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山墙的安妮》是著名加拿大儿童文学作品红发安妮系列的本,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本。爱德华王子岛上的马修和玛丽拉兄妹,因为上了年纪,打算领养一个能帮忙干活的男孩,结果阴差阳错,却把一头红发、满脸雀斑、爱做梦爱幻想的女孩安妮领回了家。虽然自幼失去双亲、身世坎坷,但安妮依然纯真善良、热爱生活、充满勇气、乐于助人,对大自然的美有着敏锐的感受力。这个十一岁红发小姑娘的热情与活力,会给绿山墙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 世界儿童文学名著全译本,哈利·波特译者马爱农倾情翻译。
★ 超越时间、年龄、语言的少女成长故事,大文豪马克·吐温为之着迷,英国王妃、两任英国首相皆是本书真爱粉。
★ 别出心裁的熊孩子养育指南。每个女孩都应像安妮一样,活着就要每天都过得精彩,眼中闪耀光芒,长成自己喜爱的模样。
甜蜜的少女成长故事,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100 本书之一。
英国《卫报》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世界名著,是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蒙哥马利所著安妮系列小说的部,也是成功的一部。它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发行量达八百多万册。世界文学大师马克·吐温把它同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爱丽斯漫游奇境》相提并论,说: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斯之后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根据原著改编的电视剧曾风靡加拿大,美、英、德、日等国也竞相播放。小说主人公生活的地方爱德华王子岛的绿山墙农舍,几十年来一直是加拿大一个闻名遐迩的景点。来华访问的加拿大贵宾谈起这部小说时往往精神亢奋,眼睛闪光,把它视为自己国家的光荣和骄傲。一部小说产生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文学史上是并不多见的现象。
这部小说之所以引人入胜,首先是因为它成功地刻画了主人公安妮的感人形象。我们都熟知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从一定意义上说,安妮的成长过程正是从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的过程。在小说开始时,安妮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长了一头红发,脸上有许多雀斑。马修和玛丽拉兄妹收养了她。本来他们想从孤儿院领养一个男孩,以便他长大后帮助马修干农活,但阴错阳差,却把一个长得并不好看的小女孩领了回来。安妮的尴尬处境可想而知,一开始她差点被退了回去。可是这个小女孩虽然身处逆境,仍然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幻想。而且比丑小鸭幸运的是,她在绿山墙农舍这个淳朴的环境中,得到了收养她的这对善良的兄妹和周围人们的关怀、爱护。到小说结尾时,她已经出落成亭亭玉立的漂亮的花季少女,即将出任当地的乡村小学教师。
安妮的个性极其鲜明。她纯洁正直,性格倔强,感情充沛,喜欢说话,对于大自然的美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尤其突出的是,她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善于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从眼前的实在的事物想象出应该有或可能有的事物,从而使她生活的天地五光十色,多姿多彩。但她有时也因耽于想象,在生活中酿成若干无伤大雅的差错,闹出一些喜剧,使绿山墙农舍的故事妙趣横生。随着她的健康成长,她想象中的自发的成分日益减少,自觉的成分明显增多。在她身上,想象力是理想、道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推动力量。她并不死啃书本,却以优异的成绩从专科学校毕业,并获得了进入大学深造的奖学金。然而,正在这时,马修不幸去世,玛丽拉几近失明。为了陪伴和照顾孤独的老人,她毅然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决心留在当地教书。人生道路上的这一抉择,充分显示了她的美好心灵和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小说描写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丝丝入扣,不仅感染了读者,也给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下一代以有益的启迪。
这部小说之所以引人入胜,还因为它成功地刻画了安妮周围的人物。恩格斯说过:我觉得刻画一个人物不仅应表现他做什么,而且应表现他怎样做。他主张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些。安妮周围的人物正是体现了这一特点。拿马修和玛丽拉兄妹来说,他们都爱安妮,但爱的方式各有不同,甚至形成鲜明的对照。马修比较早就看出了安妮的真正价值,尽管他沉默寡言,对玛丽拉又常常退让三分,但他并不掩饰对安妮的深挚的爱。玛丽拉则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她也有着慈善的心肠,但对安妮要求十分严厉,甚至近于苛刻,有时还产生误解。她把爱埋藏在心灵深处,从不轻易流露。这样,在这一对养父母的身上,我们便看到了慈父严母的对立。他们既对立,又统一,共同抚育着安妮这个孤儿。读者从中充分感受到生活的情趣。有的人物作者着笔不多,也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例如书中的约瑟芬太太,她是安妮要好的同学黛安娜的姑奶奶,两个孩子不知道她的到来,竟然跑到她的床上去,压在她的身上,闯下了大祸,几乎不可收拾。但安妮的真诚坦白竟然使怒不可遏的约瑟芬太太怨恨尽释,同安妮成为灵魂的知音。安妮周围的人物构成了一种典型环境,这个环境造就了安妮的典型性格。
这部小说之所以引人入胜,更因为它歌颂和弘扬了真善美。大自然在作者的笔下是通过富于想象力的主人公的眼睛和心灵来描写的。绿山墙农舍及其附近地区的自然景色,不论是树木花草、天上的云彩,还是池里的碧波,都是那样的美丽动人。它们随着季节的变换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丰富多彩,令人神往。更加突出的是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性格的美。马修和玛丽拉都是极其平凡的普通人,但他们却有着金子一般的心。安妮的同学吉尔伯特·布莱思曾经是她的死敌,因为他曾抓住安妮的头发骂她红发鬼,使她受到极大的刺激,以致她在很长时间里一直不能原谅他的过错。但是当他们俩一同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专科学校,而吉尔伯特已经联系好了在本地学校教书时,为了让安妮能够就近照料玛丽拉,他毫不犹豫地把这个职位让给了安妮,自己到离家较远的白沙镇去当教师。这也是真正的自我牺牲,因为他需要支付在白沙镇的膳食费用。在这个英俊的小伙子身上有着多么崇高的灵魂啊!至于主人公安妮的闪光的思想品质,在作品中得到了更加集中的多方面的表现,扣人心弦,感人至深。
这部小说之所以引人入胜,也因为它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儿童文学的特点。通观全书,丝毫没有某些作品中存在的儿童文学成人化的倾向。它所描写的一切,都通过儿童和少年的感官去看、去听、去想,完全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洋溢着儿童所特有的生活情趣。但是,它又不像某些儿童文学作品那样,故意迎合读者,用甜得发腻的调子同读者讲话。它既从儿童出发,又引导儿童,这样就收到了受读者欢迎、对读者有益的效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贯穿全书的幽默的笔调。人们读着那行云流水般晓畅的语言文字,常常忍俊不禁,意趣盎然。这是作者的智慧和内在的乐观主义的表现,它植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群众中。将近一百年来,小说能够在作者本土乃至世界上许多地方不胫而走,长销不衰,这兴许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Lucy Maud Montgomery,18741942),加拿大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蒙哥马利出身于爱德华王子岛,自幼喜爱文学,后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塑造了红发女孩安妮的形象,创作出代表作《绿山墙的安妮》。其后,在大文豪马克·吐温的鼓励下,蒙哥马利创作出多部小说,分别描述了不同时期安妮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历程,形成红发安妮系列。系列小说自出版以来迅速风靡全球,被译成数十种语言,成为世界公认的文学经典。
目 录
1. 蕾切尔·林德太太大吃一惊/ 001
2. 马修·卡思伯特大吃一惊/ 010
3. 玛丽拉·卡思伯特大吃一惊/ 024
4. 绿山墙农舍的早晨/ 031
5. 安妮的身世/ 038
6. 玛丽拉打定了主意/ 044
7. 安妮念她的祷告词/ 050
8. 对安妮的培养开始了/ 054
9. 蕾切尔·林德太太吓得心惊肉跳/ 063
10. 安妮的道歉/ 071
11. 安妮对主日学校的印象/ 079
12. 严肃的誓言和保证/ 085
13. 有所期待的喜悦/ 092
14. 安妮的坦白/ 098
15. 小学校里的大风波/ 108
16. 黛安娜应邀赴茶会,结果很不幸/ 124
17. 新的生活乐趣/ 136
18. 安妮前去抢救/ 143
19. 一场音乐会、一场灾难和一次坦白/ 153
20. 一个出色的想象出了毛病/ 166
21. 调味品中异军突起/ 173
22. 安妮应邀去吃茶点/ 184
23. 在一件有关自尊心的事件上安妮惨遭不幸/ 189
24. 斯泰茜小姐及其学生安排了一场音乐会/ 197
25. 马修坚决主张做宽松袖/ 202
26. 故事会成立了/ 213
27. 虚荣心和精神上的苦恼/ 221
28. 不幸的百合少女/ 229
29. 安妮生活中的新时期/ 238
30. 女王班组成了/ 247
31. 小溪和河流的汇合处/ 259
32. 录取名单公布了/ 266
33. 旅馆的音乐会/ 274
34. 女王专科学校的一名女生/ 284
35. 女王专科学校的冬天/ 292
36. 荣誉和梦幻/ 297
37. 收获者的名字叫死亡/ 303
38. 峰回路转/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