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爱华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汉学家。作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学系汉学研究的一代引领者,薛爱华在唐代物质文化史、中外交通史、道教研究等领域贡献卓著,足称一代大家。针对其学术成就,国内学界的译介与研究工作仍稍嫌不充分。基于此,本书立足文本分析,从学术史和比较的视角出发,对薛爱华的生平经历和学术研究展开全方位考察。并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文将梳理与薛爱华汉学研究工作有关的历史性事实,并通过全面收集、整理、 研读与分析其汉学研究论著与论文作品,尽可能为学界呈现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 本风貌。
其次,本文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薛爱华专著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专题研 究工作,以期从学术视阈与研究方法的范式与因革流变的角度深化对薛爱华不同 时期汉学研究模式与特色的理解。
其三是自觉得以更为宏观的西方古典汉学发展 史视角理解薛爱华的汉学研究,并通过对薛爱华的个案研究形式,以局部照见整 体,对认识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乃至整个欧美古典汉学研究的历史走向、理论特 色、学术视阈等更为重大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系和管窥之途。
前言
薛爱华(EdwardHetzelSchafer,19131991)是20世纪下半叶欧美古典汉学界的代表性学者。他在唐代物质文化史、中西交通史、古代文学研究等领域均出类拔萃,堪称一代大家。国内学术界早在20世纪90年代便已有一些对薛爱华代表作品的译介与评述。然而相对于薛爱华其人在20世纪域外汉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相对于其汉学论著作品的丰硕和内容的多样化,目前对其展开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仍旧是相对不充分的。
基于此,本书立足于文本分析,用学术史的、跨文化的方法,对薛爱华的生平经历以及学术研究展开全方位的考察,并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本书将梳理与薛爱华汉学研究工作有关的历史性事实,并通过全面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其汉学研究论著与论文作品,尽可能为学界呈现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风貌;其二,本书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薛爱华专著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专题研究工作,以期从研究方法的范式与因革流变的角度深化对薛爱华不同时期汉学研究模式与特色的理解。其三,以更为宏观的西方古典汉学发展史视角理解薛爱华的汉学研究,并通过对薛爱华的个案研究形式,以局部照见整体,对认识20世纪下半叶美国乃至整个欧美古典汉学研究的历史走向、理论特色、学术视阈等更为重大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系和管窥之途。
具体而言,本书首先对薛爱华之前古典汉学的发展史作一精要的梳理与概述。古典汉学源起自早期西葡天主教士的中国观察,自19世纪法国学派兴起而蔚为大观。法兰西学院雷慕沙、儒莲、沙畹、伯希和等人,见证着古典汉学研究从稚嫩走向辉煌的进程。古典汉学以语文学为本,重视翻译与注释研究,其传统得到了夏德、劳费尔等学者的发扬。正是他们将这一传统嫁接到美国学术土壤之上,推动了美国古典汉学研究的成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学系的诞生与发展正是植根于这种历史语境之中。经由莱辛、赵元任、卜弼德等学者的教研实践和薪火相传,而终以古典汉学研究傲视美国西海岸学术界。
薛爱华正是伯克利东语系所培养出的杰出学子,但其学术师承却并非如此简单。薛爱华早年对人类文化、文学作品的广泛爱好孕育了其为学的宽广视野以及为文的丰沛才情;语言学天赋与勤苦使他得以掌握数十种东西方语言,为其广泛利用多国文献开展研究提供了条件;本科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使得薛爱华能够在文本研究基础上融汇博厄斯派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后,博士师从伯克利卜弼德的学术经历奠定了其汉学研究的语文学底色、视阈与翻译方法上的特点。
以前述汉学史及薛爱华学术渊源之梳理与分析为基础,本书从目录学角度审视薛爱华学术研究视阈及其发展。通过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薛爱华的作品,我们可以勾勒出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模式:薛爱华的研究按时代先后可分为前后二期。就前期(20世纪5060年代)来说薛爱华主要致力于唐五代物质文化史与中西交通史研究,《闽国:10世纪的中国南方王国》《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等作皆为此类;后期(20世纪7080年代)的作品转向神话、民俗、道教、道教文学等领域,《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唐代的茅山》《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等作皆为此类。
本书继而对薛爱华前后期代表作《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开展专题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和编写体例,通过翻译-注释研究法、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及合理想象的运用,对唐代南越自然与人文物事作了细致而全面的介绍与描写,并以此勾勒出存在于唐代文献中的南越世界的整体风貌。《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出现标志着薛爱华走上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学研究道路。通过对曹唐诗歌的文本分析,薛爱华深入探讨了曹唐游仙诗的内涵、母题、主题等问题,并利用其诗作为研究材料,开展针对唐人想象中的道教神仙世界的考证和描写。
在文本研究基础上,本书转向对理论问题的探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有着明确的理论与方法论指导,它以语文学为大宗,在当时的欧美中国研究的浮躁语境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独特性。此外,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石汉文英译理论与实践颇具特色,其保全源语言语义与语境色彩的翻译范式相对于音译和功能性翻译等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后,因为薛爱华著作等身,且革新了中西交通史、名物考证研究、道教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也因为薛爱华在学术社团实践、教学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为中国研究和中国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我们认为,从20世纪域外中国研究发展的大历史语境中看,薛爱华无愧为美国一代具有代表性的古典汉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