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大夏书系·爱上劳动 点亮未来——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实践
由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局长俞沈江主编,特级教师、萧山区开悦幼儿园园长李阿慧编著的《爱上劳动 点亮未来》一书,汇聚了萧山区25所幼儿园一线幼教名师、名园长的经验,从为什么要重视幼儿园劳动教育、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生活小主人劳动课程构建、劳动小达人课程构建、家庭小帮手亲子劳动课程构建、劳动教育中幼儿必备的安全常识与技能等六个方面,对幼儿园劳动教育做出整体课程规划和基层实践探索,形成了完整融合于幼儿园一日生活和五大领域课程的劳动课程体系。本书既有理论的阐释、理念的引领,又有操作上的指导,还有实践范例的展示,整合了儿歌、故事、微视频、游戏等幼儿喜闻乐见的劳动教育培养策略。本书作为幼儿劳动习惯培养工具书,为幼儿教师提供幼儿园劳动教育的课程操作指南,促进幼儿夯实劳动之根基、养成劳动之习惯、培育劳动之素养、获得劳动之情趣。
?劳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学前期便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使幼儿爱上劳动、养成习惯,点亮幼儿的未来生活。
?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指南,提供可靠的抓手提高教学实效,手把手教一线幼师做好幼儿劳动教育,成就美好未来。
?本书系课题“迭代升级:以新工匠精神创新劳动教育模式的萧山实践”的成果之一,扎根于活泼泼的劳动教育课程实践。
?本书是一本桥梁书——连通理论与实践,指导一线幼师将劳动教育的理论与理念落地,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化为幼儿扎扎实实、伴其一生的好习惯。
?本书既有理念的引领,又有操作上的指导,还有实践范例的展示,方便实用,拿来就能化为有效的教学实践。
序
由俞沈江主编、李阿慧编著的《爱上劳动 点亮未来——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实践》将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夏书系”出版。作为一位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特别是劳动教育研究的同行,我谨向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由衷的祝贺。
我认为,《爱上劳动 点亮未来——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实践》一书,至少有以下三个重要特点:
第一,有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现实问题的具体针对性。著作开篇就分析了幼儿园劳动教育普遍存在的“劳动与生活脱节”“劳动与教育分离”“劳动教育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教育缺失,其超越“碎片化”“浅表化”“割裂式”的教育病态的努力勇气可嘉,在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理论探索上所取得的成果也值得肯定。
第二,有对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系统、深入的思考。要克服“劳动与教育分离”,本质上是要将简单的“劳动”过程与德、智、体、美等“教育”目标建立自觉的、内在的联系。本书所建言的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既有劳动价值观教育,也考虑到了劳动过程对于科学、审美、身体素质的自觉培养,实现了由“劳动”向“劳动教育”形态的转化。
第三,有幼儿园劳动教育对于儿童性、发展性的应有尊重。“生活小主人劳动课程构建”充分考虑了不同阶段小朋友的年龄特点。而“劳动小达人课程构建”,仅从“职业体验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微课程”“mini 场馆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微课程”“绘本支架下幼儿园劳动教育微课程”“节日主题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微课程”“穿编工艺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微课程”“小芽儿农场背景下幼儿园劳动教育微课程”等生动活泼的课程名称,就不难看出课程设计者的童心、匠心和课程实践的童趣、美感。
《爱上劳动 点亮未来——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实践》还有将幼儿园劳动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生活有机关联等很多优点。细心的读者一定会通过阅读进一步确证:本书是一本能够“点亮未来”的幼儿园劳动教育精彩秘籍。
檀传宝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2022年4月15日
京师园三乐居
绪 论
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构建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落实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加快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劳动教育体系,着力加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幼儿园如何理解劳动教育、怎样开展劳动教育,成为了学前教育亟待思考、探索和解答的时代命题。
管窥幼儿园劳动教育的薄弱点
1.劳动与生活脱节
我们观察和分析了幼儿园常态的劳动教育,发现劳动教育在幼儿园时常呈现“碎片化”“浅表化”“割裂式”的样态。
(1)碎片化的劳动行为。幼儿园老师经常带领孩子一起参与“种植园浇水”“菜地拔草”等劳动,幼儿象征性拿着小水壶喷洒几下,在菜地里随意拔几株草,时间一到,幼儿就结束此次劳动。下次劳动,老师又随机分配新的劳动任务。随机的劳动时间加碎片化的劳动任务导致了幼儿为劳动而劳动,不能真正达成劳动教育目标。
(2)浅表化的劳动状态。幼儿为获取老师的赞扬和小红花,很积极地擦桌子、搬凳子,劳动成为获得赞扬的手段。这样的劳动是外部动机驱使下的浅表化劳动,不仅使幼儿漠视劳动过程、忽视劳动结果,更严重的是外在需求满足后劳动行为会消失。
(3)割裂式的劳动效果。为鼓励幼儿劳动,幼儿园经常下发任务清单。比如,在家完成扫地、倒垃圾等任务后,可以在家园联系册“做家务”一栏盖一个小印章。在这样的认知下,幼儿只会重视任务驱使下的劳动行为完成,从而忽视了劳动过程与生活的链接。
2.劳动与教育分离
针对幼儿园劳动教育,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劳动教育的认知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
(1)在理念认知上,教育多,劳动少。访谈发现教师很关注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重视教育活动、学习活动的组织。对于幼儿劳动活动的组织,80%的幼儿教师认为擦桌子、摆椅子、浇花、种植、打扫卫生就是劳动。同时,劳动活动与教育活动分离,教师经常在教育活动结束的空隙或者零碎时间让幼儿自由、自主参与劳动,缺乏劳动与教育融合的认识。
(2)在组织形式上,包办代替多,主动放手少。部分幼儿教师在幼儿生活自理方面用包办代替培养,导致幼儿缺乏提升劳动能力的机会,缺乏对具体劳动行为的直接体验。比如幼儿不会吃饭时,教师动手喂;不会挽袖子时,教师帮忙挽。
(3)在方法路径上,说教多,策略少。很多时候教师基于安全的考虑,不敢也不愿让幼儿去体验、去实践,常常以抽象的说教或者简单的示范引导幼儿劳动,缺乏多元化的教育策略。
(4)在活动安排上,浅层劳动多,系统设计少。有极少数的幼儿园还没有把劳动教育列入幼儿园日程,导致幼儿园劳动教育缺乏目标性、教育性和系统性。幼儿不知道劳动有什么意义,只是抱着玩的心态,缺乏劳动的情感体验,进而影响了幼儿劳动的积极性。
3.劳动教育体系不完善
当前,学前教育对于幼儿劳动教育的了解和研究缺乏全面性和深入性,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停留在表面认知,背离生活本真,缺乏对劳动与生活的关系的深入思考,脱离了“生活”这一实践场域,阻滞了幼儿自觉的劳动素养的形成,也阻滞了劳动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论题被幼教工作者思考研究。这样的现状导致了幼儿园劳动教育往往是在活动中进行的,内容呈点状分布,缺乏完整的结合幼儿园一日生活实践设计的幼儿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寻找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支撑点
1.政策依据点
教育部等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用3~5年时间,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把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点概括为“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提到:“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发展其手的动作,如自己用筷子吃饭、扣扣子、帮助家人择菜叶、做面食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社会领域的第五条目标指出:“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2.理论依据点
陶行知先生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一书中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活即教育”,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二是“社会即学校”,这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三是教学做合一,这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幼儿劳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从小培养他们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学习初步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苏联杰出教育家、作家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理论对幼儿劳动教育影响深远,经过多年的总结,马卡连柯提出了“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集体教育理论。马卡连柯的这一思想,主要有两个要点。第一,单纯的、独立的劳动过程在教育上只是一个中立过程,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很小。任何教育机构和学校,不能只有劳动而无教育,不能单纯地让学生劳动。更不要认为,只要有了劳动,一切教育问题就可以解决了。第二,劳动只有和知识教育、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成为教育总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时,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各项政策和理论都表明,幼儿园劳动教育要根植于幼儿园教育体系,要与幼儿教育相结合。幼儿园劳动需要和培养幼儿的知识技能、态度习惯有机结合,真正在教育中渗透劳动、劳动时结合教育。幼儿园劳动要从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劳动情感做起。
幼儿园劳动教育要以幼儿生活为基点,以幼儿园教育为施力点,以幼儿“爱上劳动、点亮未来生活”为目标核心点,渗透到整个幼儿园教育体系中。
挖掘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践点
杭州市萧山区是传统农业大区、现代工业强区和数字经济新区,“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念一直根植于勤劳而智慧的萧山人民心田。萧山区教育局于2020年5月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对区域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科学部署,确立了“劳育融合”的理念,并依此理念对中小幼劳动教育做出整体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和要求,具体体现为“一个模式”和“三个重构”。“一个模式”,即在区域层面,以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迭代升级:以‘新工匠精神’创新劳动教育模式的萧山实践”为引领,积极开展劳动教育研究和实践,提出以“新工匠精神”培育为主线,创新萧山新劳动教育模式。“三个重构”,即重构“全领域、全学段、全过程”的区域劳动教育体系。(1)探索劳动与学科教学、教育活动的融合。将离散型的劳动资源进行统整,系统融合于学校各学科、各教学领域,借助劳动教育融通德智体美,五育并举,渗透于各学科教学,实现劳育互融。(2)探索劳动教育与各学段的融合。为了确保劳动教育系统化,根据国家相关的劳动教育课程文件,明确区域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计划、劳动课程标准和劳动课程方案,结合各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把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总目标分解成年级阶段目标,编制3—16岁各年龄段幼儿劳动教育清单,从而开展标准化、阶段化、序列化劳动教育活动,做到各学段劳动教育目标内容与组织实施相互衔接。(3)探索劳动教育目标与过程的融合。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需要统筹与策划。由于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没有相关教材,我区域从各项国家文件和方针政策中提到的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入手,对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进行重新梳理,将其转化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规范化的形式和内容。在制定各学段劳动教育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段为单位整合劳动教育素材,编写劳动教育校本教材,并据此设计劳动教育课程方案供各学段、各年级使用,保障劳动教育目标、内容的有效落实,实现劳动教育从目标到过程的深度融合,形成与国家劳动教育方针政策、省级劳动教育课程模式相匹配的区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一个模式”和“三个重构”实现了劳动教育“从有型走向有魂、从封闭走向开放、从离散走向系统”的新转变,最终建构起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区域范式与地方样本。
探寻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生长点
1.幼儿园劳动教育在实践中落地
萧山区域劳动教育重视劳育结合,营造“上接天气、下接地气”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循环发展的生态教育环境。在区域层面根据国家劳动教育政策导向自上而下地明确劳动教育理念、指导思想、实施计划和目标,在学校层面鼓励教师自下而上进行基层实践探索,鼓励教师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在实践中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学样式,还鼓励特级教师、名师创造性地开发教学模式和个性化的教材体系。目前,区内各学校因地、因校制宜打造了不少劳动教育特色品牌,本书正是学前教育学段以“创新萧山新劳动教育模式”为引领,“全领域、全学段、全过程”建构区域劳动教育体系的实践性新成果。书籍编撰凝聚区域内25所公办幼儿园一线幼教名师、名园长的教育经验,从实践者的角度探索可实践、可操作的幼儿园劳动教育实践,让幼儿园劳动教育从理念走向实践,从抽象走向具体,为更多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供3—6岁幼儿劳动教育的具体操作指南。在编撰书籍的过程中,很多幼儿教师用实践告诉我们,自下而上进行基层实践探索,教师是有愿望、有需求的,也是有能力的。我们应坚定不移地支持和引导,让教师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教书育人。
2.幼儿园劳动教育在课程中生根
当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构成了我国学校课程的结构。较之义务教育学段,幼儿园有更多、更大的课程自主权,创造课程的空间更大,课程生成的可能性也更多。从根本上说,幼儿园课程就是园本课程。园本课程更注重与幼儿、地域生活的联系,与实际经验的链接。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在“总体要求”中提出,要强化“一日生活皆课程”理念,“编制园本化课程方案,完善课程结构;加强课程建设,丰富课程资源;改进课程实施,提高活动实效;深化课程评价改革,提高教育整体质量,促进师幼共同发展”。
我们坚守课程育人的核心理念,根据国家、地方课程标准,在区域层面促进劳动教育与课程的结合,对园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评价等进行规划和设计。本书将学前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与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环节进行整合,探究生活教育理念引领下的,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为目标的,渗透幼儿园一日生活、源于幼儿一日生活的,符合幼儿园教育教学规律的劳动课程内容,并预设课程目标、建构课程内容、开辟课程实施路径、梳理课程评价体系,进行幼儿园劳动课程的创新开发,形成进阶式劳动课程体系。我们基于幼儿园一日生活明确了幼儿劳动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将劳动教育分为自理性劳动、服务性劳动、探索性劳动三大类,旨在引导幼儿形成“自理劳动创造个人生活美”“集体劳动创造家庭生活美”“探索劳动创造未来生活美”的品质,梳理探索出劳动教育源于生活又与幼儿园一日生活相融合,最终指向幼儿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幼儿园劳动教育新路径。
我们鼓励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养成自理、自立的劳动习惯,学做生活小主人;在幼儿园五大领域的各类劳动教育实践中获取劳动经验、掌握劳动技能,争做劳动小达人;在家园共育的亲子劳动活动中,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愿做家庭小帮手,争做爱劳动、善创造、乐生活的未来生活小主人。
3.幼儿园劳动教育在幼儿发展中生长
教育的核心点不仅要关注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更要关注教育对其生活的影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一书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强调了教育与生活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教育要基于生活来进行,最终能优化生活、改造生活,引人向上、向前,找寻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劳动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赋予人美好生活的能力,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决定了幼儿劳动教育的根本任务应以通过劳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能力为核心。这里所说的生活能力不仅包括满足生存需要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又包括为家庭、幼儿园等熟悉的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的能力,还包括为未来生活奠基的劳动创造能力。
“引导幼儿爱上劳动,点亮未来生活”是本书的出发点,是萧山区域“劳育融合”理念在学前教育阶段的落脚点,更是劳动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核心点。
围绕“爱上劳动”,智慧的幼儿教师从幼儿兴趣出发,将教育智慧凝结为“儿歌、游戏、图示、微视频”,从幼儿一日生活所必须掌握的吃、喝、拉、撒、睡等基本技能入手,使幼儿对劳动产生兴趣,在动手、动脑、玩乐游戏中发展“自理劳动创造个人生活美”“集体劳动创造家庭生活美”“探索劳动创造未来生活美”的品质,潜移默化中爱上劳动。
围绕“未来生活”,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念,本书构建了“生活小主人劳动课程”“劳动小达人实践课程”“家庭小帮手亲子课程”三大类别微课程群。对接新时期劳动教育核心价值,让“社会大劳动”走进园所小世界,萧山区域内25所劳动教育实践园从园本实际出发,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质,围绕幼儿园种植劳动、饲养劳动、生活自理劳动、服务社群劳动、工艺劳动、工程劳动、节日劳动七个类别进行劳动教育实践,体现了劳动教育“大社会、大视野、真实践”的多样化课程样态。
劳动教育不仅要走向幼儿生活,融合幼儿当下生活,更要在引导幼儿热爱生活,发展幼儿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的同时,引领幼儿走向未来生活。
我们期许幼儿能够通过劳动教育发现自己的需求、能力和价值,体验与他人的合作、尊重和爱,并不断向世界伸出触角,用自己的双眼双手与大脑,探索现有世界的无限精彩,发现未来世界的无尽可能。
我们更期许本书能以幼儿喜闻乐见的课程模式走进幼儿园一日生活,帮助儿童夯实劳动之根基、养成劳动之习惯、获得劳动之情趣。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
劳动教育是幼儿品质之花的肌理,发展之树的骨骼,其意义不仅限于一人、一家,更是一个社会需要为之共同努力的重要命题。因此,学前教育领域的各大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都对幼儿教育中的劳动有所关注和强调。
幼儿园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1.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发展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手与大自然和社会劳动的相互作用越深入孩子的精神生活,孩子的活动就越富有观察力、钻研精神、洞察力、专注精神和研究能力”。适当强度的劳动活动贯穿着劳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使用,能够提升幼儿对于粗大运动的控制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辅助健康体适能和竞技体适能的发展。适当精细度的劳动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提高幼儿动作的稳定性和敏捷度。
“我看到了,我就忘记了;我听到了,我就记住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智力体现在手指尖上,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提供给孩子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其内在潜能。她发现生命成长的自然法则后,强调尊重孩子,激发孩子自身巨大的潜能与创造力,且重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中,日常生活教育包括基本动作、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生活礼仪等,培养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互助、爱物等好习惯。
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中提出了两个“凡是”: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去想。也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不要剥夺孩子劳动的权利。他说,小孩子生来好动,好动的天性与他能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要让儿童用自己的手和脑去做去想。做事兴趣越做越浓,做事的能力就越做越强,开始做得不好,甚至失败是必经的步骤,应当让他去做、去实验、去学习。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感觉的或是神经的都是靠“做”,即自身的实践。
可以看出,中外学前教育家都发现了劳动教育对于幼儿身体发育的意义,幼儿的肌体和行为能力都在劳动的过程得到了发展,实践和探索能力不断提升。
2.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让儿童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孩子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让他们掌握生活自理能力的基本方法,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等。劳动教育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能做什么,成人怎么引导幼儿学会生活自理,并通过实践的操作给幼儿提供自我劳动的机会、教幼儿自我劳动的技巧,在生活中有计划地安排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活动和劳动。幼儿园劳动教育应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可利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动手劳动练习的机会,让幼儿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
3.劳动教育影响幼儿性格的塑造
劳动能够影响幼儿道德行为的发展,帮助幼儿塑造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幼儿在自我服务的劳动过程中,能够增强自理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力与坚定的自信心;集体服务劳动能够使幼儿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被需要”的感觉,认可自己的存在价值,学会热爱劳动,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培养对集体的义务感与责任感;在探索性的劳动过程中,幼儿能够培养好奇心与创新精神,从劳动中获得审美体验,体悟劳动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4.劳动教育影响幼儿良好意志品质的养成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意志是人在有目的的行动中自觉调节行为和情感,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要求人们控制情绪上的波动,克服体力上的障碍,坚持信念、排除干扰,做出不懈努力等。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独立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四个方面。在以幼儿一日生活为载体培养幼儿劳动习惯的过程中,幼儿为完成一项劳动任务而表现出的“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在劳动过程中体现出的“一丝不苟”“耐心专注”“精益求精”、在为他人服务中表现出的“乐于参与”“勤劳质朴”等各项劳动品质,无不影响着良好意志品质的养成。
5.劳动教育能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
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的。”美不仅可以发现,还可以创造。丰富的劳动过程不仅彰显了劳动的趣味性,让幼儿在劳动中感受主体性以及与他人交往的主体间性,还能让幼儿在主客体相融合的和谐中产生美的体验。深入生活的劳动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能整合自我感觉,是有限与无限、目的与手段、生存需要与审美需要的有机统一,是人的存在的最完美、最和谐、最幸福的一种境界。
幼儿园劳动教育对幼儿教师的意义
1.为幼儿教师培养教学机智提供推动力
幼儿劳动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幼儿教师对劳动教育活动进行精心的组织和科学适宜的支持。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能够丰富自身的理论基础,提高教学组织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教学机智。这样一个新鲜且有挑战性的教育课题,对于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也能够起到重要的意义。
2.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幼儿教师的劳动负担
对于幼儿教师而言,一日活动教育是其工作的主要内容。由于幼儿发展的特殊性,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往往需要面对幼儿大量的生活问题,为幼儿清洁、整理等是每位幼儿教师的日常。培养幼儿积极的劳动态度、基础的劳动技能与良好的劳动习惯,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消极等待和被动接受服务,进而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幼儿教师的劳动负担。
幼儿园劳动教育对幼儿家长的意义
1.更新幼儿家长劳动教育的理念和方式
家是一个人发展的起点与终点,是爱与希望的来处与归处。家庭劳动教育是劳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奠基石。现阶段,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着家长教育素质不足、陪伴内容与形式单一等问题。
对于家长本身而言,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开展能够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同时也能提高家长自身的劳动素质和思考能力,帮助家长在陪伴孩子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找到生活最为本真的意义与乐趣。通过幼儿园劳动教育与家庭的合作,家长可以进行更为有效的家庭劳动教育,并在幼儿进行家庭劳动的过程中更加直观地看到孩子的成长,贴近孩子的内心情感,从而能够与孩子进行更为深刻与有效的交流,促进与孩子的相互理解,体会作为家长的幸福感与成就感。
2.劳动教育从幼儿园到家庭的延续,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对于家庭的亲子关系而言,配合幼儿园劳动教育所进行的家庭劳动活动能够丰富家庭教育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调节亲子关系,培养幼儿对家庭的归属感,提高家庭的凝聚力。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对于孩子,既有着亲密的关系,又不可避免地需树立权威,权威与亲密的相辅相成要求亲子之间良好沟通。家庭劳动是家庭必需的生活环节,但由于家庭本身的弱结构化特点,家长的劳动与幼儿的劳动往往边界模糊,甚至出现对彼此意志的占领和扰乱,如家长闯入幼儿的游戏情境或拒绝幼儿参与成人劳动世界的要求,又如幼儿以哭闹撒娇的情绪要求家长满足自己的游戏需求。幼儿园劳动教育则为家长与幼儿之间搭建了一座自由而受保护、平等而有边界的桥梁,通过家园共育下适宜的劳动教育活动,家长和幼儿能够寻找彼此间的平衡,从而探寻和谐的家庭教育路径,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亲子关系。
由此可见,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幼儿园这单一的场域,其辐射范围可以影响到幼儿、教师、家长及其所在的家庭小社会。本书期待通过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技能与劳动习惯,培育出从小自理、自立、自主、自信的中国娃,为培育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