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由武学泰斗王培生对吴式太极拳的全面解读,全书由浅入深地介绍了吴式太极拳的基本构成、动作要领和对太极拳多方面问题的解答;详细解释了习练三十七式拳架的动作要领,并阐述了太极拳原理和实用价值,其中介绍的神、意、气、劲等的运用,对于太极习练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著名武术家王培生精研太极拳70余年,精心创编的三十七式,完全保留了传统拳法的真旨,并在继承传统易经哲理之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之思维,使学者更易窥见堂奥,实为优秀功法。学者潜心揣摩、勤奋练习,不难得太极拳之真谛。
世人演练太极,而得太极真谛者,可谓凤毛麟角。向闻内家拳术精微所在,亦深自秘惜,掩关自理,学子皆不得见。不少有志上进之后学,临太极之门径,望洋兴叹。
本书的出版可谓为芸芸学子带来了福音。
本书对太极拳的健身和技击要领的阐述深入浅出、言之至微。在各家太极拳中,吴式太极拳架子小巧而又小中寓大,动作柔和,轻松自如,连绵不断,如清风拂柳,似流水行云。练太极拳时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此时,由于脑部血液循环的改善,脑神经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强,疲劳消除而头脑清醒、思维敏捷,故有人称太极拳是一项高质量的休息运动。太极拳的呼吸运动可促进肺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意念、动作虚实的变化可使经络通畅。吴式太极拳经过了几十年的实践检验,能有效预防和改善糖尿病、支气管炎、高血压、慢性肠胃病、心脏病、神经衰弱症等疾病。吴式太极拳还有防身效果。每个动作纯任自然,浑身松静,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所谓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纯熟之后,由双人推手而训练出全身极为敏锐的神经触觉,可窥探和侦听对方的虚实和重心变化,在对方出击之时,巧妙地借彼之力而破坏彼之平衡,对方稍微一动,我则知其意图,做出敏锐的反应,彼未动,己先动意在彼先后发先至。数年纯功,由听劲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渐及神明,至随心所欲;功至此时,四两拨千斤之绝技成矣。
王培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武术家。从12岁起修习武学,先后拜马贵、张玉莲为师,学习弹腿、形意、八卦。13岁入吴氏太极门,拜杨禹廷为师,并蒙王茂斋师祖钟爱而经常被指点太极内功及绝技,尽得太极之真谛。先生50多年如一日,勤练不辍,苦心孤诣,对拳理和功夫都有很深的造诣。1981年,先生与日本少林拳法联盟访华团交流技艺,令日本拳师非常钦佩,因而被日本《阿罗汉》杂志尊为中国十大武术家之一,扬誉海内外。先生著的《吴氏太极拳》(英文版)畅销欧美,流传很广;著《三才门乾坤戊己功功谱》一书,被誉为一代武学宗师。先生因功夫和理论研究方面的造诣,在国内外武术界享有很高的威望。我追随先生已30余年,深知先生德高望重,拥有高深的武学修养及和蔼可亲的品质。在中华武术走向世界的今天,先生在百忙之中不吝金玉,把太极拳的真谛奉献于世,对中华武术的昌盛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李和生
2002 年12 月
王培生(19192004),当代武学大家,吴式太极拳一代宗师,曾任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自幼习武,13岁即跟随太极拳名家杨禹廷习练吴式太极拳,并得到师祖王茂斋的精心指点。曾任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第二、第三届委员,1984年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成立,王培生任副会长,1989年担任会长。
他不仅武艺精湛,且善于探寻武学之道,著书立说,出版多部武术类著作,弘扬和传播武术精粹。主要作品有《健身祛病小功法》《王培生·吴式太极拳诠真》《实战八卦64散手掌》《王培生专辑:吴式太极枪》《健身祛病锦九段》《三才门乾坤戊己功功谱》等。
上篇 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
章 太极拳原理
太极拳的哲理
太极拳的实用价值
太极保健延年法
第二章 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动作图解
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动作名称
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动作图解
下篇 王培生论太极拳
第三章 论太极拳之体
浅谈王宗岳《太极拳论》
吴式太极拳修炼十三要
太极拳的拳、掌、钩
太极拳身法
太极拳腿法
吴式太极拳步法
太极拳基本八要
讲吴式太极拳三十七式
阴阳、八卦、五行功法
腰是管四肢的总机关
对太极拳若干问题的解释
太极访谈
太极拳与传统文化互补互通
浅释《授秘歌》
第四章 论太极拳之用
太极十三势秘密
太极拳基本八法
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释意
用意不用力,四两拨千斤
化、引、拿、发
太极拳运动怎样用意
论太极劲
百战百胜
和日本朋友交流太极拳
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