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融合:中国现代批评文体论》包括西学东渐与现代批评文体的嬗变、现代批评文体的古今冲突等内容。《冲突与融合:中国现代批评文体论》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吴作奎。
引言
一、概念界定
二、现代批评文体研究现状
三、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西学东渐与现代批评文体的嬗变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与现代文学批评
一、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融合
二、西方文艺思潮的输入
三、西方文学批评方法的引进
第二节 批评文体的现代转型
一、批评文体现代转型的必要性
二、文学批评体式的独立
三、批评语言现代转换
四、理论批评成为现代批评文体的主流样式
第三节 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体式
一、“作家论”批评文体
二、随笔体批评文体
三、政论体批评文体
第二章 现代批评文体的古今冲突
第一节 诗人言诗与批评主体的专业化
一、批评主体与批评文体
二、古代文论的诗人言诗
三、现代批评主体的专业化
第二节 诗性思维与逻辑思维
一、批评思维与批评文体
二、古代文论批评思维的诗性特征
三、现代文学批评思维的逻辑化
第三节 意象批评与科学批评
一、批评言说方式与批评文体
二、古代文论言说方式的意象化
三、现代文学批评言说方式的科学化
第三章 现代批评文体的中西融合
第一节 中西融合的起步:王国维《人间词话》
一、“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
二、“以外化内”的批评尝试
三、中西批评文体融合起步:《人间词话》
第二节 诗性与理性的结合:鲁迅杂感体批评
一、鲁迅的中西文化观
二、“托尼思想,魏晋文章
三、诗性与理性结合的杂感体式
第三节 中国式印象主义:李健吾随笔体批评
一、中国现代印象批评
二、李健吾的印象主义批评观
三、中国式的印象主义批评文本
结语 当下文学批评文体重建的启示
参考文献
周海波的《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批评体式卷》是目前仅见的研究现代批评文体的专著,除绪论和结语外,分为五章。第一章中国文学批评体式的现代性转化。作者认为1897年梁启超发表的《变法通议·论幼学》,严复、夏曾佑发表《国闻报·附印说部缘起》是近百年文学批评的起点,此后大约二十年即到“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可看做现代批评体式的初创期,是从古典文学批评体式向现代文学批评体式转折的时期。第二章“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现代批评体式的建构。作者把这一时期称之为现代文学批评体式的建构时期,因为“五四”时期所进行的白话文运动是文学批评体式的一次革命,而且批评思维也开始发生现代性转化。作者认为“五四”时期的文学批评仍处在诞生期的幼稚阶段,在批评形态和品牌语言等方面都还没有成熟起来。第三章走向成熟的现代文学批评体式。作者把1928年到1941年延安文艺整风之前看做现代批评体式的发展成熟期,但“五四”文学批评的传统在20世纪20年代末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继承,“革命文学”的论战既是对“五四”文学的部分否定,也是一种新文学批评观念和方法的开始。左翼文学批评在高举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同时,却并未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而是将庸俗社会学方法贩卖到中国来。以钱杏邨为代表的左翼文学批评家,既对现代文学批评作出了相当的贡献,也带来了难以消除的后遗症。在这个时期,文学批评逐渐渗入了政治话语,阶级论批评思维也已出现在人们的头脑里。但是,文学批评的主流仍是立足于文学本身的健康的批评活动,批评体式已逐渐趋于成熟,批评史上出现了批评大家,如茅盾、胡风、李健吾、冯雪峰、沈从文等。这些批评大家的出现,对于批评体式的建构和多元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形成了“茅盾体”、“胡风体”、“李健吾体”等批评文体。这是现代批评体式多元发展的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