用飞机
、火炮、坦克,轰炸、冲击
国民革命军驻地,烧杀劫掠
百姓,奸**女,罪行滔天
。更令人发指的是,日军竟
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国民
革命军总司令部战地政务委
员兼外交处主任、山东交涉
署主任蔡公时以及交涉署内
的16名外交官员虐杀!面对
日军的猖狂进攻、恣意妄为
,蒋介石胆小怯懦,始终幻
想着以妥协退让换取和平,
提出了臭名昭著的“不抵抗
政策”,命令驻商埠的国民
革命军不得还击,立刻脱离
接触,撤出济南。国民政府
软弱、消极的应对助长了日
军的气焰,日军的进攻更加
肆无忌惮。5月10日子夜,
国民革命军撤出老城,济南
陷落。一番鏖战,其状惨烈
:泺源门下,断壁残垣,一
片焦土;护城河畔,尸骸枕
藉,流血漂杵。在济军民共
被杀6123人,被打伤1770
多人,奸**女事件达100
多起,数千人失踪,财产损
失2957万元①。这就是震惊
中外的“五三惨案”,也称“
济南惨案”。
自1999年以来,每逢“五
三惨案”纪念日,济南城市
上空都会响起防空警报,警
示人们莫忘国耻。“前事不
忘,后事之师!”但实际上
,对于今天绝大多数的济南
人来说,“五三惨案”依然是
陌生的、模糊的,更不用说
身处济南之外的芸芸众生了
。您可知道,制造“五三惨
案”的日军第六师团就是南
京大屠杀的罪魁祸首;您可
知道,日本出兵山东就是日
本灭亡中国、实施全面侵华
的前奏和开端。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
,首先是因为惨案发生的
1928年,正值大革命失败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之际
,天下形势风谲云诡。背叛
了国民革命的蒋介石发动反
革命政变,大肆围捕、屠杀
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共产
党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元
气大伤。曾经亲密合作的国
共两党已势如水火,你死我
活!在大屠杀中幸存下来的
共产党人或落草为“寇”,艰
难求索;或蛰伏于市,伺机
再起。南京国民政府与张作
霖的北京政权之间为了问鼎
中原,兵戎相见,鏖战不已
,大有鱼死网破之势。欧美
列强各怀鬼胎,虎视眈眈,
相机而动,妄图进一步攫取
和扩大在中国的利益。这就
造成了各方对于发生在济南
的日军暴行都无暇深及的局
面。因此,充分发掘惨案发
生的背景,全方位展示惨案
的发展过程,深刻揭示惨案
的历史地位以及现实影响,
让惨案广为人知就显得的特
别重要。这是笔者创作本剧
的根本动机。
济南是一座拥有深厚人
文底蕴的城市。济南的历史
文化丝毫不比任何一座历史
古城逊色,济南的物产饮食
、风光美景丝毫不亚于任何
一座旅游名城。“讲好济南
故事”,把济南的历史文化
、乡土人情、风光名胜、佳
肴美馔宣传出去,展现济南
博大包容、温雅谦和的文化
形象,这是笔者创作本剧的
直接动机。
作品对济南的城市发展
与格局、商埠风情等进行了
直观的描绘,塑造了一座繁
华开放的现代之城。作品不
惜笔墨,对三大名胜、北园
风荷、清河风光等都进行了
描绘,塑造了一座风光旖旎
之城。作品有机地融合、描
写了闵子骞、终军、秦琼、
曾巩、李清照、辛弃疾、铁
玄等一批与济南相关的历史
名人事迹,塑造了一座人文
兴盛之城。作品还着意描写
了济南的风味小吃与鲁菜,
塑造了一座生活温馨之城。
在创作上,作品追求历
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
笔者在写作时严格考据,力
求对历史事件的描述真实可
信,经得起推敲;同时大胆
发挥想象,力求对历史细节
的虚构精巧自然,不露痕迹
,做到了大事不虚,小事不
拘。南京国民革命军中出场
的人物,上至全军总司令蒋
介石,下至连排级军官都做
到了真人实名。其他的历史
人物,诸如军阀张宗昌、孙
传芳以及田中义一、森恪、
西田阱一、福田彦助、佐佐
木到一……都做到了按照其
历史的本色进行刻画。几位
虚构的人物,比如松元慧子
、郭济生,都能在生活中找
到原型。这一切在客观上增
强了作品的可信度与感染力
。
作品对20世纪20年代的
民国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
作品点出济南主动开辟商埠
史实,旨在揭示国人在近代
化、全球化大潮面前已经实
现了由最初的被迫接受到主
动拥抱的转变,国人“夷夏
之防”的心理强势已悄然消
失。对西方文化的“全盘肯
定论”者强烈地冲击着盲目
自高自大的“全盘否定论”者
,当然,理性的、客观的“
拿来主义”者也在滋生,但“
拿来主义”的文化自觉者是
少数。作品中,既有“全盘
肯定论”者身影,也有“全盘
否定论”者形象,更有以郭
济生为代表的“拿来主义”者
,这样的人物设计意在揭示
“五三惨案”发生的文化土壤
。作品通过泰兴楼饭庄遭到
勒索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帝国主
义
颜廷华,中学高级教师,历史学学士,马克思主义与政治教育研究生毕业。从事历史课、思想政治课教学三十余年。
自序:我为什么要创作《济南城下》
主要人物
引子 田中义一组阁
第一部 黑云压城
第一场 “中日提携,共同防共”
第二场 佐佐木到一“帮忙”
第三场 巧拒公债
第四场 樱花树下的罪愆
第五场 慧子出徒
第六场 “张宗昌万税”
第七场 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八场 女扮男装的秘密
第九场 慧子的“中国心”
第十场 张宗昌的抉择
第十一场 吕雅仙的生日打算
第十二场 孙传芳的盘算
第十三场 “八国联军”引风波
第十四场 分工的学问
第十五场 菜单的奥妙
第十六场 徐州誓师
第十七场 出兵山东!马上!
第二部 泉城不设防
第一场 斋藤的毒计
第二场 李延年的济南
第三场 接应北伐军
第四场 李延年团人城
第五场 崮山闻捷
第六场 方振武的喜与忧
第七场 饭庄新客
第八场 何思源的济南
第九场 蒋介石人济南
第十场 慧子报信
第十一场 喝口漱玉泉的水吧
第十二场 “清泉石上流”
第十三场 清河捕鱼
第十四场 福田彦助抵济
第十五场 明泉之死
第十六场 福田的诡计
第十七场 蒋介石赋诗
第十八场 西田拜访放烟幕
第十九场 不宣而战
第三部 血沃泉城
第一场 何思源遇险
第二场 糊涂的应对
第三场 孤独的交涉署
第四场 逞凶外交部
第五场 违令抗击日寇
第六场 日寇的缓兵计
第七场 日寇一闯交涉署
第八场 何思源脱险
第九场 交涉署暴行
第十场 匪巢斗智
第十一场 轰炸珍珠泉
第十二场 党家庄会议
第十三场 面授机宜
第十四场 铁公祠动员
第十五场 最后通牒
第十六场 激战圩子城
第十七场 党家庄阻击战
第十八场 老城攻守战
第十九场 东门突围
第二十场 闵子祠阻击
第二十一场 泉城喋血
第二十二场 慧子之死
尾声 李延年受降
跋:被戏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