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经典作品,被翻译次数高达4700多次,书迷遍布全球各地。
2.备受《三体》作者刘慈欣推崇,也是潜水艇发明者西蒙莱克的科学启蒙书。
3.这不仅是一本科幻小说,同时是一本百科全书,内容涉及海洋、生物、地理等多个学科,让你在畅游海底世界中掌握丰富的知识。
4.名家名译,傅雷翻译出版奖获得者郑克鲁倾情翻译。
5.精美插图 详细注释 生僻字注音 阅读方法 知识考点,轻松阅读无障碍,助力考试。
1865年7月25日,为了感谢凡尔纳赠送的两本书(《地心游记》《从地球到月球》),乔治·桑写信给他说:我期望您不久引导我们到海底,您会让您的人物在潜水器中旅行,您的学识和您的想象可以允许自己这样完善它。这是《海底两万里》创作的渊源。凡尔纳那时创作刚刚起步,乔治·桑是他赞赏的作家。从他创作的整体构想来说,写海洋探险的小说确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代表作品之一,当初是以连载形式发表在《教育与娱乐杂志》上的(1869年3月20日至1870年6月20日)。这本小说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构成互有联系的三部曲,它属于第二部。这个三部曲以海洋为题材。海洋早就进入文学题材了,远在古希腊时期,荷马史诗《奥德赛》就描写了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的神奇遭遇,但对海洋的描写多半是幻想式的。真正描绘海洋的文学作品恐怕到19世纪才出现,代表作家主要有浪漫派作家梅尔维尔和雨果。美国作家麦尔维尔(18191891)的《白鲸》(1851)以捕鲸工人的海上生活为背景,船长亚哈曾被一条通身白色的鲸鱼咬断一条腿,他发誓要与这条象征恶的化身的白鲸为对手,经过多次遭遇战,他后在一场惊心动魄的浴血搏斗中把白鲸杀死。这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雨果的《海上劳工》(1866)以汪洋恣肆的笔调描绘了海上来势汹汹的暴风雨,主人公吉利亚特为了战胜大自然,与恶魔般的巨大章鱼进行了殊死搏斗,后战胜了它。这是一曲浪漫主义的颂歌。这两部小说表明了19世纪中叶,随着英法等国海外扩张的加强,海洋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读者对海洋产生了浓厚兴趣。凡尔纳显然也注意到海洋是个好题材,其早期发表的《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已描写过一个名叫阿尔塔蒙的船长远至北极的历险。不久,他就着手创作这个三部曲了。虽然《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发表在先,但《海底两万里》的写作恐怕与它是同时开始的,因为这部小说包含的海洋知识极其丰富,凡尔纳无法一蹴而就,要花很多时间去准备。
凡尔纳是一个严肃、认真的小说家。他做了长期准备工作:他阅读和研究与海洋、各类船舶、水手相关的著作;为此,他还坐在一艘横越大洋的轮船上做长途旅行。在横渡到美国期间,他写下笔记,画了许多素描,询问船长、高级船员和水手关于海洋和航船的知识。1859年,有个美国人名叫德洛奈,提交了一份潜航机器的图案和专利证。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凡尔纳设想出奈莫艇长的潜水艇,不过,艘真正的潜水艇要到17年后才制造出来。而鹦鹉螺号的水手所穿的潜水服要到1946年才真正得到运用,也就是说相隔了七八十年!奈莫艇长已懂得从海洋中摄取他所需要的许多东西,除了氧气、电力、食品、衣服以外,甚至还有海藻雪茄。据说,直到1970年,人们才认真地考虑如何利用海洋资源。
《海底两万里》中如数家珍地列举了数以百计的海洋动物和海洋植物,又详尽地介绍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南极海的海流和大小海岛以及各地的风土人情。这些知识是从哪里来的?其实,小说已经提供了部分答案,奈莫艇长的图书室有一大批科学著作,包括机械学、弹道学、水道测量学、气象学、地理学、地质学、天文学、博物学等方面,还包括科学院的论文集。另外,这个图书室收藏了许多著名人物的著作,如德国科学家洪堡、物理学家贝特曼,法国化学家贝特洛、地质学家阿加西、数学家贝特朗和沙勒,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美国水文学家莫里船长,比利时生理学家米尔恩-爱德华兹等,可以说集中了到那时为止重要的科学家的著作。这些书也都是凡尔纳的案头书。他的科学知识当然还来自报纸、杂志,凡尔纳说过:至于我描绘得准确,来自我远在写作小说之前,长期以来就习惯从书籍、报纸、各种各样的科学杂志中搜集许多摘录。这些摘录分门别类,给我提供了价值无可估量的材料宝库。我长期以来订阅20来份报纸。我是一个坚持不懈的科学著作的读者,自然而然就了解各个科学领域,包括天文学、生理学、气象学、物理学和化学。这个勤奋的自学者是个饱学之士,他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巧妙地运用到小说中。这些知识不仅对孩子们是有用的,而且成年人也未必知道。就说盐吧,盐具有防止海水过度蒸发等作用;鱼类超过13000种,而淡水中的鱼只占十分之一;一条鳕鱼产卵有1000多万只;一条墨角藻长达500米;等等。
小说中重点介绍的海洋生物有分布在各个大洋中的海蜘蛛、纤毛虫(能将海水变成乳白色)、枪乌贼、大翡翠极乐鸟、左旋斧蛤、船艄、海绵、儒艮、棱皮龟、唇形水蛭、抹香鲸、海猪、海豹、海象、剑鱼、箭鱼、水母、伞电鳐(发出的电能击倒人)、海牛、卡库阿纳海龟、星形贝、菌状贝等,无奇不有。其中有的是人们只知道名字,而不知道实际情况的海洋动物;有的闻所未闻,十分珍奇。
鹦鹉螺号的艇身两侧在客厅装有玻璃舷窗,护窗板打开以后,能观察到海底的奇妙景象。艇中人还能穿上潜水服,带上特制的氧气容器和灯具,走出潜艇,在海底进行长途跋涉,观看坐在潜艇里看不到的海底奇观。小说作者带领读者游历和观看了美丽且神奇的珊瑚王国、海底森林、珊瑚墓地、采珠场、海中火山口、海底煤矿、墨西哥湾暖流、古代和新近的沉船、维戈湾沉在海底的几百万黄金、价值上千万的硕大珍珠、海底电缆、在托尔斯海峡的搁浅、迈尔大漩涡、大浮冰下面的冰层,还有传说中的大西洋岛、苏伊士海底隧道。尤其是后在南极海的冰层里,几乎是九死一生,差一点被困在冰层里,那就永远也出不来,被冰挤压成齑粉了。
人们也许在意小说中有些不合实际的描写,如对海底深度的估计。其实,这并非凡尔纳的过错,而是当年科学还达不到这样的精确度。诚然,这么大一艘潜艇直至今日,恐怕还未能到达几千米深的海底。也许,这是需要多少年后才能实现的科学幻想了。
儒勒·凡尔纳 (18281905)
法国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被誉为现在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早先他依从父亲意愿学习法律,后来转而进行文学创作,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科幻小说,总题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代表作为幻想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郑克鲁
作家、翻译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傅雷翻译出版奖获得者。历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上海分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等。曾获法国政府教育勋章。译著有《茶花女》《悲惨世界》《卡夫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