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培训应把握好学校这一源头, 将学校急救知识教育规范化,但我国尚缺乏相应的规范急救公众培训教材或参考书,而已出版的急救科普读物内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较差。本书根据我国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制订培训计划和培训教材、课程,可较好适应我国师生的具体情况,有利于此项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课程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学习目标、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八部分:①我要成为急救员②急救须知③气道异物④心肺复苏急救⑤创伤急救⑥重疾急救⑦意外急救⑧个人和家庭备灾
我是一名急诊科医师,工作中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危急情况,其中有很多危险本可避免,却最终成为令人痛心的悲剧。
姐姐喂花生给弟弟吃,弟弟被花生卡住后,妈妈用手去抠卡在儿子喉咙里的花生,却直到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对劲才急忙送医,等到了医院,儿子早已没有了呼吸。一名高中生被送到医院时面色苍白,原因竟然是手臂划伤后不知道该怎样止血。一个小男孩从学校被送到急诊科,脸上流血不止,原因是因为小男孩平常有咬笔的习惯,当天一不小心,铅笔头就扎到了脸上。
每当目睹这些,作为急诊科医师,我意识到我们应该做点什么,但却又不知道该以何种方式、通过何种载体去普及这些最基本的急救常识。
2015 年,我在以色列希勒雅法医院急诊科学习期间,碰着多位青少年会协同救护车一起出诊,处理患者。在参与实践中,他们获得了更多的急救常识,并提升了自己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我想,我们也可以给国内的孩子们做系统的参与式的急救培训。回国后,2016 年10 月10 日,我们成立了“雏鹰志愿服务队”,走进校园,给孩子们讲授急救科普知识,并将这些工作经验整理、总结为《急救小专家成长记》系列图书。
在这期间,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一是青少年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不同,不同年龄的孩子应该培训哪些内容?二是“填鸭式”的培训效果并不好,比如不能只讲切菜刀不能玩,而是要去探索切菜会不会把手切破?如果不愿意把手切破,怎么办?三是志愿队人员有限,如何让更多的人加入我们来传播急救知识,从而让更多的孩子获益。
自2017 年年底开始,我们走进校园,对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12 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和培训。经过百余场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探索培训,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可以说,这本书是对这几年一系列“雏鹰青少年急救课堂培训”的总结。它不仅可用于青少年及广大公众急救知识的学习,也可以用于指导医护人员、校医、教师、家长设计现场培训活动。
一本书、无数节课、多个应用场景,完整的急救体系。
一幅画、无数细节、多种急救常识,易学的急救技能。
感谢您打开并能与家人一起阅读这本书,希望您能从中获益。
在“雏鹰志愿服务队”的活动和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得到了许多老师和朋友们的支持,在此感谢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张连阳教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梁隆斌教授、李远建教授给予的指导,感谢导师梁宗安教授对我的培养,感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彭晓飞和马凌燕老师对图片设计制作的支持,感谢张诗豪、刘雨雯对拍摄工作的支持,感谢富顺第一中学校张静梅和富顺县教育局及体育局何泽阳先生对书稿的整理,感谢巫金、我的女儿黄悦淇担任动作示范,感谢50 名热心的公众帮忙阅读初稿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还要感谢我亲爱的搭档黄楷森老师同我一起完成书籍编著和培训。
《孩子,你需要学会急救》,有料又有趣!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何顶秀
2021 年9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