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针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生物实验室、理化实验室、毒理实验室以及各类特殊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维护管理相关的内容展开阐述, 内容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类实验室综述、实验室选址与环境评价、建设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实验室通风空调系统、实验室电气系统、实验室给排水系统、实验室防火、实验室气体与危化品管理、实验室智能化工程、实验室三废处理、实验室公用设施运维管理等内容。
第一章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综述
第一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分类·
一、按照工艺所属学科分类
二、按照实验室使用*能分类
三、按照业务指导层次分类
第二节实验室及其附属组成
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其附属组成
二、卫生微生物实验室及其附属组成
三、理化实验室及其附属组成
四、毒理实验室及其附属组成
五、消杀实验室及附属组成
六、二噁英实验室及其附属组成
第三节实验室设施设备要求
一、BSL-1实验室
二、BSL-2实验室
三、BSL-3实验室
四、BSL-4实验室
五、ABSL-1实验室
*、AB*L-2实验室
七、ABSL-3实验室
八、ABSL-4实验室
九、从事无脊椎动物操作实验室
十、二噁英实验室
第四节实验室设备配置
一、微生物实验室设备简介
二、具体实验室设备配置情况
三、卫生微生物实验室设备配置四、毒理实验室设备配置五、二噁英实验室设备配置
第五节实验室建设规划与工艺布局一、实验室建筑基本要求二、专用实验区特别要求三、科研办公区设置要求四、安全与防护
五、室内环境
第二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选址与环境评价
**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选址
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选址
二、动物生物实验室的选址
第二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我国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所属分类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建设工程基本建设程序
**节决策阶段…
一、项目建议书阶段
二、可行*研究阶段
第二节 设计阶段
一、设计准备阶段(编制设计任务书)二、方案设计阶段
三、初步设计阶段
四、施工图设计阶段
第三节建设准备阶段
一、组建项目法人
二、土地征收和拆迁
三、“三通一平”乃至“七通一平”
四、组织材料、设备订货·
五、委托工程监理
六、组织施工招投标,择优选定施工单位
七、**施工许可*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手续
第四节施工阶段
一、施工准备
二、基础工程
三、主体工程
四、建筑安装工程
五、装饰装修工程
第五节动用前准备阶段
第六节竣工验收阶段
一、竣工验收的依据
二、竣工验收条件
三、验收分类
四、竣工验收程序
五、竣工验收内容
六、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七、竣工验收备案
第七节考核评价阶段·
一、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二、项目后评价的类型
三、项目后评价的方法
四、项目评价报告
五、项目后评价需要提供的资料目录
******六、《项目自我总结评价报告》编写提纲
第四章 实验室空调通风系统
**节空气调节系统
一、空气调节系统的组成
二、空调系统设计的内容
三、湿空气
******四、风量平衡与热平衡
五、空调设计程序与深度
第二节通风系统·
******一、全面通风系统
******二、局部通风系统
******三、复合通风
第三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通风空调要求
一、一般规定
……
*十*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公用设施运维管理
**节热源与供暖设备运维管理·
一、管理要求
二、设备运行要求
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第二节制冷及空调系统
一、管理要求
二、设备运行要求
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措施
第三节供配电系统运维管理·
一、管理要求
二、设备运行要求
三、应急管理
第四节给排水设备设施运维管理
一、给水排水设备设施的管理措施
二、给水排水系统的管理内容
三、给水排水设备运行管理的制度建设
四、给水排水设备运行管理的具体要求
第五节消防设施设备运维管理·
一、总体要求
二、人员管理
三、消防安全管理职责
四、制度管理
五、档案管理
六、重点部位消防安全管理
七、消防系统运行管理要求
八、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附录一医疗卫生机构检验实验室建筑技术导则(试行)
附录二 高致病*病原微*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开展传染病、慢*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食品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放*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健康相关产品卫生检测检验、健康教育以及疾病预防控制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卫生事业单位。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到县级共分为四级,本书要探讨的为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的规划、建设、运维等方面的内容。
一、按照工艺所属学科分类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按照工艺所属的学科可分为生物类实验室、理化类实验室、消毒实验室、放*卫生实验室、职业卫生实验室、特殊用途实验室和菌种保藏库。生物类实验室包括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卫生微生物实验室、动物学实验室等;理化类实验室包括物理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特殊用途实验室包括消杀实验室的消*产*消毒效果检测室、实验室药效测试室、模拟现场测试室,放**实验室的y谱仪实验室、放*源照*场、放*化学实验室,理化实验室的等离子光谱仪/质谱仪检测室,职业卫生实验室的环境测试仓、二噁英实验室等。
(一)病原微生物实验至
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光学或**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倍才*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但只有部分微生物可以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这些微生物被称为病原微生物或病原体。病原微生物中以细菌和病毒的危害***。病原微生物指朊毒体、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真菌、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是指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的实验室。
1.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病原微*物。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规定,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分为一级(BSL-1)、二级(BSL-2)、三级(BSL-3)、四级(BSL-4)。
(1)一级微生物实验室(BSL-1),即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一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2)二级微生物实验室(BSL-2),即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二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股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按照实验室是否具备机械通风系统,将BSL-2实验室分为普通型BSL-2实验室、加强型BSL-2实验室。
(3)三级微生物实验室(BSL-3),即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三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4)四级微生物实验室(BSL-4),即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四级的实验室,适用于操作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的微生物,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以BSL-1、BSL-2、BSL-3、BSL-4表示仅从事体外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以AB-SL-1(Animal Biosafety Level 1)、ABSL-2、ABSL-3、ABSL-4表示包括从事动物**操作的实验室的相应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分为从事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实验活动的实验室。
2.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采用的个体防护装备和基础隔离设施的不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又分为:
(1)操作通常认为非经空气传播致病**物因子的实验室;
(2)可有效利用安全隔离装置(如:Ⅱ级生物安全柜)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物因子的实验室;
(3)不能有效利用安全隔离装置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物因子的实验室;
(4)利用具有生命支持系统的正压服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物因子的实验室;
(5)利用具有Ⅲ级生物安全柜操作常规量经空气传播致病**物因子的实验室。
3.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点监测的疾病名称可分为呼吸道病毒实验室、肠道病毒实验室(含脊灰实验室)、媒介生物实验室、艾滋病实验室、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寄生虫病实验室、自然疫源地疾病实验室等。
(1)呼吸道病毒实验室
呼吸道病毒是指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中增殖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以外组织器官病变的一类病毒,主要包括****、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等。其中****实验室诊断以PCR、病毒培养、血清学为主;流感病毒诊断以病毒培养、抗原检测、分子生物学为主,血清学仅限于流行病学及回顾*诊断;禽流感病毒多用病毒培养,禽流感病毒培养选择疑似病例鼻咽部上呼吸道标本及尸检支气管分泌物和肺组织等下呼吸道标本,需要在微生物三级(BSL-3)实验室进行,包括微量中和血清学试验,血清学在人禽流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病毒培养、抗原检测是副流感病毒的传统实验室诊断方法,PCR技术检测副流感病毒**度超过病毒培养;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实验室诊断以病毒培养、抗原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为主;鼻病毒、人偏肺病毒、博卡病毒实验室诊断以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为主。综上,完整的呼吸道病毒实验室包括病毒培养实验室、病毒免疫学实验室、生化免疫实验室、血清学实验室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