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哲》创刊于1951年5月1日,是一份反映中国大陆大学文科学术水准的老牌学报,在海内外人文学界卓有声望。它一直是学术发表的主要园地,人文学术潮流的引领者,更被学界视为学术风向标之一。值《文史哲》杂志创刊70周年之际,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表彰《文史哲》创刊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几代编辑人员守正创新、薪火相传,在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鼓励《文史哲》及学术期刊界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
本书是作者对自己在《文史哲》做编辑的回顾与梳理,其中既有求职《文史哲》的曲折与辛酸,也有钟爱学者身份而不甘心做编辑的纠结;既有深度认识《文史哲》之后的幸福,以及与之一起预见学术大势的豪迈,也有对学刊专职编辑(学术编辑/学者编辑)这一角色的审视与畅想。作者在书中观察并思考自己所在刊物的办刊传统与办刊理念,体察并分疏学者身份与编辑身份之间的张力,追问并设想学刊与学界的正当关系。读者从中不仅能了解《文史哲》编辑背后的故事,更能感知《文史哲》作为一流学刊的担当,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于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有更加深刻的体味。
见证预流的学术
陈卫平
这本书记录了一个年轻人在《文史哲》干了六年编辑的经历,以及对于如何干好编辑的思考。我从未有过在学术刊物做编辑的经历,要说和编辑沾点边的,就是在中小学和知青下乡期间编辑过黑板报。因此,我实在不是为此书写序的合适人选。在邹晓东的执意邀请之下,只能勉为其难。我和晓东并不很熟,在《文史哲》的一些会议上见过面,也看过他写的两部著作《意志与真知学庸之异》《性善与治教》,给我的印象是颇善哲理分析。读了这本著作,我觉得他是把哲理分析的头脑运用到了对编辑工作的思考上。
我在学术道路上得到过《文史哲》编辑的扶植,也参与过这本书提及的几次人文高端论坛等活动,与该刊现任主编王学典和前两任主编蔡德贵、陈炎都是年龄相近的朋友。和前些年不幸病逝的陈炎一起,2003年秋天我们同在台湾,一到休息日就结伴旅游。有一次,台湾朋友开车陪我们玩,半途车子掉进高山的路沟,我俩从侧翻的车子中爬出来,颇为狼狈,幸好有惊无险。因为这些,我于《文史哲》怀有特别的亲切感。晓东的这本书使我的这种感情更深了一层,因为它让我比较深入地知晓其成为名刊的秘诀。下面说的是对于这本书的读后感。
晓东写的这些文章有三个特点:实践性、概括性、前瞻性。
首先,实践性。书名中的干字凸显了这一点,即所言所思都是源自干的实践。尽管作者原初想做个学者,但他干了编辑之后,确实是真干,开始从实践中学习如何做个好编辑,探索如何提升刊物的质量。印象为深刻的是关于如何加强编委会建设的论述,它认为现在很多刊物聘请学术大咖组成编委会,这样的门面编委固然有一定作用,但从更好发挥引领和创新的作用来说,需要建立由刊物编辑主持的实用编委工作室,使学者和编辑一起策划选题、审稿、约稿。对此,晓东提出了一些切实的可操作的措施。这样的认识和对策,没有干的实践是不可能提出来的。
其次,概括性。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如何干好学术刊物编辑的讨论做了概括;二,对于《文史哲》在改革开放以来如何办刊的历程做了概括。前者集中于作者概括的七个关系:类工作与创造性工作的关系、编辑身份与学者身份的关系、配合刊物举宏观学术大旗与探索具体新知的关系、扎实守成与开拓工作新局面的关系、服从程序与精英人治的关系、立足中国传统与面向世界学术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一般人文学术的关系。后者就是作者所谓的预见大势、介入大势、见证大势,并以相关的事例进行了说明。
后,前瞻性。上述两方面概括,其实质指向便是该书《跋》中所说的预流,即如何以史为鉴,得预学术之新潮流。这一旨趣意味着,作者关注当下如何预流的问题,这就是其前瞻性。《文史哲》主编王学典提出了这样的预见:新中国的人文学术正在经历第三次大转型。此前的次大转型是1949年以后从民国学术到新中国学术,第二次大转型是1978年以后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人文社会科学到以现代化(现代西方是其标杆)为纲,而第三次大转型就是走向以本土化(中国化)为纲。本书的第三、四、五编的文章大多体现了对这一前瞻性预见的论证和思考。
接着预流的话题,从编辑与作者、刊物与读者的角度谈点意见。就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来说,刊物需要预流学术新潮流,特别需要注重发现、扶植年轻作者。因为预示学术新潮流的新概念、新领域、新思想往往首先是由他们提出来的。年轻作者作为学术新潮流的先锋和弄潮儿,这一点,《文史哲》是有切身体会的。1954年该刊发表了两位年轻人关于《红楼梦》研究的文章,由此引发的讨论成为上述当代中国人文学术次大转型的标志性事件。这被称为事情是两个小人物做起来的,而大人物往往不注意,并往往加以拦阻。
对于青年人何以更能发明创造做过思考。他说:青年人比老年人强,贫人、贱人、被人们看不起的人、地位低的人,大部分发明创造,占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他们干的。百分之三十的中老年而有干劲的,也有发明创造。这种三七开的比例,为什么如此,值得大家深深地想一想。结论就是因为他们贫贱低微,生力旺盛,迷信较少,顾虑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说敢干。这个结论不见得无可商,但它认为贫贱低微与生力旺盛有着内在联系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刊物编辑鼓励学术地位低微的年轻作者,激发他们生力旺盛的学术创新,是刊物得预学术新潮流的重要基础。现在大多数刊物为了追求引用率、转载率,很少发表年轻人的文章。按照上述的说法,似乎刊物上文章的作者应当青年人占七成。这也许很难做到,但青年作者要有较高的比例,则是应该提倡的。从晓东的文章中不难看到,注意小人物的传统,正在《文史哲》干编辑的实践中得到继承发扬。这必将助力于《文史哲》在共和国人文学术第三次大转型中实现得预学术新潮流的办刊境界。
刊物出来了,是为了给人看的。因此,这就需要了解一下在读者的眼光里什么样的文章是具有预流的意义的。按照本书作者自己的体会,可以用心头一震、眼前一亮来概括。所谓心头一震,就是揭示了时代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颠覆了原先以为天经地义的定论。在上述1978年由真理标准大讨论引发的在学术领域破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潮流中发表的某些文章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读书》在当时之所以洛阳纸贵,就在于那里总有这样的文章。不入主流,难成一流,似乎已为学术刊物界所公认。入主流就是要关注时代问题,但这绝不是套用、注解某些宣传口号,而是要把时代课题转化为具体的学术问题,使读者从中感受到时代的脉动。所谓眼前一亮,就是打开了学术研究的新视野,看到了学术研究的新方向。以中国哲学史研究来说,20世纪80年代李泽厚发表的论文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究其原因就在于它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和研究方向,比如救亡与启蒙的关系、心理积淀与思想传统的关系等。李泽厚关于这些问题的观点不一定都是对的,重要的是在读者眼前展现了某种另外的可能性。《文史哲》近些年连续举办人文高端论坛、策划重要选题,为的就是要让读者心头一震、眼前一亮。
写了这些读后感,是希望晓东在今后干编辑的实践中,进一步记录下《文史哲》在共和国人文学术第三次大转型中的预流。
编 先成婚后恋爱
我真能成功入职《文史哲》么?/003
一场始料未及的幸福婚姻/006
古今中外四重语境下的《文史哲》办刊宗旨/010
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史哲》办刊历程之我见/015
第二编 为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鼓与呼
该人文学者登场了/023
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是怎样炼成的?/029
第三编 亲历儒学与自由主义的新一轮对话
自由主义从激进转向务实/045
执笔邀请函:初稿与定稿/055
儒学与自由主义对话:替代还是融合/058
第四编 和《文史哲》一起触碰大议题
重估孟荀二分的传统儒学格局/079
重审儒学与五四的关系/086
《文史哲》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大讨论/095
第五编 预见大势、介入大势、见证大势
西方学界近年儒学研究新动向/135
儒学与五四能和解吗?/155
迎接共和国人文学术的第三次大转型/169
第六编 如何面对学者、编辑双重身份
我所想到的七个关系/183
论学者办刊/196
把学术论坛变成干编辑的工作现场/221
跋 愿有识之士教我/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