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城/乡空间高景观及景观中的人的视角切入路遥小说,进而探究路遥对社会转型时期城乡关系的思考。导论部分梳理文学视野中的路遥及其研究现状并说明本书的研究路径与方法。第一、二章对路遥小说中的高家村、双水村以及沙漠等乡土景观和县城、黄原城、铜城煤矿以及省城等城市景观进行解读,第三章以对路遥小说人物的城乡流动——农民进城的时代语境分析为基础,阐释城乡景观中的人:乡村知识青年,乡村女性,城市女性等。结语部分围绕路遥及其作品对当下文学创作的启示及贡献展开论述。
刘雪萍的博士论文《路 遥小说中的景观与人》即将 出版,她希望我为书稿写一 篇序言,勉力为之。刘雪萍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接受了 较为系统的作家作品研究训 练,到上海大学攻读博士学 位三年间,仍然从事着当代 文学作家作品研究,学术水 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浏览书稿后我认为, 作者从空间的角度切入路遥 小说文本,在文学地理学、 文学景观的视阈下分析路遥 小说,与以往单纯站在乡土 的立场上对乡土的赞美,或 站在启蒙立场上对乡土的批 判,抑或从城乡二元对立视 角将路遥作品理解为“文明 与愚昧”的冲突等研究有了 不同,为路遥小说研究带来 方法论层面上的启迪。本书 导论部分梳理文学视野中的 路遥及其研究现状并说明研 究路径与方法;前两章对路 遥小说中的高家村、双水村 以及沙漠等乡土景观和县城 、黄原城、铜城煤矿以及省 城等城市景观进行解读;第 三章以对路遥小说人物的城 乡流动一农民进城的时代语 境的分析为基础,阐释城乡 景观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乡 村知识青年、乡村“能人”、 乡村女性、城市女性等;结 语部分围绕路遥及其作品对 当下文学创作的启示及贡献 展开论述。我读完感觉整部 书写得比较认真,对路遥小 说中城乡景观的分析,探索 和创新的意义比较大。毋庸 讳言,有些章节话题似乎是 点到即止,没有进一步开掘 ,希望今后雪萍能够再接再 厉,继续深入探讨,在学术 研究上更上一层楼。 是为序。
刘雪萍,女,1989年1月生于山东临沂。2019年毕业于上海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21年入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省文学院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民族记忆研究”(项目编号:12AZD089),主持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特别资助项目“上海当代文学创作史实述要·卷一(1949.7—1976.9)”的编撰工作,在《上海文化》《山东文学》《中国艺术报》《雨花》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导论
一、文学研究视野中的路遥
二、路径与方法
第一章 路遥小说中的乡土景观
第一节 高家村景观
一、高家村的乡村风景
二、高家村的空间形态
第二节 双水村景观
一、变化中的双水村
二、双水村的日常生活与节庆仪式
第三节 沙漠景观
一、沙漠风景
二、沙漠农场
三、龙王庙
第二章 路遥小说中的城市景观
第一节 县城景观
一、县城——观看的对象
二、县城内部空间
第二节 黄原城景观
一、车站一宾馆
二、东关大桥头——建筑工地
三、私人空间
第三节 铜城景观
一、铜城的空间格局
二、大牙湾煤矿
第四节 省城景观
一、郊外的“老地方”
二、省委大院
三、现代生活空间
第三章 城乡景观中的人
第一节 小说人物的“城乡流动”
一、小说人物“城乡流动”状貌
二、农民流动及其途径与结局
第二节 乡村中的“能人”
一、高明楼与田福堂
二、刘立本
三、孙少安
第三节 乡村知识青年
一、马建强
二、高加林
三、孙少平
第四节 女性形象
一、乡村女性:刘巧珍、刘丽英
二、城市女性:黄亚萍、贺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