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陕西》序
孔 明
今生今世,无论是谁,做了陕西人,应该为自己庆幸。不说黄帝、炎帝,不言周秦西汉,单道唐朝盛世,陕西都堪称泱泱中华的一方风水宝地。陕西遇着了唐朝,而且拥有了京畿之地;陕西遇见了唐诗,而且独占了唐诗高地。唐诗如同大唐盛世在中国王朝史上居于峰巅一样,在中国文学史上无需赘言,自然巍峨。古代中国享有诗国之美誉,不能说是唐诗所赐,却可以说唐诗的浓墨重彩为中国披上了绚丽的诗衣。在唐诗版图上,唯独陕西得天独厚,无论唐诗数量抑或质量,只有,没有第二。博读唐诗,诗魂悠悠,在诗行里游走,浸淫既久,人被诗化,出口不是诗,也是歌了。唐诗的魅力、魔力与感化力,于此可想而知!
唐诗林里,古代陕西的人文大观、人情风土、人物风流以及田园山水、名胜古迹等,都是绕不过去的,就如同皓月当空,谁也不能无视一样;就如同万绿丛中一点红,人不惊艳,咋可能呢?那种独有的风景、风情、风物、风韵、风骨,仿佛春风扑面,又如花香袭人,躲犹不及,不期然已身临其境而叹为观止;遍游陕西,旮旯拐角都有唐朝遗韵,稍不留神就有唐诗余韵,驻足流连就有唐诗人物形影足迹可觅,洗耳恭听就有唐诗本事耳闻能详。咦!人道是陕西一阈,呈现的却是大唐王朝的盛世气象与博大情怀,更兼备中国人文地理的国家特征与民族图腾。因此之故,饱读唐诗,读进去了,很容易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此中美妙,一言难尽。就好像是旧地重游,眼前似曾相识,又恍若隔世,忍不住要抚今追昔、缅怀古人了。或许自己的祖先就曾生活在陕西,也或许祖上某个人物曾在陕西宦游,更或许追根问底,自己原本就是陕西的唐人!
如果不读唐诗呢?那就不无遗憾了!不读唐诗,就不能领略陕西的人文丰厚;不读唐诗,就无法读懂陕西的前世今生;不读唐诗,就难以真正感悟陕西何以成了皇天后土的代名词。的遗憾是,不读唐诗,今生今世极可能与陕西皇天后土失之交臂,对话都少了一种资本,毕竟在这方神奇的故土里,播撒了太多唐贤的种子,抓一把泥土就像抓了一把唐魂,就等同与唐贤握手。妙乎哉,不妙乎?
话说到这份上了,再说《唐诗陕西》丛书呼之欲出,真不是夸张;说其水到渠成,真不是自作多情;说其应运而生,真不是欺世盗名。
呈现在读者(唐人后裔)面前的《唐诗陕西》,分册有五:一曰《大唐三百年》,二曰《京城长安》,三曰《天府关中》,四曰《秦岭风情》,五曰《人文纵横》。顾名思义,就足见选注者只眼不俗,匠心独具,用心何其良苦,其视野在云横秦岭之上,其学识如云破月来花弄影,其钩沉直似学海爬梳,梳理出来的都是唐诗里的一串串珍珠,都带有陕西的胎记。一套《唐诗陕西》在手,唐诗陕西便横空出世,唐朝陕西更一览无余。
《大唐三百年》,唐诗三百年。盛世之治,安史之乱,都在陕西地面上演;兴而盛,盛而衰,都有唐诗陕西为证。杜子美诗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所谓国富民强,此之谓也!太史公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唐人气度,唐人风度,唐人大度,唐人美誉度,俱从此而来。这样的国度,不被歌唱,那才叫怪了;既然被歌唱,唐诗焉能不蔚然成风?唐朝诗人辈出,唐诗登顶称雄,也就见怪不怪了。在唐朝,即使乡村野老,甚至妇孺文盲,不出口成章,也能吟出时尚韵句,那真道是一代风流,已惠及田间地头。那时候,唐诗之流行,一如当今之流行歌曲,人皆能哼哼几句,不哼哼那还是唐人么?
《京城长安》,真可谓诗城、诗都!读唐诗,真能读出一座城来,此城天下独一无二,那就是唐都长安。盛世繁华,长安为证;万国来朝,长安见证;自信风度,长安明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唐诗足可自证。在长安,诗仙李白,曾经傲视王侯;在长安,诗圣杜甫,曾经怀抱美梦;在长安,诗魔白居易一曲《长恨歌》,千年传唱。长安,借杨乾坤先生一句话,足可以自美:地域之美,时代之美,格局之美,气度之美,文化之美,科举之美……美中不足的是,唐长安诸般美轮美奂,后人大抵只领略了皮毛。想要全方位领略,那就非读唐诗不可。读《京城长安》,就算管中窥豹,也必喜出望外!那可是唐诗里的长安啊!
《天府关中》,有诗为证,那只能是唐诗。杜子美云: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秦中,即关中也!关中地面上能雄起周秦汉唐,岂偶然乎?至少唐以前的天府之国,不在蜀,而在秦,读罢《天府关中》,心中若还有疑问,那就得去恶补国史了!读这一本唐诗,始信关中的神奇不是吹的,确信天府之桂冠不是自封的。八百里秦川,在唐诗人韩琮眼里竟然是秦川如画渭如丝,这样的目光,这样的胸襟,这样的诗句,唯独唐人才能吟出!倘近距离观赏,跃入眼帘的却是这样的画面:万户楼台临渭水,五陵花柳满秦川。哦,这是崔颢的诗!崔颢是谁?就是写下唐人七律《黄鹤楼》的那位主儿!李白称羡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想来,也只有天府关中,才配得韩琮、崔颢的诗句!
《秦岭风情》,一定是别有风情,也是有唐诗为证。当今之世,谁人不知,何人不晓,秦岭不独是中华脊梁,而且是国中后花园,享有中国肺之清誉。秦岭横亘东西,居然把中国分为南北,把黄河、长江劈为两大水系,作为华夏儿女,岂能不顶礼膜拜?读罢《秦岭风情》,那风情在唐诗里温润香郁如美酪,婉转婀娜如歌舞,醍醐灌顶如雷音,不拍案惊奇,也当掩卷回味,只恨晚生了上千年,没赶上那人人挺胸凸肚、神气活现的如花怒放时代。然而,虽说沧海桑田只能咏叹,但能读唐诗而故国神游,也可谓三生有幸了!今夕何夕,竟然与唐诗相遇?今夕何夕,竟然能在唐诗里饱阅秦岭风情?说白了,那正是唐人风情!秦岭如画,秦岭如歌,秦岭如诗,那一定是唐诗!千年诗国,首推大唐;万首唐诗,首推秦岭。美乎哉,真美也!壮乎哉,真壮也!奇乎哉,真奇也!
《人文纵横》,纵横人文,人文,非唐诗而何?唐诗里有浪漫主义,如李白;唐诗里有现实主义,如杜甫;唐诗里有魔幻现实主义,如李贺、李商隐。说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登峰造极,至今罕有异议;说唐诗是华夏文明开出的一朵奇葩、结出的一枚神果,至今罕有质疑。唐人风流,有诗为证: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即使讽喻,也难掩唐人审美高调。唐人多情,有诗为证: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也只有唐朝,才会如此道情:直白如画,有隐喻,更有欢快。唐人风趣,有诗为证: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呵呵,那是怎样的人文环境,使唐人活得如此怡然自得!唐诗里更有《登科后》的少年轻狂: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只有人文包容,才有学子及第的如此张扬!人生得意,莫此为甚;人文底蕴,非此而何?人间万种风情,凭借人文东风,在唐诗里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到陕西来,品唐人诗,领略的是陕西风情,更是唐朝风情的硕果仅存!
杨乾坤先生,何许人也?读《布鼓集》,便能见识他才思之敏捷;读《中国古代文字狱》,便知他学识之渊博;读《司马迁与史记》,便服膺他学问之深厚;读《楹联趣话》,便敬佩他读书之博闻强记。他的记性奇好,加之口才出众,给他一个话头,他就能灵感喷涌,左右逢源,引经据典就像清风翻书,旁征博引就像天女撒花,道不尽的源远流长,说不完的掌故出处。眼见他信手拈来,又见他拈花微笑;他貌似信口开河,实则是黄河之水天上来,滔滔不绝是因为腹藏学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也!出于对他人品学养的敬重,陕西人民出版社礼聘他为《全唐五代诗》的特约编辑。与陕西人民出版社合作有年,他的奉献有目共睹,很多高难度的图书编辑,例如《关中方言大词典》等,都借助了他这个呼之即来的活字典。一半敬重,一半信任,合璧而促成我们向他再次约稿,委托他选注了这一套《唐诗陕西》。
《唐诗陕西》是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唐五代诗》的副产品。如果说《全唐五代诗》是一座山,那《唐诗陕西》就是这座山的峰巅;如果说《全唐五代诗》是一条河,那么《唐诗陕西》就是这条河的支流。读唐诗,陕西如影随形,不领略都不得行;游陕西,唐诗如魂附体,不阅读那等于白游了。
把《唐诗陕西》置于枕边,诗有了,梦也有了;把《唐诗陕西》置于案头,风有了,雅也有了;把《唐诗陕西》置于书架,陕西有了,唐朝也有了。岁月悠悠,诗意悠悠,拥有《唐诗陕西》,夫复何求?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