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是一门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一国范围内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及其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和相应的公共政策、不同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和经济技术关联及相应的产业政策的综合性应用经济学科。《产业经济学》在学习、归纳和提炼国内外现有产业经济学教材和其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构筑了包括导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关联、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理论演变、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度量、市场行为产业政策在内的内容体系此外,每章还提供紧扣章节内容和产业经济现实问题的习题和案例,以利于学生对产业经济学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整合和总结。
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基于产业视角、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一国范围内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及其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和相应的公共政策、不同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和经济技术关联及相应的产业政策的综合性应用经济学科。西方产业经济思想起源于17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的产业结构理论,但主流的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正式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历经20世纪40至60年代第一次发展高峰期(即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占主导地匣时期),20世纪60至80年代第二次蓬勃发展期(即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占主导地位时期),1980年至今第三次深化发展期(即新产业组织理论占主导地位时期)。在中国,产业经济学思想源远流长,但产业经济学在中国作为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始于改革开放之后。与国际产业经济学主流接轨的中国产业经济学研究,至今不过十多年时间。其间经历了部门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以产业结构理论为主的产业经济学——以产业组织理论为主的产业经济学三个不同的演化阶段时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7年正式将“产业经济学”明确为“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目录下的二级学科。
中国本土化的产业经济学目前仍是一门正在成长中的新兴经济学科。理论界在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设计、基本理论阐述及分析方法等方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种纷繁景象是一个新兴学科发展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也昭示着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具有巨大理论创新空间、广泛社会实践需求的经济学科。
第1章 导论
1.1 产业经济学中的研究对象:“产业”范畴分析
1.1.1 产业形成的客观基础
1.1.2 产业的内涵
1.2 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学科体系
1.2.1 国外学者关于产业经济学基本内容和学科体系的观点
1.2.2 中国学者关于产业经济学基本内容和学科体系的代表性观点
1.2.3 本书关于产业经济学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的观点
1.3 产业经济学理论及学科发展概况
1.3.1 西方产业经济学理论及学科演进概况
1.3.2 中国产业经济学理论及学科演进概况
第2章 产业结构理论
2.1 产业分类
2.1.1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
2.1.2 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2.1.3 三次产业分类法
2.1.4 标准产业分类法
2.1.5 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
2.1.6 产业地位分类法
2.2 产业结构概述
2.2.1 产业结构的概念
2.2.2 产业结构的类型
2.3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2.3.1 马克思和列宁的两大部类增长规律
2.3.2 配第一克拉克定理
2.3.3 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2.3.4 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
2.3.5 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趋势
2.4 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2.4.1 供给因素
2.4.2 需求因素
2.4.3 国际因素
2.4.4 政策因素
第3章 产业关联
3.1 产业关联概述
3.1.1 产业关联的含义
3.1.2 产业关联方式
3.2 投人产出分析法
3.2.1 投入产出法的历史演进
3.2.2 投入产出表概述
3.2.3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
3.2.4 实物型投入产出表
3.2.5 投入产出模型
3.3 投入产出法的应用
3.3.1 投入产出法在产业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3.3.2 投入产出法在综合平衡和经济规划中的应用
第4章 产业结构优化和主导产业的选择
4.1 产业结构优化概述
4.1.1 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
4.1.2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
4.1.3 产业结构优化的推动力量
4.2 产业结构合理化
4.2.1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
4.2.2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判断基准
4.3 产业结构高度化
4.3.1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含义
4.3.2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根本动因
4.3.3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衡量方法
4.4 主导产业理论及主导产业的选择
4.4.1 主导产业理论综述
4.4.2 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第5章 产业组织理论演变
5.1 前产业组织理论
5.1.1 古希腊至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的产业组织思想
5.1.2 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的产业组织思想
5.2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5.2.1 产品价格的变动
5.2.2 产品性质和销售开支的变动
5.3 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5.3.1 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5.3.2 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策主张
5.3.3 哈佛学派的政策实践
5.3.4 对哈佛学派的评价
5.4 芝加哥学派的理论体系
5.4.1 经济自由主义思想
5.4.2 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一绩效主义观点
5.4.3 政府管制俘虏理论
5.4.4 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政策主张
5.4.5 芝加哥学派的政策实践
5.4.6 对芝加哥学派的评价及比较
5.5 新产业组织理论
5.5.1 新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思想
5.5.2 新产业组织理论政策主张
5.5.3 当前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特点
第6章 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度量
6.1 市场结构的度量
6.1.1 集中度指数
6.1.2 HHI指数
6.2 度量市场集中度的程序
6.2.1 界定市场范围
6.2.2 确定具体的变量
6.2.3 确定具体方法
6.3 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
6.3.1 规模经济
6.3.2 市场容量变化
6.3.3 金融市场
6.3.4 合并
6.3.5 产业生命周期
6.3.6 网络行业及范畴经济
6.3.7 公共政策
6.4 市场绩效
6.4.1 资源配置效率
6.4.2 创新
6.4.3 公平
第7章 市场行为
7.1 市场行为的定义和内容
7.1.1 影响市场行为的因素
7.1.2 市场行为的定义和主要内容
7.2 寡头垄断:理论与现实模型
7.2.1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7.2.2 非合作的寡头垄断行为——以博弈理论为基础的二大模型
……
第8章 产业政策
为了维护国有企业的利益,国家自然就会在这些部门排除竞争。此外,当时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不允许企业间开展竞争,这些国家自然也没有制定反垄断法的必要性。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政策总的导向是民营化、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和反垄断,各国反垄断立法的步伐大大加快了。这一方面表现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制定或者强化了它们的反垄断法,另一方面表现在前苏联和东欧集团的国家也都积极进行这方面的立法。到1991年,中欧和东欧地区的绝大多数国家包括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克罗地亚、爱沙尼亚、哈萨克斯坦、立陶宛、波兰、俄罗斯、匈牙利等都颁布了反垄断法。近几年来,随着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积极地申请加人欧盟,它们又都根据欧共体竞争法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反垄断法。据统计,世界上目前颁布了反垄断法的国家大约有84个。发展中国家以及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现在之所以积极制定和颁布反垄断法,主要的原因是国有垄断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不能令人满意。因此,除了一些特殊的行业,这些国家都已经开始在原先国家垄断经营’的部门注入了私人经济,甚至在电信、电力、煤气等传统上被视为自然垄断的行业引入了竞争机制。现在,世界各国都已经普遍地认识到,垄断不仅会损害企业的效率,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且还会遏制了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竞争精神,而这种竞争精神才是一个国家经济和技术发展的真正动力。我国也于2008年8月1日开始实施《反垄断法》。2010年5月13日我国政府发布《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这将导致中国原有的一些垄断行业加速市场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