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文库总序
古人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之为人,其要旨皆在契入此间天人之化机,助成参赞化育之奇功。在恒道中悟变道,在变道中参常则,人与天相资为用,相机而行。时时损益且鼎革之。此存文化演变之大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含摄深广,在悠悠之历史长河,不断摄入其他文明的诸多资源,并将其融会贯通,从而返本开新、发闳扬光,所有异质元素,俱成为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古有印度佛教文明的传入,并实现了中国化,成为华夏文明整体的一个有机部分。近代以降,西学东渐,一俟传入,也同样融筑为我们文明的固有部分,唯其过程尚在持续之中。尤其是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迅速实现中国化,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入,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该文化的经典文本之传入。因为不同文化往往是基于不同的语言,故文本传入就意味着文本的翻译。没有文本之翻译,文化的传入就难以为继,无法真正兑现为精神之力。佛教在中国的扎根,需要很多因缘,而前后持续近千年的佛经翻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没有佛经的翻译,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就几乎不可想象。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之发展,随着中国全面参与到人类共同体之中,中国越来越需要了解更多的其他文化,需要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心量与文化态度,这种态度必含有一种开放的历史态度、现实态度和面向未来的态度。
人们曾注意到,在公元前8-前2世纪,在地球不同区域都出现过人类智慧大爆发,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轴心时代。这一时期所形成的文明影响了之后人类社会2000余年,并继续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人文主义、新技术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人们开始意识到我们正进入第二轴心时代(the Second Axial Age)。但对于我们是否已经完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学者们持有不同的意见。英国著名思想家凯伦·阿姆斯特朗(Karen Armstrong)认为,我们正进入第二轴心时代,但我们还没有形成第二轴心时代的价值观,我们还需要依赖第一轴心时代之精神遗产。全球化给我们带来诸多便利,但也带来很多矛盾和张力,甚至冲突。这些冲突一时难以化解,故此,我们还需要继续消化轴心时代的精神财富。在这一意义上,我们需要在新的处境下重新审视轴心文明丰富的精神遗产。此一行动,必是富有意义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在这一崭新的背景之下,我们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理解到:第一,中国古典时期的轴心文明,是地球上曾经出现的全球范围的轴心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第二,历史上的轴心文明相对独立,缺乏彼此的互动与交融;第三,在全球化视域下不同文明之间的彼此互动与融合必会加强和加深;第四,第二轴心时代文明不可能凭空出现,而必具备历史之继承和发展性,并在诸文明的互动和交融中发生质的突破和提升。这种提升之结果,很可能就构成了第二轴心时代文明之重要资源与有机部分。
简言之,由于我们尚处在第二轴心文明的萌发期和创造期,一切都还显得幽暗和不确定。从中国人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来一次更大的觉醒,主动地为新文明的发展提供自己的劳作,贡献自己的理解。考虑到我们自身的特点,我们认为,极有必要继续引进和吸收印度正统的瑜伽文化和吠檀多典籍,并努力在引进的基础上,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甚至与尚在涌动之中的当下文化彼此互勘、参照和接轨,努力让印度的古老文化可以服务于中国当代的新文化建设,并最终可以服务于人类第二轴心时代文明之发展,此所谓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基于这样朴素的认识,我们希望在这些方面做一些翻译、注释和研究工作,出版瑜伽文化和吠檀多典籍就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就是我们组织出版这套《瑜伽文库》的初衷。
由于我们经验不足,只能在实践中不断累积行动智慧,以慢慢推进这项工作。所以,我们希望得到社会各界和各方朋友的支持,并期待与各界朋友有不同形式的合作与互动。
瑜伽文库编委会
2013年5月
瑜伽文库再序
经过多年努力,瑜伽文库已初具体系化规模,涵盖了瑜伽文化、瑜伽哲学、瑜伽心理、瑜伽冥想、体位和呼吸、瑜伽疗愈、阿育吠陀瑜伽乃至瑜伽故事等,既包含着古老的原初瑜伽经典,又包括了现代的瑜伽实践文化。瑜伽,这一生命管理术,正在滋养着现代的瑜伽人。
时间如梭,一切仿佛昨日,然一切又永远不同。自瑜伽文库设立起,十余年来,世界巨变如沧海,无论是个人,还是环境、社会,抑或世界,正经历着种种影响难以估量的重大全球性事件。尤其庚子肇起,世界疫情严重,全球化进程突变,经济危机一触即发。在这个进程中,压力是人们普遍的感受。这个压力来自个人的工作,来自家庭的关系,来自社会的变故,来自身体的透支,来自自我的反省,来自世界的不确定性。伴随着压力的是不知所措,更严重的则是无力或无奈,是生命在追求确定性过程中的某种虚幻和漂浮。
不确定性,是我们的世界普遍的特征。我们总是渴望确定。但在这尘世间,种种能量所建构起来的一切,都是变动不居的。我们人所赋予的一切的名相都是暂时的、有限的。我们需要适应这不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为友,是我们唯一的处世之道。
期盼,是我们每个人的自然心理。我们期盼世界和平,期盼身体康健、工作稳定,期盼家庭和睦、关系美好,期盼良善的安身立命。
责任,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需要承担的。责任就是我们的存在感,责任越大,存在感越强。逃避责任或害怕责任,则让我们的存在萎缩。我们需要直面自身在世上的存在,勇敢地承担我们的责任。
自由,是我们每个人真正的渴望。我们追求自由,即是追求无限、追求永恒。从最简单的身体自由,到我们日常中种种的功能性自由,到终极存在中内心获得安住的自由,自由即是无限。
身份,是我们每个人都期望确定的。我们心在哪里,我们的身份就在哪里。心在流动,身份也不断在转变。但我们渴望恒久的身份,为的是在尘世中的安宁。
人是生成的。每一个个人做好,社会就会做好,世界就会做好。而个人自己做好,首先和必要的就是要身心安宁。身心安宁,首先就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身体是我们在这世上存在的唯一载体,唯有它让我们种种生活的可能性得以实现。
身心安宁,意味着我们有着抗压的心理能量,有着和压力共处的能力,有着面对不确定的勇气和胆识,有着对自身、对未来、对世界的期盼,有着对生活的真正信心,对宇宙的真正信心,对我们人的真正信心。有了安宁的身心,我们才能履行我们的责任,不仅是个体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社会的责任、自然和世界的责任,拥有一种宇宙性的信心来承担我们的责任。在一切的流动、流变中,瑜伽文库带来的信息,可以为这种种的责任提供深度的根基和勇气,以及人的实践之尊严。
瑜伽文库有其自身的愿景,即希望为中国文化做出时代性的持续贡献。瑜伽文库探索生命的意义,提供生命实践的道路,奠定生命自由的基石,许诺生命圆满的可能。她敬畏文本,敬畏语言,敬畏思想,敬畏精神。在人类从后轴心时代转向新轴心时代的伟大进程中,瑜珈文库为人的身心安宁和精神成长提供她应有的帮助。
人是永恒的主题。瑜伽文库并不脱离或者试图摆脱人的身份。人是什么?在宏阔的大地上,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的处境是什么?瑜伽文库又不仅仅是身份的信息。相反,透过她的智慧原音,我们坦然接受我们人的身份,但又自豪并勇敢地超越人的身份。我们立足大地,但我们又不只是属于大地的;我们是宇宙的,我们又是超越宇宙的。
时代在变迁,生命在成长。人的当下的困境,不在于选择什么,而在于参与、在于主动的担当。在这个特别的时代,我们见证一切的发生,参与世界的永恒游戏。
人的经验是生动活泼的。存在浮现,进入生命,开创奋斗,达成丰富,获得成熟,登上顶峰,承受时间,生命重生,领略存在的不可思议和无限的可能。
瑜伽文库书写的是活泼泼的人。愿你打开窗!愿你见证,愿你奉献热情!愿你喜乐!愿你丰富而真诚的经验成就你!
瑜伽文库编委会
2020年7月
后 记
卷入瑜伽界已有多年。一路见证了中国瑜伽的快速成长,也看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有人问我,每天修习瑜伽多长时间。该如何回答这样的问题呢?因为,提问者所提问的几乎是你每天练习体位的时间有多长,而我所理解的瑜伽和提问者所理解的瑜伽差别很大。
我尊重各种类型的瑜伽修习者,我也尝试从不同的瑜伽道路上汲取各种营养。在某种意义上,我每天都安住在瑜伽中,一天24小时都安处在瑜伽中。但这样的话需要解释才能理解。这本书就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解释。
在这本书中,我尝试把当代人的身体诉求和心灵诉求结合起来。个人认为,既然瑜伽关注我们整体的健康,那么我们就不能把瑜伽局限于某个片段或者某个维度尤其不能只是局限在体位法上。基于这样的信念,我尝试一种新的整合。最终奉献给读者的就是这一本可以用于瑜伽指导和实践的教程。本书中很多内容需要瑜伽行者深入学习。
这本书之所以能够顺利展现在读者您面前,是因为很多瑜伽人的助缘。初稿完成后,我不断在阿育吠陀瑜伽公众号上推送文章,在不同的微信群中交流,在千聊、随心瑜、瑜伽大会上发表有关阿育吠陀瑜伽的演说,很多瑜伽人奉献了他们的智慧、意见和建议,这些对这本书的完善十分有益。感恩你们,无论是见过面的还是没有见过的瑜伽行者!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当下这个伟大的时代让瑜伽的一切皆有可能!书稿完成后,我也不断补充一些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菊三宝女士提供了很多帮助,她为苏磨瑜伽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感谢王东旭、Lisa的无私帮助。感谢许多朋友、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必须提及的名字:周昀洛、易达、马菁、Ranjay(岚吉)、戴京焦、刘从容、陈俏娥、琨琨。书稿完成后,灵海校对了稿子,提供了不少修订意见,特此感谢。书中精美的图片均出自陆圆圆小姐之手,特此感谢。
最后,感谢编辑何朝霞女士。何女士从开始策划到最后的出版提供了很多支持。
瑜伽是开放的,我们的讨论依然在路上。我们期待您个人瑜伽的实际经验,来打造并扩展您个人的瑜伽版本。
本书的写作得到浙江大学文科专项基金的支持,特此感谢。本书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印度瑜伽派哲学研究的前期成果之一,特此感谢国家社科基金的支持。
王志成
2018年5月1日
于浙江大学(三稿)