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囊括了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主题、观念、时代语境、媒介材料、新媒体、生物、声音等领域已经形成了多重的跨界思维模式,当代艺术创作也脱离了单一的语言表达。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科技的介入下,当代艺术未来如何发展已成了高校课题研究的方向之一。本教材以物的概念及转换为出发点,通过关键词和思维导图,集合多种艺术创意方法论研究,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当代艺术创作规律,并结合自身经验与时代背景,重构个体观念,打破模式化思维,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的生态思维模式。通过创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创作中不断认知自我,形成系统性的艺术语言。本教材还把传统概念上的材料以及材料的拓展进行总结和展望,梳理当下的科技领域并融入艺术创作中的现象,通过作品的分析为学生提供创作思路。从当代艺术创作来看,虽然表达时代、社会及个人的主题和理念是支撑艺术创作的重要内涵源动力,但如何解决与时代、社会相结合的手段和创作方法已成了当代艺术探索的方向。当艺术创作中融入科技时,新的媒介为艺术品展现带来了更新的展演方式,沉浸式艺术、交互艺术等艺术形式也为艺术领域带来了新的视觉呈现。本教材旨在解答智能时代下新媒介应该如何应用且如何恰当地应用到作品创作等问题,通过学生作业实例进行分析解读,给予读者新的探索方向。本教材的大部分作品是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教师、学生在课程中完成的作品,通过当代艺术课程教学实践,把物的概念覆盖宇宙学、历史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培养学生形成系统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强化对物概念的理解,扩展形成自己的逻辑体系,理解物的概念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张丹 李秋实
2021.12
目录
章
生态思维下物的概念
节 物的概念理解
第二节 艺术史中艺术家对物的思考
第二章
物的形态转换
节 物的转译与重组
第二节 物的形态转换方法研究
第三节 物的转译思维方式研究
第四节 文字与物
第三章
艺术博物馆再造物的分类与延伸
节 物的分类与呈现
第二节 意识博物馆
第四章
人与物的混合
节 人与物的艺术关系
第二节 人的意识与物
第五章
材料的认知与技术表现
节 材料组合训练
第二节 材料技术表现
第六章
空间认知与主题创作
节 空间认知
第二节 主题创作
第七章
媒介的空间形态
节 空间的形态
第二节 媒介空间展现
第八章
智能时代新媒介延展
节 新媒介语言探索
第二节 新媒介与观念表达
第三节 作品赏析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