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深居欧亚大陆内部,气候干燥,保存了大量有机质文物。本书详细研究了青铜器时代晚期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吐鲁番洋海墓地(约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2世纪)内出土的植物遗存,探讨了先民的谷物种植、果树栽培、谷物加工、食品制作、木材利用,以及对美学、医药等相关植物的选择与开发。后,作者基于植物遗存并结合出土器物,对洋海先民的生业模式进行了探讨。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录
序
前言
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第二章 吐鲁番的自然环境 6
1.地貌 7
2.气候 9
3.水文 9
4.植被 10
第三章 考古背景及植物遗存简 15
第四章 洋海先民对大麻的认识和利用 27
1.引言 28
2.材料与方法 29
3.研究结果 33
4.讨论 37
第五章 刺山柑遗存及其古民族药物学意义 44
1.引言 45
2.材料与方法 46
3.研究结果 46
4.讨论 50
第六章 小花紫草果实用作装饰品的研究 63
1.引言 64
2.材料与方法 65
3.研究结果 66
4.讨论 70
5.附:白刺果核用作项链的研究 72
第七章 洋海先民的木材认识和利用 76
1.引言 77
2.材料与方法 77
3.研究结果 81
4.讨论 90
第八章 洋海先民的钻木取火研究 96
1.引言 97
2.材料与方法 100
3.研究结果 100
4.讨论 106
5.结论 109
第九章 我国早葡萄栽培的实物证据:洋海墓地出土2300年前的葡萄藤 112
1.引言 113
2.材料与方法 116
3.研究结果 116
4.讨论 118
第十章 洋海先民的谷物栽培 126
1.研究材料 127
2.研究方法 127
3.研究结果与讨论 128
第十一章 吐鲁番早期铁器时代先民的青稞脱粒技术研究 150
1.引言 151
2.材料与方法 152
3.研究结果与讨论 153
4.结论 156
第十二章 洋海墓地出土的粮食加工品研究 158
1.引言 159
2.材料与方法 159
3.研究结果 163
4.讨论 167
第十三章 纤维与杂草类植物的鉴定与研究 171
1.材料与方法 172
2.研究结果与讨论 172
第十四章 洋海先民的生业模式探讨 184
后记 191
插图目录
图2.1 吐鲁番盆地环带状地形分布示意图 8
图2.2 吐鲁番盆地天然条件下水资源转化模式 10
图2.3 博格达峰南坡的植被垂直分带及吐鲁番盆地的地貌、植被、水文等 11
图2.4 吐鲁番盆地及博格达峰南北坡的地貌与植被分布图 12
图3.1 吐鲁番盆地的地貌特征及洋海墓地的位置 17
图3.2 洋海各墓地相对位置示意图 18
图3.3 洋海墓地一号墓地平面图 19
图3.4 洋海墓地二号墓地平面图 20
图3.5 洋海墓地三号墓地平面图 21
图3.6 洋海墓地及其北面的火焰山吐峪沟 21
图3.7 植物遗存保存状态 22
图4.1 大麻生活状态 28
图4.2 一号墓地ⅠM90墓室照片及清绘图 30
图4.3 06ⅠM6墓室清绘图 31
图4.4 装有大麻的容器 31
图4.5 皮篓(ⅠM90∶8)内含的大麻形态 31
图4.6 大麻的小枝、果序及叶 32
图4.7 大麻叶片及苞片上的表皮毛 33
图4.8 大麻的内果皮、枝条表皮毛的形态及果壁、小枝条的解剖学特征 34
图4.9 大麻的苞片与果实 35
图4.10 大麻果实的花被特征 36
图4.11 俄罗斯Pazyryk墓地出土的赛西亚人吸食大麻的用具 40
图5.1 刺山柑的生长及利用情况 47
图5.2 ⅠM148墓室第二层照片 49
图5.3 ⅠM148墓室第二层示意图 49
图5.4 刺山柑与大麻遗存的形态与解剖结构 51
图5.5 刺山柑种子的宏观形态与微观结构 52
图5.6 旧石器时代晚期Mureybit遗址出土的刺山柑的形态及解剖特征 52
图6.1 粘有小花紫草果实及阴刻有倒三角形纹饰的木桶 64
图6.2 木桶线图与ⅠM84墓室照片 65
图6.3 木桶(ⅠM23∶4)展开图 66
图6.4 小花紫草的形态学与解剖学结构 67
图6.5 小花紫草的果实形态及果壁横切面 68
图6.6 小花紫草果皮扫描电镜能谱 69
图6.7 小花紫草的生长、开花及结果状态 70
图6.8 阿尔卑斯山地区史前居民以紫草属植物种子作为装饰品 71
图6.9 ⅠM164平面图 72
图6.10 白刺果核制作的项链(ⅠM164∶11) 73
图6.11 白刺果核遗存 73
图7.1 洋海墓地木材利用情况 79
图7.2 洋海墓地木材利用情况 80
图7.3 云杉属木材解剖结构 82
图7.4 云杉属与落叶松属木材射线管胞上的具缘纹孔 83
图7.5 杨属木材解剖结构 84
图7.6 柳属木材解剖结构 85
图7.7 桦木属木材解剖结构 87
图7.8 桑属木材解剖结构 89
图7.9 绣线菊属木材解剖结构 90
图7.10 柽柳属木材解剖结构 91
图7.11 古洋海人可能的木材采集地点 93
图8.1 钻木取火器及其素描图 99
图8.2 钻木取火器及其素描图 101
图8.3 取火板(2003SAYⅠM30∶6)的木材解剖结构 103
图8.4 取火板(M139∶3)的木材解剖结构 103
图8.5 取火杆ⅡM169∶4与2003SAYⅠM208∶9b的木材解剖结构 104
图8.6 取火板(ⅠM83∶5)的木材解剖结构 105
图8.7 四种钻木取火方法示意图 107
图9.1 新疆和静察吾乎墓地出土的陶高领罐 115
图9.2 新疆山普拉墓地出土的葡萄纹图案 115
图9.3 ⅡM169墓葬剖面图 117
图9.4 洋海墓地出土的葡萄藤(ⅡM169∶5)实物照片 117
图9.5 葡萄藤素描图 117
图9.6 葡萄藤的木材解剖结构 119
图9.7 葡萄藤的木材解剖结构 120
图10.1 ⅠM217墓葬的小尸床上的植物遗存保存状况 128
图10.2 黍的花序及颖果遗存 129
图10.3 黍的带稃颖果形态 130
图10.4 黍与粟的颖果形态学特征 132
图10.5 黍的秆及叶鞘的表皮特征 133
图10.6 黍与粟的胚区特点 134
图10.7 青稞遗存与现代对照标本 136
图10.8 土坯内发现的大麦 137
图10.9 大麦和青稞的三联小穗 138
图10.10 小麦遗存的形态及解剖学特征 142
图10.11 Jacomet(1987)关于四倍体与六倍体小麦的分类意见 144
图10.12 Jacomet(1987)关于四倍体与六倍体小麦的分类意见 145
图11.1 苏贝希文化相关遗址的地理位置 151
图11.2 古代青稞遗存 152
图11.3 现代模拟实验结果 154
图11.4 木棍延时击打实验结果 155
图12.1 墓室清绘图,示食品的出土位置 160
图12.2 谷物加工品及其横切面 160
图12.3 麦类作物颖果果皮及种皮的解剖结构 162
图12.4 食品遗存的红外图谱 163
图12.5 ⅠM148墓室中出土青稞颖果的淀粉粒 165
图12.6 食品遗存与现代麦类作物的淀粉粒形态 165
图12.7 现代及考古样品的颖果表皮横细胞 166
图13.1 芦苇秆的形态及表皮细胞特征 172
图13.2 虎尾草及小獐毛的花序及颖果 175
图13.3 ⅠM155墓室填土内的稗花序遗存 176
图13.4 稗的叶、花序及小穗特征 177
图13.5 土坯内稗的小穗及外稃表皮细胞形态 178
图13.6 苦豆子与黑果枸杞遗存 179
图13.7 香蒲属、委陵菜属与苍耳遗存 181
插表目录
表3.1 洋海墓地出土的植物遗存种类 23
表3.2 植物遗存的年代学测定结果 25
表5.1 刺山柑遗存在世界各国的出土情况简表 48
表5.2 刺山柑的药用价值 53
表6.1 小花紫草果实表面成分分析 69
表7.1 木质器物简表 78
表8.1 我国少数民族使用钻木取火器的情况 98
表8.2 钻木取火器详细信息 102
表9.1 苏贝希墓地葡萄种子的年代学数据 116
表9.2 葡萄属植物种子遗存在我国的出土情况 122
表10.1 洋海墓地出土的青稞颖果长、宽、厚的测量 137
表10.2 国内外不同学者对大麦属栽培种的分类处理 139
表10.3 洋海墓地出土的普通小麦颖果长、宽、厚的测量 141
表11.1 现代模拟实验与古代材料副产品构成比例 154
表12.1 供试材料的远红外峰值所代表的功能基团 164
表12.2 麦类大粒径淀粉粒粒径统计结果 165
表14.1 吐鲁番市高昌区艾丁湖乡放牧者的路线和年度安排 188
表14.2 吐鲁番市托克逊县伊拉湖乡放牧者的路线和年度安排 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