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对我国第四代地铁车辆基地上盖开发设计进行整体性研究;总结和分析其开发理论支撑、国内外现状、建设模式、适用性和必要性等问题,分析建设案例,对其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认知;建构完整设计开发体系,针对在开发设计中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多方面设计要素的分析,从城市层面、车辆基地层面、盖上建筑层面提出完整的设计策略,为行业从业者提供清晰明确的设计思路与策略参考,探索设计方法的适用性,希望引起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弥补国内车辆基地上盖开发建筑研究的空缺。读者对象针对地铁上盖开发和设计的从业者、学者及科研工作者。
主要针对地铁上盖开发、设计、研究的从业者、学者及科研工作者,为读者提供明晰的开发脉络、策略借鉴和以及更为适用的设计方法探索
近年来,随着我国轨道交通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TOD)一体化开发模式不断深化和创新,地产商纷纷抢占上
盖开发的高地,将轨道交通站点及其沿线土地资源的利用推向了高峰。车辆基地一
体化开发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空间活力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2012年,《国务
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指导意见)明确提
出要加强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更是吹响了以车辆基地厂房屋盖为平台,协同上
盖物业综合体开发的号角。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正式发布《中国城市轨
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将智慧城市与轨道交通相融合,提升TOD生活圈的幸
福感和获得感。地铁车辆基地上盖开发响应智慧轨道号召,迎合数字化轨道交通运
营趋势,将土地高效集约利用、环境生态绿色塑造、上盖数字化智能运营,作为第
四代地铁车辆基地上盖一体化开发的新特征。本书研究视点聚焦于第四代上盖开发,
将地铁车辆基地的上盖建筑与智慧城市理念相结合形成新的开发模式,解决车辆基
地上盖现存的城市割裂信息孤岛建管脱节等问题,期望对相关行业从业
者开辟新的设计思路有所引导。
本书首先通过对地铁车辆基地综合开发案例的梳理,总结了我国车辆基地上盖
开发的段代历程与开发模式特征,针对当前一体化开发的症结,结合智慧城市、智
慧轨道交通的发展理念提出第四代上盖开发设计原则;其次运用建筑设计理论、绿色
技术及理念、结构安全与防灾、信息工程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创新设计策略,建立
功能立体融合的、生态环境绿色低碳的、技术措施安全适配的、运维管控高效便捷
的第四代地铁车辆基地上盖一体化开发的创新体系,并针对第四代上盖提出立体上
盖、生态上盖、安全上盖、数字上盖四个方向的设计策略,结合国内大量实例,提
出相关经济技术指标参考值。希望通过第四代上盖创新设计策略的提出,进一步提
升社会经济效益反哺轨道交通建设成本,引导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进一步优化配置
与高效利用。
李翔宇 张继菁 马英
2021年9月于北京
李翔宇,男,1979年3月31日生。研究方向为:轨道交通站城一体化开发与设计、大型城市综合体、城市更新与遗产保护等。主持国家项目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一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主持*批未来学校(中小学、幼儿园)实验研究课题重点项目。公开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论著1册,获得奖2项,省部级奖4项。
第1章 导论 1
1.1 研究背景 2
1.1.1 我国轨道交通沿线综合开发快速发展 2
1.1.2 智慧城市催速轨道上的智慧生态圈建设 8
1.1.3 地铁车辆基地一体化开发步入智慧上盖新纪元 9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0
1.2.1 研究目的 10
1.2.2 研究意义 11
1.3 相关理论与研究界定 12
1.3.1 理论概念 12
1.3.2 研究界定 17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案例综述 20
1.4.1 国外研究动态 20
1.4.2 国内研究动态 24
1.4.3 研究现状综述 47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48
1.5.1 研究内容 48
1.5.2 研究方法 49
1.5.3 技术路线 50
第四代地铁车辆基地上盖一体化开发与创新设计
IV
第2章 第四代地铁车辆基地上盖模式特征与开发机制 53
2.1 上盖开发模式与段代划分 54
2.1.1 上盖开发设计模式分类 54
2.1.2 上盖开发段代划分 63
2.2 车辆基地上盖开发机制 69
2.2.1 前置设计条件与工作方法 69
2.2.2 车辆基地选址定位 73
2.2.3 城市空间结构体系 76
2.2.4 城市周边功能配置 82
2.3 现状痛点与设计原则 86
2.3.1 现状痛点 86
2.3.2 设计原则 87
2.4 第四代地铁车辆基地智慧上盖理念解析与发展趋势 89
2.4.1 第四代地铁车辆基地智慧上盖理念释义 89
2.4.2 车辆基地上盖一体化开发趋势分析 92
第3章 基于立体上盖的建筑空间布局设计策略 95
3.1 上盖功能复合叠加 96
3.1.1 盖上盖下的功能适用性分析 96
3.1.2 多基面功能协同配置 99
3.1.3 上盖物业开发类型与布局 103
3.2 上盖交通流线组织 110
3.2.1 车行交通流线组织 111
3.2.2 慢行交通流线组织 115
3.2.3 消防疏散流线组织 120
3.3 上盖建筑空间形态融合 121
3.3.1 形态体量消融弱化 121
3.3.2 天际线多样化呈现 125
3.3.3 界面层次消解分化 128
V
第4章 基于生态上盖的场地环境设计策略 131
4.1 上盖生态环境与景观层次设计 132
4.1.1 生态环境塑造 132
4.1.2 视线通廊设计 137
4.1.3 立体景观过渡 140
4.2 上盖绿色理念与生态技术运用 143
4.2.1 海绵上盖技术应用 143
4.2.2 清洁能源辅助利用 147
4.3 上盖开放空间与小品设施设计 150
4.3.1 多维度下沉广场丰富空间层次 150
4.3.2 出入口的便利性导向 152
4.3.3 景观序列主题式展开 156
第5章 基于安全上盖的关键技术设计策略 161
5.1 上盖结构转换与布局 162
5.1.1 盖上盖下结构限制 162
5.1.2 盖下结构协同上盖布局 163
5.1.3 结构转换层结构选型 164
5.1.4 地铁车辆基地上盖结构选型 170
5.2 盖上盖下消防减灾 172
5.2.1 多方面整体消防设计 172
5.2.2 用多种方式进行人员疏散 175
5.2.3 形成层级化应急减灾体系 176
5.3 盖上盖下减振降噪 176
5.3.1 整体结构减振处理 177
5.3.2 车辆运行噪声控制 178
5.3.3 外部车辆噪声源控制 179
目录 .
第四代地铁车辆基地上盖一体化开发与创新设计
第6章 基于数字上盖的智能统筹设计策略 181
6.1 上盖智能化系统利用 182
6.1.1 BIM全流程统筹 182
6.1.2 人工智能全系统利用 184
6.1.3 大数据全方位共享 185
6.2 上盖开发管控与运维 186
6.2.1 权属与开发时序 186
6.2.2 一体化管理与风险控制 189
6.2.3 上盖运营与后期维护 190
总结与展望 191
参考文献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