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趋势的今天,无形资产成为全球资本扩张的“利器”’与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载体与核心要素。简言之,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地区之间的竞争,乃至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拥有无形资产数量的多寡与质量优劣之间的竞争。为此,《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索》以教育部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企业知识资产价值贡献测度研究”的部分成果为基础,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无形资产的边界限定,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无形资产的关系,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机理,企业知识资产的价值贡献测度,我国上市公司确认合并商誉的经济后果,无形资产的减值问题以及无形资产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等。上述研究成果,除对已有成果进行梳理与总结外,力图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贡献予以量化,并为未来无形资产会计的研究指明方向。
《无形资产会计问题探索》得到教育部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企业知识资产价值贡献测试研究”项目资金的资助。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金融危机如挥之不去的梦魇,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局部或地区性的金融危机频繁发生。1992-1993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其影响力和破坏力均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危机,致使世界经济的“领头羊”也未能幸免。
在我国,受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仅2008年上半年就有6.7 万家企业倒闭。而因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贸易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进一步引致了我国出口放缓、内需乏力、投资不足、就业形势严峻、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为此,我国实施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一年多的政策实践显示,我国已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战胜国际金融危机的法宝主要是“投资”,而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的生存状况并未根本改观,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缺乏,仍然是困扰我国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长不大、活不长”仍然是我国企业生存的常态。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决定着企业的寿命?又是哪些病毒侵蚀着企业的肌体?多年来,政界、商界和学界的有识之士一直都试图回答这一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导论:全球经济发展推动无形资产理论创新
一、全球经济发展推动无形资产的理论创新:从有形资产的价值转移到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
二、无形资产基础理论研究:从引进、介绍西方的已有成果到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无形资产理论体系
三、商誉:从无形资产的代名词到独立于无形资产之外
四、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从零星的规定到专门会计准则
五、无形资产与智力资本关系研究:智力资本有取代无形资产的趋势
六、无形资产会计的新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
七、无形资产会计仍然值得思考的十大问题
八、结语
问题一:无形资产的边界限定研究
一、引言:无形资产是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二、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
三、经济学、法学与会计学对无形资产的认识
四、我国无形资产会计的发展过程
五、无形资产:在世界市场范围内配置资源和进行价值创造
六、无形资产的内涵研究
七、无形资产的特性分析
八、无形资产的存在形式限定与分类
九、无形资产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研究
十、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现状描述
十一、基本结论
问题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与无形资产
一、引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二、研究意义、思路及方法
三、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四、R&D: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
五、国家创新体系与自主知识产权
六、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与无形资产
七、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问题三: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研究——基于全球金融危机的视角
一、引言:无形资产的功能是价值创造
二、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
三、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机理研究
四、无形资产与企业股价关系的实证研究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问题四:智力资本对企业的价值贡献测度研究
一、引言:智力资本——企业最稀缺的资源
二、企业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与相关术语辨析
三、企业智力资本价值螺旋理论的分析
四、企业价值创造系统:初步分析框架
五、现有企业智力资本价值测度方法评述
六、基于二元语义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智力资本价值测度
七、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问题五:确认合并商誉的经济后果研究
一、引言:合并商誉是否为超额收益的价值体现
二、商誉的本质
三、商誉的性质
四、商誉的分类
五、合并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方法
六、我国上市公司确认合并商誉的整体现状描述
七、合并商誉确认的经济后果分析
八、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问题六:无形资产减值问题研究——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
一、引言:资产减值不能成为企业利润的“蓄水池”
二、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
三、资产减值的理论基础
四、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
五、盈余管理的基础理论分析
六、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分析
七、无形资产减值准则变迁影响上市公司减值行为的实证分析
八、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
九、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问题七:无形资产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我国IT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一、引言:无形资产创造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理论研究
五、IT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概念
六、IT行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七、IT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八、IT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专利数量的实证研究
九、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另一方面,创新型社会建设又离不开无形资产理论的进步和完善,也只有解决好无形资产的会计理论问题,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报告才更为可靠,从而为创新型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三)企业价值创造方式的转变推动了无形资产发展
一直以来,传统经济学认为,企业是消耗有形资产的组织,企业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消耗有形资产。但事实上,有形资产在生产消耗的过程中仅仅只是实现了价值转移,即只是为企业创造价值提供条件,而并不真正创造价值。在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与有形资产相对应的无形资产才是创造企业价值的源泉。薛云奎、王志台(2001)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的方法考察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作用,他们指出,上市公司披露的无形资产与股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邵红霞、方军雄(2006)研究了不同的无形资产对企业会计盈余质量和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对高新技术行业的公司来说,技术性无形资产、商标权和其他无形资产和市场价值有显著相关性。张丹(2008)以49家A股上市公司2001年到2005年的年报为样本,对智力资本进行研究后发现,企业越来越愿意披露智力资本及其价值贡献,智力资本的披露对企业的市价影响显著。众多研究表明,无形资产是企业重要的资产,对其价值增值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无形资产基础理论研究:从引进、介绍西方的已有成果到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无形资产理论体系
我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接触无形资产这一全新的领域,当时,主要介绍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人们对无形资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逐步掀起了研究无形资产的热潮,并以无形资产理论与实务研讨会的形式总结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