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主义》作为包豪斯丛书第13册,问世于1928年。作者阿尔贝·格莱兹是20世纪初法国立体主义的开创者之一,同时也是其重要的理论建构者。全书分为三部分,其一,以当事人的视角回顾立体主义的发生史,论证其反叛文艺复兴透视传统的创作实践和观念基准;其二,通过诸多艺术家的画作直观呈现立体主义的内在演变;其三,针对当时的形式危机,阐明立体主义构型活动的应有之义。
立体主义曾经在现代艺术的历史中发挥过源起性的作用,然而长久以来杰出画作和少数大师的名望,在客观上遮蔽了曾激发这场运动的复杂观念和社会视野。本书作者阿尔贝·格莱兹曾于1912年和另一位画家梅青格尔共同撰写了立体主义份长篇宣言DuCubisme。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正值立体主义的影响已经遍及欧洲诸先锋运动之时,格莱兹针对日益固化的偏狭理解,以数篇文章做出理论回应,重建愿景,遂成此书。中译本在初版基础上,增补作者与梅青格尔合撰的长篇宣言,以丰富文本的历史语境,揭示其中立体主义理念的动态变化。
1. 原包豪斯丛书第13册;
2. 展现了立体主义的历史与观念;
3. 图文并茂,收录图片47幅;
4. 为呈现格莱兹文章隐含的历史语境,中译本除格莱兹原注、德文初版注释和中译者注释外,也从不同版本的英译注中选择若干译出。此外还收录了份立体主义宣言。
包豪斯[Bauhaus]在二十世纪那个沸腾的二十年代扮演了颇具神话色彩的角色。它从未宣称过要传承某段历史,而是以初步课程代之。它被认为是反历史主义的历史性,回到了发动异见的根本。但是相对于当下的我们,它已经成为历史:几乎所有设计与艺术的专业人员都知道,包豪斯这一理念原型是现代主义历史上无法回避的经典。它经典到,即使人们不知道它为何成为经典,也能复读出诸多关于它的论述;它经典到,即使人们不知道它的历史,也会将这一颠倒房屋建造[haus-bau]而杜撰出来的包豪斯视作历史。包豪斯甚至是过于经典到,即使人们不知道这些论述,不知道它命名的由来,它的理念与原则也已经在设计与艺术的课程中得到了广泛实践。而对于公众,包豪斯或许就是一种风格,一个标签而已。毋庸讳言的是,在当前中国工厂中代加工和山寨的那些包豪斯家具,与那些被冠以其他名号的家具一样,更关注的只是品牌的创建及如何从市场中脱颖而出……尽管历史上的那个包豪斯之名,曾经与一种超越特定风格的普遍法则紧密相连。
历史上的包豪斯,作为一所由美术学院和工艺美术学校组成的教育机构,被人们看作设计史、艺术史的某种开端。但如果仍然把包豪斯当作设计史的对象去研究,从某种意义而言,这只能是一种同义反复。为何阐释它?如何阐释它,并将它重新运用到社会生产中去?我们可以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意义推至极限:一切被我们在当下称作历史的,都只是为了成为其自身情境中的实践,由此,它必然已经是当代的实践。或阐释或运用,这一系列的进程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历史积累,而是对其特定的历史条件的消除。
历史档案需要重新被历史化。只有把我们当下的社会条件写入包豪斯的历史情境中,不再将它作为凝固的档案与经典,这一写入才可能在我们与当时的实践者之间展开政治性的对话。它是对历史本身之所以存在的真正条件的一种评论。包豪斯不仅是时间轴上的节点,而且已经融入我们当下的情境,构成了当代条件下的包豪斯情境。然而包豪斯情境并非仅仅是一个既定的事实,当我们与包豪斯的档案在当下这一时间节点上再次遭遇时,历史化将以一种颠倒的方式发生:历史的包豪斯构成了我们的条件,而我们的当下则成为包豪斯未曾经历过的情境。这意味着只有将当代与历史之间的条件转化,放置在当代包豪斯的视野中,才能更加切中要害地解读那些曾经的文本。历史上的包豪斯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目标,已经从机器生产、新人构成、批量制造转变为网络通信、生物技术与金融资本灵活积累的全球地理重构新模式。它所处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帝国主义竞争,已经演化为由此而来向美国转移的中心与边缘的关系国际主义名义下的新帝国主义,或者说是由跨越国家边界的空间、经济、军事等机构联合的新帝国。
当代,是超脱历史地去承认历史,在构筑经典的同时,瓦解这一历史之后的经典话语,包豪斯不再仅仅是设计史、艺术史中的历史。通过对其档案的重新历史化,我们希望将包豪斯为它所处的那一现代时期的不可能所提供的可能性条件,转化为重新派发给当前的一部社会的、运动的、革命的历史:设计如何成为政治性的政治?首要的是必须去动摇那些已经被教科书写过的大写的历史。包豪斯的生成物以其直接的、间接的驱动力及传播上的效应,突破了存在着势差的国际语境。如果想要让包豪斯成为输出给思想史的一个复数的案例,那么我们对它的研究将是一种具体的、特定的、预见性的设置,而不是一种普遍方法的抽象而系统的事业,因为并不存在那样一种幻象终会有某个更为彻底的阐释版本存在。地理与政治的不均衡发展,构成了当代世界体系之中的辩证法,而包豪斯的当代辩证或许正记录在我们眼前的丛书之中。
阿尔贝·格莱兹[Albert Gleizes, 18811952]
法国画家,艺术理论家,立体主义团体和黄金分割派的创始人之一,曾发起多个先锋艺术组织,1906年与同仁在克雷泰尔修道院创建艺术家公社,成员包括诗人、作家、音乐家,以及几位后来成为立体主义成员的画家,1912年和梅青格尔合撰的Du?Cubisme成为立体主义份长篇宣言,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撰写大量理论文章,其观念在当时德国现代艺术家群体中引发了强烈共鸣。
I. 立体主义的历史
图版
II. 立体主义:走向构型意识,论普遍化
附录:立体主义(1912)
图版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