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通过对其家庭及人生经历的真实感人的描述,总结了自己在人生奋斗道路上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旨在和大家共同探讨处事的一般规则,以提高个人处事成功的概率,乃至提高在人生奋斗道路上实现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的概率。
如果谁想从该书中了解做事或人生奋斗的一般规则和如何提高成功做事的概率,那他的心里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目标,接着可从该书中了解与这一主题相关的具体内容,以及了解该书采用了哪些有效的方法去实现这一目标。这就是本书所特别强调的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内容和有效的方法。本书并不是一部文学作品,而是一本突出以提高做事成功概率为主题的纪实性史作。如果单纯关注于该书的文学色彩或可读性,那他是很难领悟到本书的精髓的。
本书共分八个部分,分别是家乡家庭篇、求学篇、创业篇、生活篇、学术交流篇、社会活动篇、成就篇和结语。
本书可作为青年学生和各行各业青年励志的参考读物,还可供对上述内容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和参考。
中国科学院院士闻邦椿教授在总结自己人生奋斗道路上的一些经验的基础上,于古稀之年亲笔撰写了描述其家庭和个人经历纪实的一部作品《奋斗人生》。
书中,闻院士对其家庭及人生经历进行了真实感人的描述,就其家乡家庭、求学、创业、生活、学术交流、社会活动、成就等内容与大家共同探讨了处事的一般规则,将他*珍贵的人生感悟用平实坦率的语言告诉大家:做什么事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内容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更需要战胜遇到的各种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毅力。
笔者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映现出他对国家、对事业、对家庭浓浓的爱和追求人生目标时坚韧不拨的精神,读来感人至深,实为青年学生和各行业青年的一本精彩的励志读物。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奋斗的历史,也是一部创造的历史。有奋斗才有发展,有创造才有前进。人类之所以创造了今日社会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是通过人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奋斗和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取得的。
在人生奋斗的过程中,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经受这样或那样的挫折,这是因为人们对客观事物还缺乏规律性的认识。人们通过不断实践,逐步了解和掌握了各种事物的内在规律,从而顺利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事情的发展常常有两种结果,有些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之后,不断地从斗争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进而去战胜所遇到的困难,取得终的胜利;也有些人因遇到困难和挫折,从此一蹶不振,从而丧失了奋斗的信心和勇气。
一般来说,人们在奋斗过程中总是希望多一点成功,少一点挫折和失败,尽力去提高做事成功的概率。本书就是作者通过对家庭和个人经历的描述,和大家共同讨论如何提高工作过程中做事成功概率的问题。作者认为,做任何事都应该弄清楚目的、内容和方法。就是说,一是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即要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二是要规划好可以通过哪些切实可行的任务,去实现所要达到的目标;三是要拟订好采用哪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去实现提出的目标和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为加深对三者关系的理解和提高做事的成功概率,作者特别地指出了处事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还写出了它们的关联方程式(见结语)。
提高处事成功的概率还必须充分发挥内因的积极作用,即处事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包括处事者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身体情况和精神状态,即通常所称的德、智、体和工作毅力,这是工作取得成功的基础。
除了内因之外,外部因素即是处事者的时空状态,包括时间、地点和条件,也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任何成功者都是十分积极地去创造有利的外因的。
本书有以下特点:
(1)重视实践性。书中素材完全来源于生活实际,书中介绍的经验教训是从实际事例中提炼出来的,因而具有可操作性。
(2)注意规律性。介绍完每一部分的内容后,都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这有利于读者借鉴与仿效。
(3)强调目的性。本书以提高处事以及提高人生奋斗成功概率为出发点进行讨论,目标十分明确,这有利于读者抓住这个核心问题。
(4)突出思想性。所叙述的事例特别强调一些涉及指导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如描述了作者本人在人生奋斗过程中的坎坷曲折过程,并且介绍了如何以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及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去解决遇到的问题;也谈及处事过程的道德观念等方面的问题。
(5)兼顾多样性。本书介绍了一个家族20多人在人生奋斗道路上的生活经历,有经商的,也有从事教育工作和科技工作的,还有从事其他工作的,因而可以从不同侧面来了解他们提高处事成功概率的一些做法。
(6)考虑普遍性。这是一部以奋斗的人生为主题的传记式史作,由于内容的普遍性,因此有利于读者思考书中所述内容和读者正在奋斗的人生经历的关联性。
本书内容包括八个方面:家乡家庭篇、求学篇、创业篇、生活篇、学术交流篇、社会活动篇、成果篇和结语。
本书实事求是地描述和总结了作者家庭及个人的主要经历,所列举的事例都取材于实际,并没有对它进行漫无边际的想象和文学加工。假若读者能从中吸取有用的东西,去提高所从事工作的成功概率,甚至提高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实现奋斗目标或远大理想的成功概率,这将是本书作者的欣慰。
在创作本书的过程中,作者得到了许多朋友、同学、同事的热情帮助,他们是王维周、沈启伦、郑素洁、何勃、刘伟男、高英学、胡文霞、王永山、王宝霞、李奎贤、田之华、孙伟等,在此谨向他们致以深切的谢意!
我的成长乃至社会意义上的成功,得益于来自各方面的关心和帮助。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台州市和温岭市的父老乡亲及各级领导,感谢原温岭县横湖小学、原新河镇中心小学、新河中学、台州中学的领导和老师们,还要感谢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一军的有关领导和同志,他们对我的培育和教导为我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感谢我大学和研究生的学习研究单位及创业过程中的工作单位东北大学的各级领导和老师们,他们的培养和支持让我的人生迈上了一步步阶梯;此外,还要感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全国政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科技部、原机械部、原冶金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以及辽宁省和沈阳市等许多单位的领导和同志在工作中长期对我的热情关怀和支持;后,我要特别感谢父辈的培养与教育之恩。
我虽已年逾古稀,但仍愿继续发挥余热,因此书写了这一部纪实
,来回报社会,回报所有关心和支持过我的领导、老师、朋友和同志们! 书中如有不妥之处,望读者批评指正。
闻邦椿,原籍浙江温岭,1930年9月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431946年就读于浙江省温岭县授智初级中学(现为新河中学),19461949年于浙江省立台州中学高中部学习,1949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12月因病复员,1951年夏考入东北工学院机械系,1955年本科毕业后在苏联专家格·依·索苏诺夫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研究生的学习与研究工作,1957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
作者现为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所名誉所长,东北大学重大机械装备设计制造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985工程建设首席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国际转子动力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亚太地区振动会议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机器理论与机构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委员。曾任东北工学院机械二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长江学者奖励委员会评审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组成员,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振动工程学报》主编,《机械工程学报》、《非线性动力学报》等8种杂志编委,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大连理工大学工程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液压传动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20多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及北京吉利大学校长等职。
章 家乡家庭篇
一、温岭长屿的自然和人文概况
二、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祖父闻一峰
三、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父亲闻韶
四、矢志育人慷慨助人的叔父闻诗
五、热爱工程建设事业的大哥闻寿椿
六、潜心修订闻氏家谱的二哥闻华椿
七、酷爱数学勤奋工作的孪生弟弟闻国椿
八、专心研究精确计量的五弟闻伍椿
九、在一起学习生活的堂兄弟姐妹们
十、有关我的爱人和儿女的生活片段
十一、人生体悟
本章附录
附录1.1 访新河长屿闻家里旧宅
附录1.2 闻诗先生生平
附录1.3 闻国椿教授的人生经历
第二章 求学篇
一、小学时代
二、初中时代
三、高中时代
四、在部队中
五、大学时代
六、研究生阶段
七、人生体悟
第三章 创业篇
一、创业的初始阶段
二、奋斗在坎坷曲折的道路上
三、坚持教学、科研和生产相结合
四、在科研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五、加深课题研究,扩展研究领域
六、在学院学科建设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七、学院良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
八、人生体悟
本章附录
附录3.1 闻邦椿副教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
附录3.2 创造者的人生
附录3.3 发明骑士闻邦椿
附录3.4 追求毕生
第四章 生活篇
一、战胜病魔,积极预防疾病
二、在劫机事件中经受考验
三、俭朴的生活,求实的作风
四、待人诚恳,处事谦虚谨慎
五、为人正直,不怕别人议论
六、人生体悟
本章附录
二九六班机被劫亲历记
第五章 学术交流篇
一、国际学术交流部分
二、国内学术交流部分
三、人生体悟
本章附录
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情况简介
第六章 社会活动篇
一、二十年全国政协委员生涯
二、中国科学院有关活动
三、兼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
四、支持民办教育兼任民办大学校长
五、兼任二十余所大学的兼职教授
六、其他社会活动
七、人生体悟
本章附录
附录6.1 1991年人大、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专题报道
附录6.2 2001年在台州市院士家乡行欢迎会上的发言
附录6.3 2007年在沈阳鼓风机集团(沈阳机床集团)院士工作站揭幕仪式上的发言
附录6.4 2000年在北京吉利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04年在北京吉利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附录6.5 2000年在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迎新会上的讲话
第七章 成果篇
一、扼要的统计
二、为培养高级科技人才作出的努力
三、为非线性振动的工程应用作出的努力
四、为建立起振动利用工程新学科而不懈奋斗
五、为提出新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作出贡献
六、建立机械产品动态设计新体系
七、在学院学科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八、著作、奖励、专利与论文
九、人生体悟
第八章 结语
一、认真规划好内容、目标和方法三大处事要素
二、充分发挥思想素质、知识和能力、身体、奋斗精神四种潜能
三、充分利用客观上存在的三维广义空间:时机、环境及条件
四、要不断地总结和不断地学习
五、写在后的话:人生的完美常常是相对的
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