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王子》是默多克后期受好评,同时也是为艰深的作品之一。主人公年近六旬的作家布拉德利意欲逃离都市避隐郊野,就在出发前夕,前妻之弟不期而至,从这一刻起,他便宿命般地陷入了无穷无尽的噩梦之中:前妻的骚扰;被丈夫抛弃的妹妹神经错乱;老友之妻对他暗生情愫;不可救药的、亦为故事核心的是,他与老友之女发生了不伦之恋,终冤死狱中。在这部哲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小说中,以文本的自我解构为突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实验性手法值得研究与玩味。作者在建构自己的叙述世界的同时,又通过自我解释或评论来解构这个世界,一边进行虚构又一边将虚构戳穿,颠覆了小说创作中作者隐藏在虚构世界后面的传统。
默多克是史上入围布克奖次数多的布克奖得主;本书是默多克后期受好评,也是富解读趣味的作品之一。
译后记(选)/译者
本书《黑王子》是默多克后期小说中受好评的一部。小说遣词造句考究,语意隐晦幽深,哲理深邃,情节引人,还加上旁征博引,幽默调侃,象征比喻,称得上是一朵艺术的奇葩。在不少评论家眼中,它是好但也是艰深的作品之一,是20世纪英国文学的一部杰作。
小说讲述了五十八岁的作家布拉德利的故事。故事有三条情节线索:主线是布拉德利与作家好友阿诺尔德的二十岁女儿朱莉安的恋爱,一条副线是布拉德利与阿诺尔德的交往及与其妻蕾切尔的感情纠葛,另一条副线是布拉德利不得不承担照顾备受离婚打击的妹妹的责任。三条线索交织,掀起无限风波。后因阿诺尔德被其妻蕾切尔失手打死,布拉德利应蕾切尔请求去帮忙处理善后,无意中在扑克牌上留下指纹,导致自己锒铛入狱,冤死牢中。
小说的内容丰富而又深刻。首先,作为一部出色的艺术与哲学思想相结合的作品,《黑王子》有着多重主题。小说的副标题为爱的庆典,显然主题与作为情节主线的布拉德利和朱莉安的爱情有关。传统观点认为这是一种老夫少妻式反常变态恋,是主人公对性以及对他人品质的错误认识和觉醒。也有评论把它称为柏拉图式的恋爱。其实这种理解仅仅是看到了故事情节铺陈的表面现象,未能体会小说透过精巧结构和大量心理描写细节所表达的多层面意义。正如我们不能只从性爱的角度去理解劳伦斯的作品一样,也不能只从性爱的角度去理解默多克的作品,因为在这荒诞的恋爱现象的后面蕴藏着审美的价值和哲学的思考。
布拉德利的爱情故事,从互文性的角度分析,类似纳博科夫的《洛丽塔》,看似有违常情,近乎荒唐,但是荒唐并非等同虚假。他把朱莉安奉为神明的种种行为,他那在我坎坷困顿的一生中,我是多么爱你。这种爱虽然有所改变,但没有丝毫的减弱,它永远有着非常清晰、非常忠实的记忆一类的深情表白,都说明不能否认他的爱有其情感的真实性。更重要的是,布拉德利的爱情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克尔凯郭尔关于生存与自我的哲学意义。克氏认为,自我是在生存关系中实现的,人应该与一完善目标相联系,相比照,才能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确认,获得生存的意义。作为有着精神追求的人,布拉德利正是把朱莉安作为生存中那比照的目标,促使自身的自我实现和超越的动力来对待的。他荒唐的爱情中蕴含着精神的追求。
我们还可以看到,在这个恋爱故事背后,默多克形象地表现了弗洛伊德的人格论和厄勒克特拉情结, 即恋父情结。弗氏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布拉德利对朱莉安的爱逐步升华的过程演绎了他由本我经自我到超我的转变。布拉德利一开始给读者的印象是个色迷从眼睛总是色迷迷地盯着朱莉安的双腿,到他俯卧在卧室地毯上意淫,那是本我的生物性在作祟。他怂恿朱莉安私奔到帕塔拉筑爱巢,进入了真心实意的恋爱,是本我的反应。那么到后,到他发疯似的寻找朱莉安的下落,到他朗诵但丁的情诗直抒胸臆,则是真正达到了超我的境界。另一方面,多处情节表明,爱的另一方朱莉安不喜欢她母亲,认为她平庸,而爱她父亲,敬佩她父亲,夸耀她父亲,这正是她的恋父情结的表现。当朱莉安读了布拉德利评论阿诺尔德的文章后,在对阿诺尔德作品的认识上产生了共鸣,由此对布拉德利产生了敬意,相互成为了知己,进而,不顾年龄的差异,发展到爱上布拉德利。这种由知己到恋人的角色转换正符合恋父情结的转
艾丽丝默多克(Iris Murdoch,19191999)是英国二十世纪z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同时也是位货真价实的哲学家,被誉为 全英国z聪明的女人。她的哲学思想深受克尔恺郭尔和萨特的存在主义影响,哲学写作又深受西蒙娜韦伊与柏拉图的影响,其小说创作致力于探讨善与恶、性关系、道德困境与无意识的力量,以其对于个体内心生活的关注和深入探讨,延续了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乔治爱略特与普鲁斯特等小说大师的伟大传统。默多克共六次进入布克奖短名单,为该奖历史上获得提名z多的作家,并以《大海,大海》夺魁。
编辑罗克西亚斯前言
布拉德利皮尔逊前言
布拉德利皮尔逊的故事
部
第二部
第三部
布拉德利皮尔逊后记
书中人物后记四篇
编辑罗克西亚斯后记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