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语学习者会话增量行为习得研究》包括了:分析框架描述、研究方法、中国英语学习者会话增量行为的语言形式选择、中国英语学习者会话增量行为的语用功能取向、中国英语学习者会话增量行为的实施与学习者因素之间的联系等。
序
转录符号说明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本书研究的对象
第二节 本书的必要性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关于会话增量现象的研究
一 会话增量的定义
二 会话增量的形式类型
三 会话增量的交际功能
四 会话增量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 关于二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研究
一 言语行为的实施
二 礼貌语言的表达
三 会话含意的推理
四 话语标记语的习得
五 会话行为的开展
六 影响二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的因素
七 二语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关于二语语用能力界定与分类的研究
一 托马斯(1983)的研究
二 巴克曼(1990)的研究
三 琼(2002)的研究
四 陈新仁(2008,2009)的研究
五 本书所采用的语用能力分析框架及其原因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分析框架描述
第一节 会话增量行为的重新界定
一 会话增量行为的操作定义
二 会话增量行为与相关现象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节 会话增量行为:动态交际中的元语用意识调控形式
一 会话增量行为与会话的动态性特征
二 元语用意识程度与语用能力
第三节 会话增量行为与语用能力之间的关系
一 体现语用语言能力的会话增量行为
二 体现语用认知能力的会话增量行为
三 体现社交语用能力的会话增量行为
四 体现会话组织能力的会话增量行为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研究方法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语料来源
一 英语本族语者会话语料
二 中国英语学习者会话语料
第三节 数据收集
第四节 数据分析
一 标注
二 提取与统计
第五章 中国英语学习者会话增量行为的语言形式选择
第一节 中国英语学习者实施会话增量行为时使用的语法范畴
用于会话增量行为的短语类型
用于会话增量行为的从句类型
三 用于会话增量行为的完整句子
……
第六章 中国英语学习者会话增量行为的语用功能取向
第七章 中国英语学习者会话增量行为的实施与学习者因素之间的联系
第八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第二,尽管场景不同,对会话结构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说话人使用延伸型会话增量时所体现出来的语用语言能力要高于对非延伸型会话增量的使用。就整个会话进程而言,不管其前面有没有出现明显的停顿,使用延伸型会话增量时整段话语(包括会话增量及其先发话语)听起来在句法上和语义上是完整的。福特、福克斯和汤普森(2002)指出,相对于非延伸型会话增量,延伸型会话增量所体现出来的说话人对话轮构成单位(turn-constructionalunit)的掌握能力更强:说话人不仅使用了会话增量的形式来解决会话应对中的问题,还能在其先发话语句法结构的基础上以更加自然的方式①重新提供转换关联位置。从这个维度来说,本书认为,合理使用延伸型会话增量所体现出来的说话人的语用语言能力更强。
综上所述,英语本族语者在实施会话增量行为时所选用的语言形式比较丰富,有短语、从句和完整句子等形式。从具体类型上看,英语本族语者可能会通过介词短语、副词短语、名词短语、分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连词引导型短语等形式实施会话增量行为,也可能会使用状语从句、关系从句、宾语从句、连词引导的从句等。
此外,从会话增量与其先发话语之间的句法关系看,英语本族语者既使用了延伸型会话增量,还选用了非延伸型会话增量。卡斯珀和罗斯(2001)、罗斯和苏怡如(Su,2010)、陈新仁(2008,2009)等指出,说话人为实施某一行为所选择的全部语言实现形式体现了其语用语言能力。据此,本书认为,说话人实施会话增量行为时所选用的语言形式也体现了其语用语言能力。本部分为理论探讨,第五章第三节将从英语本族语者与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比的角度进一步论证这一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