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的房间前言
《雅各的房间》发表于一九二二年。同年,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问世,这是欧洲文学史上的两件大事。此前,弗吉尼亚·吴尔夫发表了《远航》和《夜与日》两部在风格上较接近于传统现实主义的小说。《雅各的房间》通常被认为是她创作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是她尝试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一个开端,也是她后来著名的意识流小说《达洛维太太》《到灯塔去》和《海浪》的前奏。
翻开《雅各的房间》的书页,读者会期待什么?一个以雅各为中心的情节完整的故事,一段悲剧或喜剧;雅各的房间应该是一个重大事件的发生地,一个值得描写并能引起读者极大兴趣的地方;雅各则应该是一个拜伦式的男主人公,一个有着无数浪漫奇遇的漫游者。然而,弗吉尼亚·吴尔夫却是在故意逃避读者的这种期待视野,她像变魔术一样,把雅各的房间当成一个吸引观众视线的道具。当读者专注于此时,看到的只是:一张圆桌,两把矮椅,壁炉上的广口瓶,几支黄色的鸢尾花,几张照片和名片、烟斗、稿纸等毫无特色、平淡琐碎的东西。她对房间的描写只是寥寥数笔,但是却让读者隔着紧闭的房门听到雅各和弗洛琳达做爱时的轻微吱呀声和那种突然的骚动,并由这种声音和桌上佛兰德斯夫人的信联想到这位守寡的母亲会对儿子的放纵行为如何痛心疾首。可以说雅各的房间是一个巧妙的设置,它既空无一物,又无所不包。这种手法尽管不同于传统小说的直接描绘,精雕细琢,但所传达的信息和内涵却丰富得多。
小说中对于雅各这位男主人公的描写也很少。他的形象似乎有些单薄:幼年失去父亲,充满各种无法言传的奇妙体验;少年时代离别母亲,只身去剑桥读书;青年时代,不断追求知识和爱情,生活中充满浪漫传奇。如果吴尔夫按照传统手法去写,那么读者可能又会看到一篇类似《大卫·科波菲尔》的故事。令人感到困惑的是:作家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去涂满雅各生活的各个阶段,也没有给人一个关于雅各形象和其生活环境的典型描写。小说中的雅各自始至终是沉默而神秘的,我们只是从他的朋友迪克·格雷夫斯嘴里得知:雅各是他认识的了不起的人,他魅力非凡,对男性和女性同样有吸引力。他像幽灵一样在活动,但我们看不清他的面孔,他的肉体,后这位神秘的青年又像烟一样随风而去。
雅各是谁?有的读者和评论家根据作家的传记和身世推断:雅各是吴尔夫英年早逝的哥哥,剑桥学生索比。可这似乎有点按图索骥之嫌,比起吴尔夫的真正用意要狭隘得多。雅各身上可能有索比的影子,但他的面目是模糊难辨的,也是流动的,不确定的。他只是一个男性的代表,或者说是一个人的代表。如果说雅各和他的房间一起只是作者所设置的舞台道具,是一根作者故意设下的牵引读者视线的红线,而不是传统概念上的小说主人公,您是否会感到惊讶?
耐心读下去,读者就会觉得《雅各的房间》似乎是一个圈套。吴尔夫以雅各的房间为小说的名字,却只是呈现给读者一个几乎是空荡荡的房间,真正的故事场景在房间之外。本书的写作手法是吴尔夫对传统小说观念的有意颠覆。吴尔夫在书中几乎摒弃了所有的物质细节,而努力去捕捉人物的瞬间体验和感受。她想通过这部小说告诉读者: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但她并不告诉读者应该怎样读她的作品,在她的多部小说中反复咏叹的一句话是:人们必须根据种种暗示,不可仅仅听其言,也不能完全观其行。如此说来我们在此只是领略了她的众多暗示中的一个。
另外的一个暗示则存在于一种深邃含蓄的女性意识层面。在雅各的成长过程中,贯穿着形形色色、不同年龄层次的女性生活画面。首先是他的寡母贝蒂·佛兰德斯的精神和情感世界;接着在剑桥教授家里见到他的太太和女儿克拉拉·达兰特对雅各的暗恋和被压抑的情欲;雅各与弗洛琳达的交往;人体模特范妮的绝望;桑德拉·温特沃思·威廉斯超凡脱俗的魅力和在雅各身上激起的爱情。终,这根以雅各为轴心的线又回到了母亲佛兰德斯夫人那里,打结做束。
......
作者简介:
弗吉尼亚·吴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
英国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其作品摒弃传统的小说结构,运用意识流手法,注重心理描写,对现代文学影响深远。
译者简介:
蒲隆 ,原名李登科,甘肃定西人,1941年生,毕业于西北师大外语系,后在兰州大学英语系任教。多年从事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有译著三十余种。所译《洪堡的礼物》于1982年出版,是我国早译介的贝娄作品之一。其他重要译著还有《爱默生随笔全集》《培根随笔全集》《洪堡的礼物》、《汤姆叔叔的小屋》《吉姆老爷》《丛林奇事》《罗马大角斗场》《伊坦·弗洛美》《砖巷》《项狄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