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粮复合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粮食生产基地。煤炭开采引起的采煤沉陷会降低土壤的质量。本书介绍了采煤沉陷地(坡地、裂缝、积水)对土壤质量主要因子的影响,探讨了采煤沉陷地土壤质量环境因子、肥力因子、健康因子在不同微地形和不同土壤深度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了采煤沉陷对作物根际微环境的影响特征,构建了采煤沉陷地土壤质量评价模型和土壤质量退化评价模型,分析了采煤沉陷地作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以期为煤粮复合区的土壤复垦、耕地报损和粮食的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张沛沛,男,1988年8月生,河南武陟人,管理学博士。现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工程管理与房地产学院讲师,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项,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厅级项目6项。在《sustainability》、《安全与环境学报》、《浙江农业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SCI检索1篇、CSCD检索2篇、中文核心7篇。目前主要从事土地整治与复垦、煤矿区生态修复、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采煤沉陷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1.2.1采煤沉陷对土地的破坏特征
1.2.2采煤沉陷坡地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1.2.3采煤沉陷裂缝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1.2.4采煤沉陷积水区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1.2.5土壤质量评价研究
1.3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4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研究目标
1.4.2研究内容
1.4.3研究方法
1.5技术路线
第2章研究区概况与实施方案
2.1研究区概况
2.1.1地理位置
2.1.2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2.2实施方案
第3章采煤沉陷区土壤质量主要因子特征及其空间分布
3.1土壤含水率、pH值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
3.1.1土壤含水率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3.1.2土壤pH值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3.2土壤肥力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
3.2.1土壤有机质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3.2.2土壤氮素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3.2.3土壤磷素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3.3土壤酶活性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
3.3.1土壤蔗糖酶活性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3.3.2土壤脲酶活性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3.3.3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3.4本章小结
第4章采煤沉陷对农作物根际微环境的影响
4.1采煤沉陷对农作物根际土壤含水率、pH值及其根际效应的
影响
4.2采煤沉陷对农作物根际土壤养分及其根际效应的影响
4.3采煤沉陷对农作物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其根际效应的影响
4.4本章小结
第5章采煤沉陷地土壤质量评价
5.1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和方法的选择
5.2土壤质量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5.2.1土壤环境指标与土壤肥力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5.2.2土壤环境指标与土壤健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5.2.3土壤肥力指标与土壤健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5.3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权重
5.3.1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3.2计算结果分析
5.4土壤质量评价指标隶属度
5.4.1评价指标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5.4.2结果分析
5.5采煤沉陷地土壤质量评价
5.5.1采煤沉陷地土壤质量评价
5.5.2采煤沉陷区农作物根际土壤质量评价
5.6采煤沉陷地土壤质量退化评价
5.6.1采煤沉陷地土壤质量退化评价
5.6.2采煤沉陷地农作物根际土壤质量退化评价
5.7讨论
5.8本章小结
第6章采煤沉陷地土壤质量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6.1数据来源
6.2农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6.3农作物产量与土壤质量的关系分析
6.3.1农作物产量与非根际土壤质量的关系分析
6.3.2农作物产量与农作物根际土壤质量的关系分析
6.4本章小结
第7章采煤沉陷地复垦农田土壤质量演变特征
7.1复垦农田土壤含水率、pH值的演变特征
7.1.1复垦农田土壤含水率的演变特征
7.1.2复垦农田土壤pH值的演变特征
7.2复垦农田土壤肥力的演变特征
7.2.1复垦农田土壤有机质的演变特征
7.2.2复垦农田土壤氮素的演变特征
7.2.3复垦农田土壤磷素的演变特征
7.3复垦农田土壤酶活性的演变特征
7.3.1复垦农田土壤蔗糖酶活性演变特征
7.3.2复垦农田土壤脲酶活性演变特征
7.3.3复垦农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演变特征
7.4复垦农田土壤质量的演变特征
7.4.1复垦农田土壤质量评价指数
7.4.2复垦农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7.5本章小结
第8章结论与展望
8.1结论
8.2主要创新点
8.3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