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船舶操纵入手,介绍了船舶的行动规则、船舶在互见中的避碰行动、船舶航线及航行方法等,系统论述了船舶安全与航次计划管理、引航资源管理、应急管理等。本书主要通过丰富全面的知识点以及清晰系统的结构,对船舶的驾驶与管理进行了全面且深入地分析与研究。
章船舶操纵
节船舶操纵基本原理
节船舶系、离泊操纵
第三节船舶特殊情况下操纵
章船舶的行动规则
节 瞭望
节 航速
第三节碰撞危险
第四节避免碰撞的行动
第五节狭水道
第六节船舶定线制和分道通航制
第三章船舶在互见中的避碰行动
节追越
节 对遇局面
第三节 交叉相遇局面
第四节 让路船与直航船的行动
第五节 船舶之间的责任
第四章 船舶航线及航行方法
节大洋航行
节沿岸航行
第三节狭水道、岛礁区航行
第四节特殊条件下的航行
第五章船舶职务与法规
节船员职责与规章制度
节 船舶管理规则
第三节船员与通航管理
第六章 船舶与航次计划管理
节船舶制度与程序
节人机系统与自动化意识
第三节工作任务分析与风险评估
第四节航次计划的规范要求与实践
第五节引航员在船
第七章船舶引航资源管理
节船舶引航资源管理基础
节人的过失与船舶引航事故
第三节文化与情境意识
第四节通信与团队工作
第五节 决策
第六节 疲劳与压力
第八章船舶应急管理
节船舶应急的组织与准备
节船舶应急行动
第三节消防与救生设备状态的保持
第四节船舶防污染管理
第五节船舶应急演练
第九章船舶监督与检查
节船旗国监督管理
节港口国监督管理
第三节行业组织监督检查
第四节船出港管理
第五节船舶航行管理
参考文献
一、舵、旋回圈要素与船舶操纵的关系(一)舵与船舶操纵的关系舵是船舶操纵的重要设备,它能够保持航向、改变航向和做旋回运动。船舶中转舵,产生舵力,舵力作用于船舶重心构成回转力矩,使船舶朝着转舵的方向偏转。倒车后退时与之相反。1.舵力舵力又称舵压力,是水流作用在舵面上动压力合力。舵力的大小与舵叶对水速度、舵叶面积、舵角大小、舵叶的形状等因素有关。2.转船力矩舵力对船舶重心所产生的力矩使船舶围绕着通过重心的垂直轴做转动,称为转船力矩。3.舵效船舶在各种不同的状态下,用舵设备操纵船舶所表现的综合效果称为舵效。对转向而言,舵效是指当操舵一舵角后,船舶因之回转某一角度所需的时间和纵、横距。4.影响舵效的因素(1)舵角在极限舵角范围内,舵角越大,舵压力越大,舵效越好。(2)舵面积系数舵面积系数大,舵效好;舵面积系数小,舵效差。(3)舵叶对水速度舵压力与舵叶对水速度(或称舵速方成正比。由螺旋桨先停转或慢转,然后突然转动螺旋桨或加大转速,能增大螺旋桨的轴向诱导速度,使舵速增加,提,船员俗称“以车助舵”。舵是指船舶在各种运动状态下,主机在不同工况下,操舵设备的轻便、灵活、和(4)舵可靠的能。从实际使用来看,电动液压舵机能较好,舵来得快,回得也快;蒸汽舵机来得慢,回得快,易稳舵;而电动舵机来得快,回得慢,不易稳舵;人力舵来得慢,回得慢,稳向也慢。(5)转舵时间船长大于30m的船舶满载、全速航行时,操舵从一舷35°另一舷30°所需的时间,称为转舵时间或操舵时间。它反映了船舶操纵的灵活,是舵机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转舵时间越短,船舶舵效越好。(6)船体水积船首水积分布多或艏纵倾的船舶,舵效差;而船尾水积分布多或适量艉纵倾的船舶,舵效好。(7)吃水船舶满载时的舵效较轻载时差。(8)横倾船舶低速航行时,向低舷侧操舵转向,舵效较好:船舶快速航行时,向高舷侧操舵转向,舵效较好。(9)风、流、污底及浅水船舶在风中航行,满载时的舵效比轻载时好;船舶在有流航道中航行,逆流船的舵效比顺流船好;常流舵效比乱流好;船舶污底严重,舵效变差;船舶在浅水中航行,舵效较深水中的差。(10)螺旋桨正转、反转后退螺旋桨正转且船舶时舵效好;螺旋桨反转且船舶后退时舵效差。(二)旋回圈的概念船舶以固定的舵角和速度做360°的旋回运动时,其重心所经过的轨迹,称为旋回圈,它通常以满舵全速旋回为标准。构成船舶旋回运动的要素有反移量、纵距、横距、旋回初径、旋回直径、旋回周期、横径与纵径、转心、漂角等。1.旋回圈要素(1)反移量反移量又称偏距或反横距,是指操舵后船舶重心自原航向的延伸线向操舵相反方向横移的大距离。通常船舶重心处反移量达1/2船宽,船尾反移量达1/10-1/2船长。驾驶员在操纵船舶时,掌握反移量的意义是:①航行中有人落水时,为了防止落水者被卷人船尾螺旋桨,应立即向落水者一侧操舵,使船尾摆开,以保证落水者的;②避让本船前方距离的小船时,应立即用满舵使船首让开,当估计船首已能让过时,再立即操相反方向的舵使船尾让开以避免碰撞;③在横移驶靠码头或横移驶靠他船的靠泊操纵中,以及离泊操纵距离驶过系泊船时,应充分利用反移量行靠、离泊作业和避碰。纵距又距,是指船舶自操舵时起,航向改变90°时止,船的重心沿原航向所(2)纵距的直线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