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高等学校动画与新媒体艺术系列教材:电子书刊设计
定 价:36 元
- 作者:柴文娟 著
- 出版时间:2010/1/1
- ISBN:9787307070028
- 出 版 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G237.6
- 页码:144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电子书刊作为纸质图书的重要补充形式,是出版载体在信息技术发展下的拓展和延伸。但传统书籍设计制作方式不能完全移植到电子书刊上,基于互联网的电子书刊设计与之相比出现了新的特点、形成了新的设计语言。《电子书刊设计》试图从媒介理论和设计思维的角度来考察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对书籍艺术的影响,以多媒体设计、网页设计与书籍艺术设计为立足点,来寻求电子书刊的艺术设计原理、美学原理,同时顾及电子出版行业的未来发展。
《电子书刊设计》是“21世纪高等学校动画与新媒体艺术系列教材”之一,可作为高等院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其他人员参考。
动画,因为它的“假定性”特质,以及在故事编撰、表现材料、想象塑造和声音设计上给作者以极大的维度,因此,它可以自由地表现人们无限的梦想。在许多人的成长记忆中都有几部可以津津乐道的动画片或几个有着很深印记的卡通形象,而儿童更是对动画片有着天生的痴迷。其绚丽的色彩、夸张的造型以及匪夷所思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充满好奇的眼睛。动画的神奇魔力不言而喻。而相对于动画的学习者而言,则完全不同于观赏者的角度。它需要全面、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做支撑。可以说,动画是所有艺术门类中,艺术与科学最密不可分的一门综合、多元的艺术,也是最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的创作状态。这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动画人的基本素质。
在当下媒体形态和传播方式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我们集中了全国主要的综合性院校及专业艺术设计院校中动画及相关学科的骨干教师,编著了这套近三十册的动画教学丛书,基本涵盖了动画及其外延专业的主干课程,内容涉及前期创意至中后期制作的各个环节,对学习动画所应掌握的知识结构作了较为明晰的梳理和归纳,同时也反映出国内各院校对动画艺术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对于动画创作而言,时间永远是最重要的,还等什么,我们一齐动手吧!
序
第一章 电子书刊设计理论概述
1.1 书籍艺术溯源
1.2 新理念的诞生——电子书籍艺术
第二章 电子书刊艺术设计原理
2.1 电子书刊脚本设计
2.2 电子书刊封面设计
2.3 电子书刊界面版式设计
2.4 电子书刊色彩设计
2.5 电子书刊视频设计
2.6 电子书刊动画设计
2.7 电子书刊音频设计
第三章 电子书刊设计的形式美学原理
3.1 秩序与变化
3.2 对称与均衡
3.3 节奏与韵律
3.4 对比与统
3.5 比例与尺度
3.6 具象与抽象
第四章 电子书刊设计制作软件基础
4.1 电子书刊设计制作常用计算机软件概述
4.2 电子杂志设计制作常用计算机软件概述
4.3 多媒体光盘电子出版物软件概述
4.4 电子杂志设计软件Z1nemaker的基本操作
第五章 电子出版行业透析
5.1 电子出版行业概况
5.2 电子书籍设计的未来趋势
参考文献
后记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利用木片在湿泥版上刻画的所谓“楔形”文字,出现在大约公元前3000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汉谟拉比法典”(参见图1-1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文的法律条文,石碑上刻满了楔形文字,全文280条,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制度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法典的上部是巴比伦人的太阳神沙玛什向汉谟拉比国王授予法典的浮雕:太阳神形体高大,胡须被编成整齐的须辫,头戴螺旋形宝冠,右肩袒露,身披长袍,正襟危坐,正在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力的魔标和魔环;汉谟拉比则头戴传统的王冠,神情肃穆,举手宣誓。这种把国家典律和艺术结合起来的形式,后来成为古代纪功碑的一种范例。
古埃及是文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埃及人至今仍然以本身发展起来的以图形为中心的象形文字为核心从事记录书写,称为埃及“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的原意是“神的文字”。这种被称为埃及文书的文字记录,利用横式布局或者纵式布局,文字本身是象形的,因此插图与文字交相辉映,十分精美。由于在后来的发展中,象形文字对某些抽象的意义显得无能为力,从而一部分就变成了字母。在所有古埃及的文书中,最具平面设计价值的应该是纸草文书,特别是给去世的人书写的“死亡书”,这些书大部分有精美的插图,插图与文字混合,文字纵排,具有高度的装饰性(参见图1-14)。
字母体系最早见于希腊地区的米诺亚文明。大约公元前1700年,象形文字被希腊语言拼音的抽象符号取代。希腊文字和手抄本的高度发展是在公元前500年左右,那是雅典的黄金时代,文学、艺术兴盛,文字更加规范,字体也更加均匀和平衡(参见图1-15)。希腊以后的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是古罗马文化的集大成者,罗马取代希腊成为古典时期的文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