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故乡》是作者的一部散文集,书中文章体现了那个年代朴实的农民所拥有的坚忍、执著和毅力,字里行间尽显生命的质朴。这部散文集体现着作者对故乡浓浓的情怀,其中部分篇章在报刊发表,引发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
《回不去的故乡》是作者石俊荣以发生在故乡白水县北塬镇却才村的故事为题材所撰写的散文集, 还原自己记忆当中故乡的的样貌。作者以淳朴的语言、简洁的文字、浓烈的情怀、有趣的笔触,描述了那个年代农村的凡人凡事,仿佛是农耕文明走向现代文明转折时期偏远乡村的一幅“素描”。
坚硬的石头
——石俊荣和他的“乡村叙事”写作
我至少看过两本石俊荣的书,一本是十几年前看过的,文字质朴,情感真挚;第二本书就是这本《回不去的故乡》。
我与俊荣同事多年,心气相通,过从甚密,算得上“知人”,这些年更通过自媒体了解着俊荣。他是一位有热血、有理想、有个性的职业媒体人,自媒体作为补充,扩大了他作为媒体从业者的影响力,也有力地放大了他的主业效果。我要表达的更深一层意思是,自媒体更揭示了他的另外一面,在微博上,他的视野广阔、论见敏锐、嬉笑怒骂、针砭时弊。“石锅”让许多人佩服着迷。而微信公众号“石俊荣”则展示了他性情的另外一面,冷峻、迷惘、深情和淡淡的忧伤弥漫在他的作品中,也因此赢得了广大粉丝,尤其是朋友圈粉丝以及和他有相同经历和情感诉求的朋友们的赞叹与激赏。
俊荣的公众号“石俊荣”屡有发布更新,我都关注着。他一路写来我一路赏读,他以一个儿子的切肤感受、记者的独特观察、作家的细腻笔触,向我们描述了一幅色彩并不斑斓的暖灰色调的乡村图景,展现了种种即将消失的人情世故,描绘了一个不确定的故乡——陕西以北、白水以远、台塬和高原交接的乡村……
俊荣的文字,题材涉及面其实很窄,主要写了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间过渡地带的乡村图景,通过一个视角,也许是位少年,也许是进了城的乡村青年,通过“他”来讲述发生过的或正在发生的乡村故事。这些故事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在线式”乡村图景的感怀,眼下依然在发生;第二类,虽然写的是故乡,但不是真确的故乡,它们实际上是对温暖而易逝的“过去式”乡下的回放、悼念与怀恋等;第三类属于其他,所涉故事只是背景,文字其实另有深意。
俊荣的文字打动过许多人,其中一部分就是和他一样来自壮丽且贫瘠的高原和平原,在都市里生活、生存、生长的“两栖人”,所谓“回不去的故乡”者,他写出了他们的困惑、不安、留恋和向往。那是一种灵与肉的分离式痛苦与煎熬,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乡愁,“我不能再回去干那些活了,路边已经没有翻倒着的要我扶的庄稼车了,村边没有需要我吆牛耕种的地了,锄地的人越来越少,南峁没有人向沟上背石头了,西沟那些割草、挖药和砍柴的小伙伴也都无踪无影了,镰刀已经生锈了,犁和耧挂在墙壁上……”(《回不去的故乡》),这是飞速发展的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带给我们的“情感”滞后——身体在奔跑,思想在紧追,情感在停滞。但是,真实的情况是,我们对生存环境甚至生存困境的忧虑并没有阻止我们迈步向前。
他对这个世界是认真诚实的,或者说,他的生活态度是诚挚的,人品、文品和作品都体现了这一点,读石俊荣带有“自记”色彩(还没到“自传”)的作品,你会看到一位实诚的山区少年形象,他割草、打柴、吃饭、上学、打工、遛弯、晒太阳、围观货郎等,他总在认真地讨生活,无论这个世界让他遭受怎样的挫折,但他始终报以纯朴的笑容。石俊荣写作的最大长处,是他的真诚。
我的印象里,俊荣最锥人心的篇目是《回不去的故乡》。那是双亲去世后的纪念文字。但俊荣重点写了苦难的母亲,“母亲1941年出生在河南省鄢陵县柏梁镇林家村,外爷扛枪上了战场……从此杳无音信。……外婆把比母亲大两岁的儿子寄养在邻家,抱着半岁的母亲扒上火车离开家乡,一路朝西逃难。外婆最后来到了陕西省白水县最北边的地方”。
“母亲坟上的迎春花已经开了,父亲坟上的迎春花也开了”,这是文章的开头,俊荣以震撼的直率与朴实打动着我们,这篇不长的文字,写了母亲少小千里逃难,亲人的离别之苦,思念之苦,也写了重逢之喜,相认之喜,也因此凝聚成文章里太多的热泪。
俊荣是这么有克制地写兄妹再聚的场景的:“母亲的三个表哥两个已经不在世了。二表哥、我们的舅舅李喜旺八十三岁了,他精神矍铄,三十多年不见,见到亲人的那一刹那,两个人紧紧握住了彼此的手,母亲叫了一声‘哥’后,泪如泉涌……那晚,他们彻夜未眠,说了很多话。”
同样打动我们的还有那些满浸着真情的真实细节:“父亲用过的那把夹镰还挂在窗台上”“母亲那把磨得已经没有棱角的铜钥匙”“小麦里水黏得太多,直接碨成了燕麦片。水黏得太少,面粉飞扬,面与麸子分不清,整个面是红的。水黏得太早了,渗进麦子,碨出来的面是青的,黏太晚了湿漉漉的,碨面能把罗底糊成糨糊。”(《有馍有面》)这样精细到琐碎程度的观察,可见作者观察、体察生活对象的用情、用事、用功之勤。
而我还要补充说,他的跌宕却丰富的人生经历铸就了他坚忍顽强的一面,让他坚定地面对人生,成为一块坚硬而内涵丰富的石头。石俊荣作品里有这样一个桥段,没有经历的人绝对看不懂,即便解释也不容易懂——“亲戚过事,我经常挤在人群里去看人家坐席。请走了跟我在一个窑洞里安顿的大人后不久,我就悄悄跟上去,不能跟太近,太近了人家是数好的人,去了多出个我,会被大人训斥;也不能离太远,太远了会有跟我一样的娃挤上去,偶尔还有机会替补上去。”(《坐席》)山区村里过红白喜事,孩子们眼馋想挤进宴席上混口吃的,作者独到而准确地把握到了这个情景的分寸感和少年心理。不用说,这首先得益于生活的赐予。
石俊荣曾经感叹:“外婆和母亲遥望老家,跟我漂泊在路上一样。”这里有深情的眷顾、留恋、惋惜。石俊荣还说过:“人生就像蒲公英,被风吹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这里有深刻的豁达、经历与释怀。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己亥岁这个沉沉的暮夜,我写完上述文字依旧意犹未尽。俊荣爱秦腔,是既爱又唱的那种,我喜欢俊荣唱《劈山救母》中“刘彦昌哭得两泪汪”时酣畅淋漓的样子,我和俊荣曾经不同,后来有了交集,有较相同的感触认识,有幸同道,未来还远,当然也冀望他有平顺宽阔的未来。
石俊荣,1972年生,陕西白水人,知名记者。著有通讯散文集《生死考验》,现就职于《西安晚报》。
回不去的故乡
采药
种地
一地西瓜
青黄不接
有馍有面
小学记事
我的学校我的班
门前的路修好了
黄纸春联
管饭
田间地头
老鼠
牵挂
上锁的门
村有往来生意人
远去的师父
辣子汤
行门户
埋人
坐席
平锨
土炕
借东西
要账
风过庙门
村里的树
东涝池
我的白天和夜晚
看电影
生产队的那些事儿
村西头的烧砖窑
做点生意
几尺粗布
一窝窝好鸡
穷不离猪
驴的脾气
耱地
场
收麦
军用水壶
六月麦上场
麦囤
忙罢
药铺
油灯
从冬月到腊月
过年
正月十五提灯笼
做豆腐
村里的戏
一生一场风
后记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