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笔者打小就喜欢读史(严格说是看历史故事书,还不是正统历史书,白话文的版本),尤其喜欢看《东周列国演义》(或是《东周列国志》),那时还不知有《史记》呢。印象特别深的,是读小学时看了一部电影,片名《大刺客》,是笔者那个年代香港邵氏电影公司拍的,主角是王羽(当年他可是古装武侠动作片天王)。当时看的时候只是被武打动作吸引,后来才知道故事的背景在《东周列国演义》里就有,讲的是聂政的故事,也慢慢才知故事原来是出自《史记·刺客列传》。原来古装电影中讲述的像是有关田单复国、吴越相争、孙膑与庞涓等的故事,这些原型都出自《史记》。
等台湾的远流出版社出了一套《中国历史演义全集》,由李敖校订,笔者也就忍痛买了一套。笔者很艰辛地把整套书看了一遍,伤脑筋的还不是半文言半白话的文体,而是古人古国古事一堆的难字,字典嘛查也不是、不查也不是,所以读来颇为辛苦。但是其中的两本却被我翻阅、画线与做心得笔记到惨不忍睹的地步。不为别的,就是:太好看了!
中国自汉朝以来独尊儒术,这么做的结果是天下文章就只剩下了孔孟之道、圣贤之道。然而何其有幸,前人还帮我们留下了《东周列国志》(以下简称《东周》)。何谓诸子百家?看《东周》。何谓三寸不烂之舌?看《东周》。古人是怎样劝谏君王而昏君又是怎样自取灭亡的?还是看《东周》。甚至于现代销售技巧讲的SPIN法,都能在《东周》看到相关的影子。孙武写了《孙子兵法》,那到底孙武实践过没有?看《东周》便知。孙膑与庞涓是谁砍了谁的双脚而又是谁被万箭穿心?答案在《东周》。还有,孙武跟孙膑是同一个人还是不同的两个人?(这问题我问了不下十人,没一个人知道。)他们之间有何关系?答案就在《东周》。我们高中读过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那这故事背景是什么?我们听过上下其手这个成语,但你可知它本意典故出自哪呢?(同样那十位笔者的样本里面也没一个人知道) 还有,齐大非偶又是怎么来的?
等人生经历多了,方才体会出苏秦所说吾今日乃知富贵之不可少也;做了几年销售工作,自己老是怨叹为何总是没法成交,后来才知关键原因其实范雎早就说过,信与不信之异也。至于说年纪大了还要觅一口饭吃,就一定要听听百里奚是怎样跟秦穆公介绍自己的。
这些体会与心得都还是在看故事这个层次。等把《东周》看了又看,笔记做了再做,才忽然发现这段历史不断地提到一件事,就是做臣子的或是游说之士不断地劝谏君王,但是君王有时听、有时不听。偏偏这些听或不听如果以蝴蝶效应来看,当初只要有一两件不论是听或是不听做个反转,那我们今天的历史就会全部改写!想想看下列这些事件:
★ 齐桓公如果不听鲍叔牙的话而杀了管仲,后果会怎样?
★ 虞国国君如果听了宫之奇的话不让晋国借道,还会有唇亡齿寒的成语吗?
★ 秦穆公如果不听百里奚的话,秦国会强盛?
★ 楚平王如果不听费无忌之言,怎会有伍子胥过昭关?
★ 夫差若是早听子胥之言,又怎会有卧薪尝胆 出现?
★ 魏惠王如果听了公叔痤之言或杀了卫鞅(商鞅), 还会有秦国变法?
★ 秦安国君的华阳夫人如果不听吕不韦之言去收公子异人为子,怎会有秦王政?就更不会有秦始皇了!
《东周》的历史多是记载军国大事,涉及的人物也都是当时的诸侯臣将,但为何他们在听了某些话之后随便就做了决定?而这些决定在我们后人看来几乎全都不是理性决策! 当时的知识水平跟今天相比固然还是初级阶段,所以拿我们现在普遍听过的所谓方案比较或成本效益分析等来看古人的决策模式,似乎一直停留在马斯洛所说的生理与安全需求,自我实现这件事在诸侯心中出现的比例竟然是如此之低!
既然有那么多因为听或不听而引发的故事,那就一定也有说与不说的故事参与其中。说跟听是两个人的对话,既然是两个人出场,就会有角色与权力的差别,他们之间可能平行,但更多的是有上下之分。角色与权力的差别用图1做简略说明:
在象限1,说与听这两者,皆属于位阶高层者,如古代与现代的两国君王或是国家领导人之间,两国外交往来的使者或大使之间,或是现代两家大企业的负责人等,如果他们的势力均等,说与听基本上是平行往来,没有因势力不等而引起所谓的心理压力这种情况。至于大国对小国,则归属到象限2跟象限4。
跟象限1视同等距的是象限3。大家都是市井小民与凡夫俗子,爱说爱听或是不说不听都随自己喜好,可视为八卦、可视为聊天、可视为建议、可视为多话。
中国古代历史多是以国家之间、君臣之间、战争攻伐问题所衍生的人物事件做记载而流传下来,极少是市井小民的记载,也不记和平时期人民的生活如何,故取材自历史,就发现历史多是下对上、臣对君的谏言,也就是下图象限4的区块。故本书主要探讨的就在说者与听者两方因位阶的不等所引起的对话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