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
序
◎秦艳华
茅盾文学奖(以下简称茅奖)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学奖项,它的设立和评选推动了我国文学的繁荣发展,获奖作品展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长篇小说创作的辉煌成就,这是不言而喻的。不仅如此,茅奖还成为一个引发人们高度关注的学术研究的热点话题,为深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学术富矿。从学术研究的层面而言,我们不能只把茅奖作为一个单纯的文学奖项来对待,它应该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术考察对象,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研究的综合性学术工程:譬如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张扬,之于文学发展时代性特征的研究;对文学制度深层驱动机制的探寻,之于文学意识形态的研究;对作家生存体验与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考察,之于当代文学品格生成的研究;对评奖公信力的关注,之于文学生态的研究;等等,均属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而我于此还要指出的是,对茅奖获奖作品的传播之于当代文学发展的研究,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学的生产方式和接受方式。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化,出现了许多优秀成果,它们与其他方面的研究一起,使茅奖研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显学,在当代文学研究中格外引人注目。
郝丹博士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传播》,如题所示,就是一本研究茅奖获奖作品传播的学术专著。本书虽然同样是以文学传播的视角观照茅奖获奖作品,但又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据我所知,郝丹在硕士阶段专攻文学,特别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的诸多文学现象有着自己独到的学术思考。后来她又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传播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对传播学进行了系统、精深的钻研。长期攻读、研究文学的学术实践,又加上专攻传播学的研究心得,使得她在文学传播这一研究领域获得了充分的学术自信。她以对文学和传播研究的双重体验,以跨学科研究得更为宽阔的学术视野,对茅奖获奖作品的传播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别具只眼地发掘出茅奖获奖作品的生成机理,剖析了茅奖获奖作品的传播学意义。她在本书的绪论中直言:茅奖获奖作品的传播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以及中国人文学品位的塑造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本研究之所以选择将茅奖获奖作品的传播作为议题,就是因为茅奖本身所承载的丰富意义已经对获奖作品的传播构成了巨大的挑战,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由于公众对茅奖的定位和认知存在一定的偏见,获奖作品的整体性传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达到与茅奖期待值相匹配的程度,所以茅奖本身的价值没有得到有效的、理想的释放。这是一种学术责任感,这种责任感给作者以自我激励,而其具有的启示意义,也一定能为关注此项议题的研究者所深刻感知。
本书作者认为,茅奖获奖作品奖前传播的重要性远高于奖后传播。一般认为,一部作品只有获得了茅奖,才会生成传播的意义。但本书作者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她认为,如果没有奖前传播打下的坚实基础,奖后传播的效能就会大打折扣。文学编辑是一部文学作品实现传播的环节,对于茅奖获奖作品来说,奖前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文学编辑的审美眼光和编辑、出版的功能实现。在现代社会,很难想象一部作品未经出版,其文学传播的意义会为社会普遍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编辑对文学作品传播意义的实现,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的。文学编辑的一大职能在于挑选,一方面对作品可能存在的阅读需求做出前瞻性判断,另一方面也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的价值做出自我的事实性判断,这些判断是由既是个体(编辑)又是群体(出版社)的道德体系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只有在编辑的审美判断与作品的文学价值达成高度重合的前提下,文学传播才能生成意义。文学编辑在对那些有着茅奖获奖实力的作品的审视中,也许有遗珠之憾,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文学编辑、文学出版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这里我要说的是,文学具有文化的、商品的双重属性,离开任何一个属性来谈文学,是不可能诠释文学的全部意义的,这当然也包括文学传播。
在本书中,作者发挥自身熟稔传播学理论的优势,引入了把关人门区象征资本等传播学概念。我觉得考察茅奖获奖作品的传播,传播学理论是必然要涉及的。如果说,作者认同传播学奠基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提出的,信息在群体当中传播时会途经一些设有关卡的渠道,这个关卡就是门区,在门区中执行把关任务的人就是守门人/把关人,只有那些符合门区标准或者说符合守门人的价值评判标准的信息才能够顺利地通过,而由此分别把文学编辑、文学批评、文学评奖当成、第二、第三门区,很好地诠释了茅奖获奖作品奖前传播的内在机理的话,那么,作者还引入象征资本这一传播学概念,对茅奖获奖作品的奖后传播做出了合理的解释。作者认为:文学奖项本身是一种象征资本,它是基于荣誉和声望的累积而形成的一种符号资本,由于这种资本通常与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等具有显性经济价值的资本类型相区分,所以它也被布迪厄称为被否认的资本 。象征资本附着于任何一样具有交换价值的人或物上,都会成为品牌,而图书就是具有交换价值的物,所以附着于获奖作品之上的茅盾文学奖就是一个品牌。品牌化既有利于推动获奖作品的奖后传播,也有助于促进象征资本的累积。作者花费大量篇幅对茅奖获奖作品的影视改编、翻译出版,以及纸质媒体、网络媒体以及基于互联网讨论而形成的大众舆论是如何进一步推动了这些作品的传播,都一一给出了有说服力的解释。
本书的出版,将会使我们对茅奖及其获奖作品传播的意义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在本书的结语中,作者表述了这样的认识:事实上,茅奖评选对各种因素的兼顾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的是它的包容性,这个包容性让茅奖获奖作品整体上拥有了另外一种价值,那就是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获奖作品更好地了解中国,即了解中国当代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创作中的艺术突破和文化坚守,了解中国社会所经历的复杂而漫长的发展过程,了解中国人内心深处渴望构筑的精神家园,这也是扩大获奖作品传播、提升茅奖传播影响力的题中之义。由此可见一位青年学者进行这项学术研究的良苦用心,也可以看作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深深期许。
后我要说的是,这本书揭示了一个真实存在的文学传播事实,从其对茅奖研究的贡献上看,不仅开辟了新的视角,而且拓宽和加深了对茅奖获奖作品传播的规律性认识,调动了人们进一步探究的学术欲望。也正因如此,我不仅期望作者在取得重要突破和收获的同时,继续努力,拓展出更大的学术空间,也期望更多的研究者能在文学传播这一领域贡献自己的学术才华,因为酒香也怕巷子深。
2020年2月10日
目录
<>
绪论
一、有意味的茅盾文学奖
二、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传播面临的挑战
章传播基础:把关人的前期抑制与疏导
节文学出版:文学编辑的职业性守门行为
一、新时期初社会主义艺术真实观的倡导
二、新潮小说包围下的现实主义坚守
三、市场经济环境下文学多样性需求的满足
第二节文学批评:意见领袖的评价与引导功能
一、立足时代,引导读者关注现实生活
二、立足人学,引导读者关注文学本质
三、立足想象,引导读者关注艺术创新
第三节文学评奖:茅盾文学奖的门区过滤标准
一、初探:思想性置于艺术性之前
二、调整:题材平衡与作家平衡
三、深化:兼顾艺术多元化和大众阅读市场
第二章传播重心:茅奖获奖作品的奖后传播
节扩大作品奖后传播的思想意义
一、以获奖作品的传播强化家国天下意识
二、以获奖作品的传播召唤人性美和人情美
第二节贴标签的出版与去标签的阅读
一、出版社对茅盾文学奖的品牌化打造
二、比文化品牌更有影响力的读者口碑
三、基于大数据的按需出版与精准营销
第三节图文博弈中的受众选择倾向
一、原著本位:充分的想象空间与庞大灵活的叙事
二、影视本位:声像艺术的浓缩性与直观刺激性
第四节传播媒介对茅盾文学奖的议程设置
一、传播媒介与茅盾文学奖的互动史
二、茅盾文学奖正面传播形象的建构
三、茅盾文学奖中性传播形象的建构
四、茅盾文学奖负面传播形象的建构
第三章传播典范:常销书的出版、营销与改编
节《平凡的世界》:出版-广播改编-影视改编-名人推荐
一、构筑普通人的英雄梦想
二、从退稿到畅销的命运转变
三、电视剧热播与领袖话语引导
第二节《白鹿原》:出版-修订-影视改编-文化品牌打造
一、家族史背后的民族秘史书写
二、改革开放与文化走出去中的出版
三、版本革命史与作品改编史的合力
第四章传播拓展:国际视野下的茅盾文学奖
节茅奖与龚古尔奖、布克奖之间的距离
一、龚古尔奖与布克奖缘何受宠
二、茅奖获奖作品与世界性文化认同的疏离与契合
第二节《暗算》与走向世界的麦家
一、麦家作品的世界性:特情、悬念
二、借力《解密》:麦家作品在海外的高规格出版营销
第三节中国当代文学如何深入海外市场
一、坚持官方推介的传统,以书展带动版权输出
二、创建国际型出版企业,构建互联网销售链条
三、推动图书选题本土化,适时打造限量版图书
四、培养国际出版经纪人,加强图书附属权开发
五、配套发行文化解读本,鼓励文学批评走出去
结语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附录1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2019年3月11日修订)
附录2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信息列表
附录3高校大学生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接受情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