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创新支持、开放式创新与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定 价:88 元
- 作者:蒋樟生著
- 出版时间:2022/5/1
- ISBN:9787521833928
-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F426.4
- 页码:274
- 纸张:
- 版次:1
- 开本:其他
本书以企业创新活动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创新与发展为目的,通过现实背景梳理、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考察制度环境因素、企业创新模式选择及其创新活动三者之间的动态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为提高企业创新绩效、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出针对政府制度工具利用的优化建议和针对企业的管理启示。主要发现如下:,探索政府与市场双重作用下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机制,发现资本市场机构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市场预期绩效越大于企业实际经营绩效,资本机构对企业当期投资价值的市场预期评级越高,企业更加倾向于减少创新投入;资本市场机构关注增强资本市场预期差距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政府创新支持会改变两者之间的正向影响关系。第二,引入开放式创新模式继续探索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外部环境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投入,发现开放式创新有助于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如果市场竞争程度激烈,企业更加倾向于采取开放式创新,通过与外部资源拥有者增加合作研发投入来保持竞争优势。第三,从制度理论出发,考察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发现强制性环境规制程度越大,企业越倾向于加大创新投入;创新开放广度越大,强制性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作用会越强。第四,结合创新投入和产出,探究环境规制、政府创新支持与企业创新效率的作用关系,发现当政府直接资金补贴较高时,正式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效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当政府税收优惠强度较高时,媒体关注度对企业创新效率呈现显著正向影响。第五,探究政府创新支持、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发现开放式创新广度和深度对创新绩效都有显著正向影响,税收优惠对开放式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开放式创新在政府补助与创新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开放式创新在税收优惠和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最后,探索开放式创新、政府创新支持和企业创新水平之间的内在关联,发现开放式创新与政府创新支持对企业整体、自主和联合创新水平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增强交互效应;政府创新支持调节了开放式创新通过创新投入影响创新水平中介过程的前半段路径。
20世纪末,随着知识、
人才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流
动加剧,对传统的封闭式
创新模式提出挑战,开放
式创新模式应运而生。进
入21世纪后,互联网技术
的加速普及,进一步为开
放式创新模式的兴起和广
泛应用创造了条件。开放
式创新模式可以使企业打
破组织、产业和技术的边
界,从外部获取知识、人
才和资本以弥补企业内部
创新资源的短缺,进而实
现持续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企业通过实施开放式创
新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和较
少的成本下开发新产品、
进入新市场或扩大现有市
场范围等,从而提高企业
的核心竞争能力。在此背
景下,互联网企业占据了
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得到迅
猛发展,不断创新,引领
着国内技术革命浪潮。相
比之下,制造企业的创新
氛围、条件、速度与成果
均与互联网企业拉开了较
大距离。因此,提高制造
企业的开放度,促进制造
企业全面拥抱开放式创新
模式,从而拉动制造企业
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是
实现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
级的重要出路。
同时,从内生经济增长
理论来看,政府是企业技
术创新网络中的重要主体
,政府所建立的创新环境
和提供的创新支持,是推
动企业实施创新的重要工
具。为了抢占未来竞争优
势,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都
在大力支持制造企业创新
与高质量发展、推进开放
式创新模式普及、发展开
放式经济的过程中做出了
巨大努力。自李克强总理
在2015年提出要用全球视
野整合资源以大力推进开
放式创新以来,国家层面
、各级政府开始积极布局
制度体系。2015年国务院
出台《********》,
指出政府要牵头建立产业
创新联盟和知识产权联盟
,形成制造业创新中心,
建设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公
共服务平台,建设重大科
学研究和实验设施以及标
准创新研究基地。2016年
国务院在《国家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纲要》中强调,
要全方位推进开放式创新
,支持企业面向全球布局
创新网络。此后,相继出
台的政策均强调了开放式
创新的战略意义,并全方
位细化了推进开放式创新
局面的落实举措,为制造
企业开展创新合作营造了
积极的制度环境。其中,
政府补助、税收优惠成为
促进企业创新最主要的政
府支持工具。
政府在制造企业的发展
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一方面体现为政府支持
是企业创新的重要支撑,
另一方面体现为政府规制
是企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
国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实现
经济高速增长,成为全球
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在
此背后,能源过度消耗、
资源过度浪费、生态环境
遭到破坏等问题逐渐突出
。中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
强,在资源利用效率、产
业结构水平、质量效益等
方面差距明显。因此,党
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
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提出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更是明确
提出,要把绿色发展作为
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之
一。在此背景下,制造企
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正
式环境规制压力,驱动着
企业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问
题。
与此同时,以公众媒体
为代表的非正式环境规制
势力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制
造企业。近年来,绿色发
展理念被大力倡导,国民
收入水平提高后对高品质
生活的追求,以及互联网
技术普及提高了各类污染
事件报道的透明度,都促
使公众媒体加强了对环境
污染现象的关注,并参与
到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
理中,给排污制造企业带
来了巨大的社会压力和市
场压力。这种压力甚至不
亚于政府力量,迫使企业
不得不改变粗放的生产方
式,提升创新效率,研发
绿色产品以赢得市场青睐
。
制造企业是强国之基,
技术创新是制造企业立足
的根本。如何推动制造企
业融入开放式创新大环境
、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增
长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政府如何支持制造
企业创新,以及内外部环
境规制如何影响企业技术
创新。现有研究很少回答
这一问题。因此,本书在
对相关理论和学者的观点
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
政府创新支持、开放式创
新与制造企业创新绩效之
间的动态作用关系,引入
内外部环境规制、市场预
期和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
,从制度和市场环境视角
揭示政府创新支持对制造
企业开放式创新及创新绩
效的影响问题,有利于实
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
我国制造企业制定适宜的
创新支持政策,推动制造
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以
及促进制造企业加快转型
升级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和理论支持。
蒋樟生
2022年1月
蒋樟生,男,博士。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硕博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3年软件企业工作经历:担任Knowledge—Based systems(SCl),African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SSCl)等期刊的审稿专家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匿名评审专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重点软科学等项目;在《管理世界》《管理工程学报》《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在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专著1本,分别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三等奖、浙江工商大学青年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现实与理论背景
1.2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环境规制、创新开放度与企业创新投入
2.3 政府创新支持、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
2.4 环境规制、政府创新支持与企业创新效率
2.5 文献述评
第3章 资本市场预期、政府创新支持与制造企业创新投入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设计
3.3 实证分析
3.4 结论与讨论
第4章 政府创新支持、开放式创新与制造企业创新投入
4.1 研究假设
4.2 研究设计
4.3 实证分析
4.4 结论与讨论
第5章 双重环境规制、开放式创新与制造企业创新投入
5.1 研究假设
5.2 研究设计
5.3 实证分析
5.4 结论与讨论
第6章 双重环境规制、政府创新支持与制造企业创新效率
6.1 关系博弈分析
6.2 研究模型构建
6.3 实证结果分析
6.4 结论与讨论
第7章 政府创新支持、开放式创新与制造企业创新绩效
7.1 研究假设
7.2 研究设计
7.3 实证分析
7.4 结论与讨论
第8章 政府创新支持、开放式创新与制造企业创新质量
8.1 研究假设
8.2 研究设计
8.3 实证分析
8.4 结论与讨论
第9章 对策建议
9.1 政府层面
9.2 企业层面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