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是把建筑、环境、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一个研究成果,是一个新的应用性理论,是作者在长期的项目实践中学习、总结、归纳出的一个的理论体系。作者在2014年形成建筑共生体概念,至2019年创立建筑共生学,建立起建筑共生学理论。建筑不仅仅只是建筑本身物质客体,还包括人与环境,由人、环境、建筑所组成的建筑共生体,其由材料、设备、形体、空间、人体、阳光、空气、雨水、植物、心理、思想、文化、风俗、制度、经济、科技等等众多多层级因子所组合而成,各因子都有各自特点特性,他们相互关联共生,发生不同程度的利弊关系,有互利、有利、偏利、偏害、有害、互害等共生作用关系。本书对建筑共生体进行了因子层级分类,论述了各因子的特点特征和他们相互之间的共生作用关系,再分析了在建设项目的前期策划、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施工、使用、运行管理、修缮、拆除及项目咨询、评价等中的实践应用,特别是提到该理论在制造建筑设计机器人中应用,这对完善建设项目、改善人居环境和对建筑进行自动化设计,具有积极和开创性的现实意义。
笔者通过对建设项目前
期策划、设计、施工、经济
、管理等长期的实践和思考
,至2014年年底逐步形成
了“建筑共生体”的概念。建
筑是由众多的个体因子相互
作用、相互影响而组合在一
起的共生复合体,该共生复
合体被称之为建筑共生体。
经过五年的进一步实践和探
索,笔者通过案例实践,对
建筑共生体各组成因子及它
们之间的共生关系进行了研
究,形成了建筑共生学理论
。
组成建筑共生体的个体
因子包括视觉、听觉等人体
器官能感觉到的客观物质因
子,如建筑材料、设备、形
体、空间、人体、阳光、空
气、植物等,也包括看不见
、摸不着的心理、思想、文
化、制度、经济、科技等抽
象因子。
由各种个体因子包括物
质个体和非物质个体之间相
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的
建筑共生体,乃人为创造诞
生。建筑师或起到建筑师作
用的工匠等将各个体因子进
行组合、应用等,取长补短
,获其利避其害,使利益最
大化,创造出人造空间环境
。在个体因子的结合中,一
个因子获得好处的同时,可
能会出现对方因子受到伤害
,或没有伤害,或对方获利
等不同情况。研究建筑共生
体中各因子的特点及它们之
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学说
称为建筑共生学。
建筑共生体是伴随着错
综复杂的各种各样的因子相
互作用而产生的,众多因子
相互关联在一起,不可分割
。了解和利用各种因子的特
点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
,能在项目实践中**限度
地趋利避害,有利共享,有
害减之或避之,以发挥各自
优势,挖掘出项目的**效
益和潜力;能建造出更符合
人的生理、心理的可持续发
展的环境,改善人的精神面
貌,使人更有进取心,心情
更愉悦,更健康长寿。
在实践中,建筑共生学
应用在如下几个方面:(1
)建设项目的前期策划、城
乡规划、建筑设计、施工、
使用、修缮、拆除等活动;
(2)建设项目的咨询和评
价;(3)建筑自动化设计
软件的开发,建筑设计机器
人的制造,建筑的自动化设
计。建筑共生学理论在项目
上的应用,能优化完善建设
项目,改善提升人居环境。
关于共生思想,在20世
纪70年代,日本建筑师黑川
纪章就提出过,在其书籍《
共生的思想》的序言中提到
“共生思想不只是包括艺术
、文化、政治、经济、科学
和技术等领域,而且,共生
概念还涉及人与自然的共生
、艺术与科学的共生、理性
与感性的共生、传统与尖端
的共生、地域性与全球性的
共生、历史与未来的共生、
不同年代的共生、城市与乡
村的共生、海洋与森林的共
生、抽象与象征的共生、部
分与整体的共生、肉体与精
神的共生、保守与革新的共
生、开发与保护的共生等不
同层次内容的共生”。日本
还有一位大学建筑系统的专
业教师大西正宜,也在其《
建筑与环境共生的25个要点
》(2010年第2版)中专门
论述了建筑与环境的共生关
系。
但关于建筑共生体的概
念和系统性的建立建筑共生
学理论及明确该理论的应用
范围,则是笔者首次提出和
建立的。
鉴于此,笔者把该研究
成果命名为“建筑共生学理
论及应用”,并申请了知识
产权,于2019年11月13日
获得《作品登记证书》,登
记号为“国作登字-2019-A-
00845442”。
这次特地整理为图书出
版,作为该理论的授权推广
应用的配套用书。该理论需
在著作权人书面授权下方可
在项目上应用,没有经著作
权人书面授权,书中内容均
不允许在任何公开发表的文
件、研究报告、项目说明中
引用或用其他任何方式公开
发表。虽然笔者花了大量业
余时间和心血来完成,但面
于时间、水平及对世界认知
的局限,书中难免有不足和
错误之处,将在后续的实践
中继续补充和完善,也望同
行们在应用或研究中批评指
正。
第一章 建筑共生体
第一节 建筑共生体的由来
第二节 建筑共生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建筑共生体内因子的共生关系
第一节 建筑共生体内两因子间的共生关系
第二节 建筑共生体内各层级因子的共生关系
第三章 建筑共生体第一层级因子及其共生关系
第一节 建筑共生体第一层级因子
第二节 建筑共生体第一层级因子的共生关系
第四章 建筑共生体第二层级因子及其共生关系
第一节 建筑共生体第二层级因子
第二节 建筑共生体第二层级因子的共生关系
第五章 建筑共生体第三层级因子及其共生关系
第一节 建筑共生体第三层级因子
第二节 建筑共生体第三层级因子的共生关系
第六章 建筑共生学的应用领域
第一节 建筑共生学在项目前期策划中的应用
第二节 建筑共生学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第三节 建筑共生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第四节 建筑共生学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第五节 建筑共生学在建筑使用和运营管理中的应用
第六节 建筑共生学在建筑修缮中的应用
第七节 建筑共生学在建筑拆除中的应用
第八节 建筑共生学在建设项目咨询和评价中的应用
第九节 建筑共生学在制造建筑设计机器人中的应用
第七章 建筑共生学的应用案例
第一节 历史建筑的文化共生
第二节 废旧建筑改造修缮
第三节 人居环境改造提升
第四节 项目前期策划
第五节 历史建筑修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