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阿米尔·莱文与蕾切尔·赫尔勒阐释了他们对于成人依恋关系的理解和亲密关系行为分析,这也是迄今前沿的亲密关系科学成果。他们将依恋倾向分为三类:焦虑型:他们常常沉迷于亲密关系不可自拔,常常怀疑自己的伴侣是否能回馈与自己同样的爱。回避型:他们将亲密等同于失去独立性,因此常常试着削弱亲密感。安全型:他们喜欢亲密,往往温暖而有爱。通过了解自己和伴侣的依恋倾向,能够帮助我们发现真爱,并且将亲密关系经营有方。莱文与赫尔勒在书中详细指导了人们应该如何确认自己和伴侣的的依恋风格,如何更好地经营亲密关系,从而收获更多的幸福。
阿米尔·莱文(Amir Levine)博士是一位精神病学家和脑科学家。他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师从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得主埃里克·坎德尔,主要研究神经科学方面的课题。他在求学期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获得了相当多的大奖,包括美国精神分析奖学金。这给了他一个难得的机会与一位享誉世界的精神分析师——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理事长雅各伯·阿洛合作。他在学术领域和临床治疗领域都颇有建树,这让他的思想、观点更加全面、敏锐。特别是他在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对于其依恋理论的构建以及临床治疗的成功率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导论关于成人依恋前沿科学的介绍
1 解密亲密关系行为
爱,足够□?<□r /> 从□□治疗护理中心,到恋爱的实用科学
安全、焦虑以及回避
全新视角的解读
进化的纽带:基因决定依恋风格
数字时代的防御行为
由理论到实践:基于依恋的特殊干预
将见解付诸实践
一往无前
2 依赖并非是件坏事
我们携手走来,却不尽了解彼此
依恋需要:绝非只是针对孩子
遭误解的相互依赖
生物学研究的真相
所谓“依恋悖论”
陌生情景测试
成人的“安全基地”
寻觅值得依靠的人
好好利用这本书
□□部分 亲密关系百宝箱:解密依恋风格
3 □□步:确定自己的依恋风格
了解自己的依恋风格
若你对依恋风格还模棱两可
4 第二步:揭秘另一半的依恋风格
使用问卷确定伴侣的依恋风格
解读依恋风格的“黄金法则”
个案讨论
第二部分 日常生活中的三种依恋风格
5 与危险的第六感共舞:焦虑型依恋风格
一谈恋爱就遇到麻烦
过度敏感的依恋机制
依恋机制的工作原理
在舒适地带中共生
致焦虑型人群:建立良好关系的秘诀
依恋风格的万有引力定律
过山车般的情绪起伏
在恋爱中,为何总是会遇到回避型的人?
和安全型的人交往,又有什么不同呢?
在恋爱中随波逐流的后果
焦虑型依恋风格的恋爱实训
讲在□后
6 恋情尽在你掌握:回避型依恋风格
孤单的旅人
拒人于千里之外
貌合神离:一场两败俱伤的妥协
去激活策略
固化的思维令人陷入被动
学着解读伴侣的信号
“幽灵般”的前任和“理想型”的魔力
回避型人群如何改□自己?
7 享受亲密关系:安全型依恋风格
安全缓冲效应
安全型人群的魔力
当危险□得不易察觉
这种魔力从何而来?
深知自己值得被爱
安全型人群的感情真的无懈可击?
如何在安全感流逝时悬崖勒马?
给所有安全型人群的□后忠告
第三部分 依恋风格间的冲突
8 焦虑一回避型陷阱
由洗衣机引发的冲突
浪漫旅行中的酒店风波
他竟然还没把前女友拉黑?
为何亲密需求如此众口难调?
9 焦虑一回避型伴侣如何逃离陷阱?
寻找自己的安全型角色模式
重构你的“工作模式”
每天一条甜蜜短信就那么难□?<□r /> 距离产生美
尽可能使安全感日渐稳固
如何面对安全感建立的失败?
下决心改□心态
10 当焦虑一回避型伴侣的冲突成为常态
反面教材
焦虑一回避型伴侣间的性爱
测一测你是否□成了“亲密敌人”
进入安全型人群的亲密圈,你将成为珍宝
承认问题的存在
反弹效应
直击“犯罪现场”
逃离恶魔岛
去激活策略也有好处
第四部分 安全亲密关系的修炼法则
11 有效沟通:让信息流动起来
善用有效沟通,找寻合适伴侣
有效沟通的必要性
判断对方的回应
为何非安全型人群很难采取有效沟通?
若你是焦虑型
若你是回避型
善用有效沟通,确认自己在关系中的需求
运用有效沟通的时机
关于有效沟通: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有效沟通的五个法则
有效沟通的两个阶段
1□ 问题解决:解决冲突的五条安全型法则
争吵令我们更幸福?
解决冲突的安全型法则
为什么非安全型人群更不容易道歉?
如何利用安全型法则?
冲突策略的场景探讨
尾声
参考文献
1 解密亲密关系行为
跟这个家伙才约会了两个月,我已经令自己陷入了一种悲哀的担忧中,我担心他觉得我不够诱人,甚至还因为他是否会给我打电话而万分困扰!我深深地知道,我会再一次将那些对自己不够完美的恐惧感,统统□成一种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同时也将会摧毁这一段关系!
我到底怎么了?其实我十分聪明、一表人才而且事业有成,这样看来生活似乎十分完满。我曾与一些无可挑剔的女孩约会过,然而过不了几个星期,就会不可避免地失去兴致,并且开始深深地感觉受到束缚。找一个可以和睦相处的人,对我来说本不该如此困难。
我和丈夫结婚多年,却已经陷入了全然的孤独。他绝非一个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是探讨我们之间关系的人,事情从此□得越来越糟。几乎每个工作日晚上,他都熬夜加班,而到了周末,他就要么跟朋友打高尔夫,要么盯着电视上的体育频道。反正没什么事情能让我们和谐共处,或许我一个人待着还更好些!
上述这些问题都有着很强的□□□,可以直击人生的□深处,而且迄今也没有什么万全的解释和解决方法。这些案例看上去都是因人而异的,每个案例都溯源于无限种可能的缘由。想要解密它们,就需要对所有涉及其中的人进行深入的了解。不论人们的过去经历、早先关系还是性格类型,都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在的情感问题有所关联。这是我们作为心理健康领域的临床从业者所一贯深信的共识。至少在我们新发现一种对这三个问题中描述的症结,乃至更多的问题都能提供直截了当的解释之前,我们都得如此。而这种新发现的来历,以及其带来的结果,也正是这本书的所述。爱,足够□?<□r /> 几年前,我们的密友塔玛拉(Tamara)开始了一段新的约会:
在朋友家里的一场鸡尾酒派对上,我头一次注意到了格雷格(Greg)。他真是太帅了,而我发现自己也吸引了他的眼球。几天以后,我们又和其他几个朋友一同外出就餐,我根本抗拒不了他看我的时候眼中流露出的那种兴奋目光。而□吸引我的,莫过于他的言辞,以及他所传达出的那种想与我患难与共的暗示性许诺。那是一种关于告别孤单的许诺。他说的话诸如:“塔玛拉,你不必独自在家里,你可以到我的住处来。”“只要你想,你随时随地都能打电话给我。”这些论调中,都带着一种安慰:这种安慰感,关乎你从此归属于某人,关乎你不必独自面对世界。但凡我再听得仔细一点,我便可以轻而易举地辨出一些跟这份许诺不相协调的信息,这种信息非常明确地显示出格雷格害怕过于亲密,也讨厌承诺。他多次提到,自己从不曾拥有稳定的恋情——他总是因为种种原因而厌倦自己的女朋友,并且感觉想要逃离。
虽然我是有能力辨别出这些问题下的暗流涌动,但那个时候,我又的确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估量其中的暗示意味。□□可以让我作为参照的,只有那种伴随我们大多数人成长起来的共识:爱可以战胜一切。于是,我就让爱征服了自己。对我来说,再没有什么事情比和他在一起更重要了。而与此同时,还有其他信息也同样预示着他在承诺方面的无能。我却对它们完全置之不理,不知哪来的自信,坚信事情到了我这里就会□得不一样。当然,事实证明我大错特错了。随着我们关系越亲密,他的信息□得愈加飘忽不定,一切都开始分崩离析;他开始跟我说,自己太忙了不能见我,当然或许每晚都不能。有时候他会声称自己整个工作周都忙疯了,向我征询是否可以只在周末见面。我虽然会默许,但内心总有一种异样的沮丧感,可是到底是哪里不对呢?
从那以后,我常常陷入焦虑。我总是对他的行踪全情投入,还□得极度神经过敏,特别是对那些可能预示着他想分手的事情。但是每当格雷格的行为,向我显示出充分的证据表达他的不满,他会带着恰到好处的柔情把我推开,接着又对我表示歉意,让我打消跟他分开的念头。
没过多久,我情绪的跌宕起伏就开始产生负效应,致使我再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即使自己有着不错的决断力,但还是避免跟朋友们约定计划,以免他突然约我。我已经全然对那些重要的事物丧失了兴趣。不久之后,我们的关系终于不堪重负,所有的一切很快就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